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
哲學(xué)藝術(shù)歷史“三位一體”
詳解名畫流芳千古之謎
薛林興:中國史上第一位榮登世界最高藝術(shù)殿堂---2005巴黎盧浮宮法國沙龍展的畫家;中國史上第一位由13位國家首腦在作品《和平美神》上題寫和平祝詞的畫家;中國史上第一位以一己之力興建氣勢雄偉的近萬米私人美術(shù)館的畫家。他被畫界權(quán)威譽(yù)為東方美神之父、引領(lǐng)當(dāng)代人物畫走向的新仕女畫派一代宗師。
現(xiàn)任:中央國家機(jī)關(guān)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畫家聯(lián)盟主席,中國畫藝術(shù)研究院副院長、人物畫研究室主任,中國仕女畫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全國政協(xié)文史館人物畫研究院副院長,中華全國工商聯(lián)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東北師范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客座教授,北京市第十二屆政協(xié)委員,聯(lián)合國國際科學(xué)與和平周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席。
人們都渴望愛情,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概莫能外。不同時空下的不同的個人,表達(dá)愛情的形式有很大不同:原始人的愛情不需要寫情書,因為那時還沒有文字;19世紀(jì)的人會通過煲電話粥來山盟海誓;到了20世紀(jì)后期,我們才知道上網(wǎng)也可以傳情達(dá)意。但是,兩情相悅、心心相印的感覺卻是一樣的。
《洛神賦圖》這幅1600年前的畫卷,形象再現(xiàn)了中國最美的“柏拉圖式愛情”。
展開畫卷,表情凝滯的男子佇立岸邊,雙目望著遠(yuǎn)方水波上的女神,癡情愛戀。云髻高高,衣袂飄飄,女神欲說還休,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愛慕盡現(xiàn)。相遇之后,畫家安排女神一再與男子碰面,情深意遠(yuǎn)。最后,神情纏綿的女神,駕著六龍云車,在云端中漸去漸遠(yuǎn),留下此情難盡的男子獨在岸邊終日思念,最后依依難舍地走遠(yuǎn)。欲前還止的神情,最是動人。
畫中的男女主人公是誰?為什么這幅畫叫《洛神賦圖》,而不叫《洛神圖》,偏偏要加個“賦”字呢?為什么說它描繪了中國最美的“柏拉圖式愛情”?
原來,這幅畫是根據(jù)《洛神賦》中的故事描繪的,《洛神賦》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八斗之才”曹植曹子建。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曹植入京朝賀。監(jiān)國使者灌均上奏誣告曹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就是喝醉后傲慢無禮,威脅皇帝的使臣,曹丕于是要殺曹植。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曹丕授意。因母親求情,便讓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詩一首,如作不出還是要殺。于是便有了這首無人不知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以柔弱之態(tài)、用暗喻方式向當(dāng)皇帝的哥哥說:哥哥要殺弟弟,弟弟哭求,你我同胞兄弟,為什么非要置我于死地呢?
皇帝那可是金口玉言,但殺不掉弟弟,曹丕總是心有不甘。既然肉體上無法消滅,便在精神上加以折磨,曹丕于是送給曹植一件禮物。曹植接過一看,猶如五雷轟頂,百感交集、傷心不已。
什么禮物?一個枕頭,皇后的金鏤玉帶枕。
皇后不是他嫂子嗎?做哥哥的怎么能把妻子的枕頭送給弟弟,也就是把嫂子的遺物給小叔子,豈不荒唐?而曹植為什么會有如此強(qiáng)烈的反應(yīng)?曹丕又為什么要殺自己的親弟弟呢?
曹植自幼聰敏過人,十幾歲就讀過幾十萬字的詩書文章。父親曹操見他年紀(jì)幼小,卻才華過人,懷疑他是抄別人的。曹植就說:“老爸,你可當(dāng)面考我!”銅雀臺建成后,曹操讓所有兒子登臺作文!爸苍P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曹植提筆成章,文采飛揚(yáng),不但寫得快,而且寫得好,讓曹操大為吃驚。后來說:“子最可定天下者”,這個孩子以后最有可能接我的班了。
曹植的詩賦大多語言精煉華美,情感真摯濃郁,抒情和敘事有機(jī)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大大豐富了詩歌的藝術(shù)功能。在竹林七賢、建安七子等名家輩出的年代,曹植成為“建安文學(xué)”的集大成者和文學(xué)界的領(lǐng)軍人物,對后世影響很大。到了兩晉南北朝,更被推崇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詩人謝靈運贊道:“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操試了曹植幾次,覺得他果然才華出眾,因此對他特別寵愛,多次想把他封為王太子,只是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決定不下來。
曹丕則是想方設(shè)法討曹操歡喜。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臨別時,曹植當(dāng)場念了一段頌揚(yáng)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聽了十分贊賞;曹丕卻一個勁兒地只是哭個不停,抹著眼淚向曹操告別,曹操很受感動,也掉下了淚。這使曹操覺得曹丕文才雖然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實,對他有感情。
對于曹植的才華,曹丕自然妒嫉。尤其是曹操的話,明擺著就是宣布王位的繼承人是曹植,而不是他這個長子。嫉恨的種子在曹丕心里慢慢生根發(fā)芽,即將開出毒花、結(jié)出惡果。
終于,機(jī)會來了。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關(guān)羽所圍,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派他去救曹仁。頭天晚上,曹丕請曹植去喝酒。因為第二天出征要早起,曹植怕喝了酒起不來,耽誤正事,所以不肯喝。但在曹丕的甜言蜜語之下放松了警惕,結(jié)果喝了個酩酊大醉。天快亮?xí)r,曹丕才把曹植送回去。
等到全軍人馬集合完畢,連曹操都到了時,卻不見曹植身影。派去找曹植的人回來報告說:“南中郎將昨晚酒醉,無法前來!辈懿俅笈骸柏Q子不足以成事!”從此,打消了讓曹植繼承王位的念頭。對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對手的提防和消滅是一個政治家的本能,曹丕只是礙于兄弟名份特別是母親卞氏的極力相護(hù)而無法直接下手,不得不等待時機(jī)、尋找借口罷了。
那么,曹丕為什么要送給曹植枕頭呢?為什么曹植接過枕頭傷心不已呢?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官渡大戰(zhàn),曹操獲勝。曹丕率先沖進(jìn)袁府,見一婦人“被發(fā)垢面”,一問才知是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攏開頭發(fā),“以巾拭面,姿貌絕倫”,擦凈臉后一看,原來是個絕代佳人,便納入府中,寵愛有加。這女子便是上蔡縣令甄逸的女兒甄氏。
當(dāng)時,曹操醉心霸業(yè),曹丕隨父四處征戰(zhàn),甄氏便常年獨守空房。曹植因為年紀(jì)尚小,得以與甄妃這位多情而又美艷的嫂子朝夕相處,消磨許多風(fēng)晨雨夕與花前月下的辰光,耳鬢廝磨,了無嫌猜。曹植是一個早熟的天才文人,性格多愁善感,十三四歲恰逢情竇初開,對被他視為“人間仙姝”的嫂子不禁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甄氏雖已二十三四歲,但兩人都是高雅脫俗、自視清高之人,自然會有相同的氣場而互相吸引。對于曹植天真無邪的傾慕,甄氏了然于心,加上常年獨居,使她情不自禁地對比自己小十歲的小叔子愛憐有加,這是十分自然的感情流露。一般人認(rèn)為年齡懸殊,怎會發(fā)生情感,其實都是欠缺對人性及心理學(xué)的了解,真正的愛情是不分年齡、種族和國家界限的。礙于禮教,兩人沒有什么非分之舉,但這種濃烈的真愛通過曹植的詩賦(如《七哀》)頑強(qiáng)地表現(xiàn)了出來。
當(dāng)父兄為天下大事奔忙時,曹植與甄妃的戀情已經(jīng)到了難舍難分的地步。后來,曹植被曹操冷落,甄氏也被曹丕擱置一旁,相似的境遇使二人同病相憐,叔嫂戀愈加升溫。在甄氏看來,這位小叔子不諳世事、放任曠達(dá),落得如此下場,前途大概兇多吉少,她只有惋惜、擔(dān)憂和更深的愛戀之情;在曹植看來,這位嫂子氣質(zhì)高華、美麗善良,卻被丈夫拋棄,前景恐怕十分不妙,他除了同情、憐惜,就是更深的思慕。
曹操死后,曹丕于公元229年登上皇位,為魏文帝,建立魏國。甄妃此時已經(jīng)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歲的鼎盛年紀(jì),后宮佳麗眾多,特別是漢獻(xiàn)帝將兩個年輕美貌的女兒獻(xiàn)給曹丕后,曹丕更加疏遠(yuǎn)甄氏。甄后從此失意,有不少怨言。曹丕新納的寵妃郭氏多方讒言,誣陷甄氏埋木偶詛咒曹丕。曹丕一氣之下,勒令甄氏服毒自盡。
曹丕將枕頭送給曹植,就是要證明我是強(qiáng)者,你是弱者;我是勝利者,你是失敗者;皇位是我的,你的戀人也是我的。給你枕頭是讓你承認(rèn)和牢記這個現(xiàn)實。曹丕這是要從精神上徹底擊垮曹植。
曹植萬念俱灰,帶著十幾個隨從,回歸自己的封地東阿。經(jīng)過洛川,人困馬乏,便停下休息,夢見洛水之神前來相會。醒后揮筆而就,便是我們今日欣賞的千古絕唱《洛神賦》。曹植對甄氏的感情如同積蓄已久的洪水,在文中決堤般宣泄。
顧愷之之所以要畫《洛神賦圖》,也是因為自己的“柏拉圖式愛情”。
在顧愷之的感情世界里,有三個女人的影子一直揮之不去。一個是東晉時有名的才女詩人、名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但顧愷之比她小了許多,所以只是暗戀中的夢中情人。謝道韞后來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雖然門當(dāng)戶對,但王凝之的平庸無為使才華橫溢的美女詩人備受委屈;第二個是與蘇小小齊名的荊襄名妓姚玉京,蕙心蘭質(zhì)、詩才橫溢,京城風(fēng)流雅士都為之傾倒。但顧愷之沒有勇氣與之相會,成為終生憾事;第三個是像百合花一樣嬌嫩清純、才情靈秀的鄰家女孩,顧愷之多次表示愛意都被拒絕,后來他畫的瓦官寺維摩詰壁畫身后的持花仕女就是以女孩兒為模特的。
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維摩詰菩薩
畫成后,女孩患了心口疼病,臥床不起,而瓦官寺的和尚又來找他修畫。顧愷之到現(xiàn)場一看,驚呆了!持花仕女臉色灰暗,眼淚汪汪,心口處黑暗一片。顧愷之用手清理,卻被一根暗藏的釘子劃破了食指。拔出釘子,修平墻面,重新畫了一遍,并在心口畫了一顆珠子。他用朱砂去染珠子,可紅色的朱砂染上去就變黑了。一連幾遍,都是如此。顧愷之索性用手指上的鮮血涂了上去,說也奇怪,珠子立即變紅,而且泛著光彩。仕女的臉色也慢慢紅潤,恢復(fù)了正常。沒幾天,鄰家女孩的病竟也慢慢好了,對顧愷之的態(tài)度也變了,眼神溫柔中帶著羞澀、感激中含著愛慕。但因顧家是名門望族,鄰家只是一介平民,門不當(dāng)戶不對,顧愷之只能眼睜睜看著心上人成了別人的新娘。
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柏拉圖式愛情”,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化,而且在顧愷之的心中愈來愈強(qiáng)烈。《洛神賦》激發(fā)了他的共鳴,他便借賦中故事、以手中畫筆抒發(fā)多年來塵封已久的感情。他把曹植看做了自己、洛神當(dāng)成了鄰家女孩,來畫一幅《洛神賦圖》。
但是,用什么樣式來描繪《洛神賦》中那一詠三嘆、一波三折的精神戀愛波濤呢?
《洛神賦》激發(fā)了顧愷之的共鳴,他便借賦中故事、以手中畫筆抒發(fā)多年來塵封已久的感情。他把曹植看做了自己、洛神當(dāng)成了鄰家女孩,來畫一幅《洛神賦圖》。
但是,用什么樣式來描繪《洛神賦》中那一詠三嘆、一波三折的精神戀愛波濤呢?縱覽前人的繪畫,巖畫、壁畫、木漆畫、彩陶畫、畫像磚、畫像石,都是依附在其它物體上做的裝飾美化,顧愷之要創(chuàng)造一種獨立的、專門用作觀賞的新樣式。最后,他選定了絹。大家要問了,為什么不用紙呢?因為那時候,紙張還沒有發(fā)明出來。怎樣把賦中的情節(jié)連續(xù)不斷地展現(xiàn)出來呢?顧愷之冥思苦想,突然就像有神靈指點,他靈光一現(xiàn):索性不分頁碼,就在一幅長卷上,邊翻卷邊欣賞,人物則反復(fù)出現(xiàn)。于是,誕生了一種嶄新的繪畫式樣。
賦中寫道:“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幽蘭的氣韻,婀娜的姿容,顧愷之似乎看到女神就在眼前。他盯著“飄忽若神”四個字看了好久,突然大悟:要表現(xiàn)神性、夢境,關(guān)鍵是一個“飄”字,只有飄起來,才有神的氣韻;線條不能剛、不能硬,要柔、要軟,要細(xì)膩均勻、循環(huán)往復(fù)、纏綿不斷,像春蠶吐出的絲線一樣;女神的“動無常則,若危若安”和飄飄衣帶、翻卷云霞與水的波紋、山的脈絡(luò)、樹的長勢,都用遨游一樣的線條穿插起來,形成整體風(fēng)格的優(yōu)雅哀婉。于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形成了“重情思求神韻”的“魏晉風(fēng)范”。
顧愷之讀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辈挥傻匕底泽@嘆,語言簡練,痛快淋漓,可怎么畫呢?畫曹植帶著一行人馬風(fēng)塵仆仆地趕路,那太直接、太沒勁了。他想起了一位皇帝舉行的全國繪畫大賽,畫題一個是“深山隱寺”,一個是“踏花歸去馬蹄香”。最后,“深山隱寺”選出三幅,一幅是深山的樹林中露出一個廟宇的檐角,一幅是山后露出一截廟宇特有的方斗旗桿,一幅是兩個小和尚在河邊打水、一條小道彎彎曲曲伸向深山;“踏花歸去馬蹄香”選出兩幅,一幅是一匹奔馬的腿上沾滿了鮮花,一幅是兩只蝴蝶盤旋在地上的一個馬蹄印上。大家如果是評委,會給哪兩幅投贊成票?自然都是后一幅了。
顧愷之想:一定要在創(chuàng)意構(gòu)思上出奇制勝,只有遷想才能妙得。他繼續(xù)讀著:“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眼前突然一亮,“馬以草為天”,對!就畫馬吃草。但都吃草就雷同了,他讓一匹在吃草,后面的一匹則昂首翹望天邊云卷云舒,第三匹則做起了自我保健,來了個就地打滾,馬的姿態(tài)各不相同,生動活躍。一路風(fēng)塵通過馬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淋漓充分。成功的開篇構(gòu)思設(shè)計,使顧愷之“遷想妙得”的藝術(shù)思想得到了印證:藝術(shù)不能直來直去、平鋪直敘、實話實說,而貴在拐彎抹角、曲徑通幽、實話虛說。
他接著往下讀:河水之上、煙波之間、巖石之畔,出現(xiàn)了一位恍若天仙的女子,曹子建忙問仆人是誰?仆人說:“聽說伏羲的小女兒宓妃在洛水洗浴時不慎溺水而亡,莫不是她?她到底什么模樣,您說給我們聽聽。”
曹子建說:“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她的體態(tài)輕盈柔美像受驚后翩翩起飛的鴻雁,又像悠閑嬉戲于天空的游龍;榮光如秋天盛開的菊花,風(fēng)華正茂像春天的青松!胺路鹳馊糨p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好像輕盈的流云遮住了含羞的月亮,飄搖的旋風(fēng)揚(yáng)起了晶瑩的雪花。遠(yuǎn)遠(yuǎn)望去,似晨曦彩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陽;靠近觀看,如清澈池水里婷婷玉立的荷花。真是詩膽如天大,看畫家怎么畫?
這段文字明寫女神之形,實際是營造了一種意象和意境。詩人也好,畫家也好,都是由此及彼,由此物聯(lián)想到它物,詩是如此,畫也如此。詩人在對心上人描寫時也制定了東方古典美人的第一個標(biāo)準(zhǔn):意象美。
真是太有才了!曹子建的聯(lián)想竟是這樣的豐富神奇,移情想象出的意境之美使“三絕”之能的顧愷之佩服之至。
但他又很為難,這些文章精華都是意念,怎么畫呢?如果是現(xiàn)在當(dāng)然不成問題,簡單的電腦特技就能完成。功夫不負(fù)有心人,顧愷之靈感突現(xiàn):將鴻雁、游龍直接畫在空中,和女神有一段距離,遙相呼應(yīng),互不干擾,畫兩只驚鴻暗喻“在天愿做比翼鳥”;松、菊、芙蓉也用此法在水中、岸邊自然布局。顧愷之為自己的創(chuàng)意感到欣慰。
“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束”,這曹植哪里是詩人?簡直就是一位天才的畫家!只不過他是用文字來作畫!“秾”是胖,“纖”是瘦,豐腴中見苗條,胖不顯肉,瘦不露骨,增一分嫌高,減一分嫌矮,真是恰到好處;秀麗柳肩宛如削成,楚楚細(xì)腰又像玉帛扎起!堵迳褓x》不僅從意象美、形體美,而且從容貌、肌膚、心性、情感、氣質(zhì)、神韻共八個方面給中國古代的女性美定了一個標(biāo)準(zhǔn)。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辈茏咏ū慌竦拿勒鸷沉恕⒄鞣,由驚愕轉(zhuǎn)為愛慕,由愛慕轉(zhuǎn)為深情。但怎樣才能讓女神知道我的心呢?詩人只能用深情的眼光凝視著女神。女神終于被感動了,她舉起手中的玉,向詩人示意,表示明白了他的心意,接收了他的愛。詩人心潮澎湃,不能自持,忽然又有一絲擔(dān)憂,女神會不會只是表面敷衍?“感交甫之棄言兮”,他想到了鄭交甫和漢濱游女的故事——
掌管三千里漢水的女神負(fù)責(zé)興風(fēng)喚雨使兩岸百姓風(fēng)調(diào)雨順,哪里有困難便及時趕去解決。她有時一身化為二體,或駕仙鶴,或乘祥云,日巡萬里,故名為游女。她見魚兒在水中成對,鳥兒在天上成雙,春心便如暗潮涌動。看到漢濱的美少年鄭交甫,勤勞勇敢,溫和善良,一顆芳心便系在他的身上。一日,春光明媚,萬里和風(fēng),游女把少年約入幽林,解下玉佩相贈,正欲交歡,突然想到:“妻凡夫者神盡”,如果失去了神性功力,自己怎樣履行職責(zé)?權(quán)衡再三,游女萬般無奈地含淚化作五彩祥云,飄然逝去,又一段美麗的“柏拉圖式愛情”。
想到此,詩人“收和顏而靜志兮”,心存疑慮:女神你不會像游女一樣棄我而去吧?我還是不要得意忘形才是啊!
洛神似乎感受到了詩人的疑慮,便化作仙鶴長鳴一聲,呼喚眾神來聚!盎驊蚯辶鳌⒒蛳枭裰T、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有戲水的、有飛翔的、有采珍珠的、有拾孔雀羽毛的。“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娥皇、女英和剛才講的漢水女神也被邀請來了。顧愷之正苦于畫中人物太少,雖然他讓男女主人公重復(fù)出現(xiàn),但還是感覺單調(diào)。有漢水女神和娥皇、女英的加盟,何愁畫面不活躍、不豐富。但想起南湘二妃的命運,顧愷之不免感嘆神傷。
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堯選中舜做接班人后,把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堯死后,舜為帝幾十年,政賢治清,國家富庶繁榮。晚年,他不顧年事已高,堅持到南方巡視,不幸死在蒼梧之野。噩耗傳遍全國,百姓痛不欲生。娥皇、女英跋涉千山萬水來到舜的墓地,痛哭不止,眼淚雨點般灑向竹林,光滑的竹子上留下了斑斑淚痕,被人稱為“斑竹”。毛主席為此寫過一首詩:“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fēng)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焙髞,娥皇、女英跳入湘江殉夫,化作了湘江女神。
想到此,顧愷之就在洛神與詩人感情溝通、心靈交融之后,描繪了娥皇女英在天上飛翔、游女一身二形在水上相互顧盼;讓娥皇、女英也象洛神一樣兩次出現(xiàn),后一次則是在陸地上行進(jìn)。
如此美麗的洛神不但沒有絲毫的驕傲,還是位落落大方帶有純真的女神,與其他眾神都相處得很好。當(dāng)與詩人結(jié)下情愫時,風(fēng)神使風(fēng)停止,河神令浪平靜,陰陽之神擊鼓奏樂,女媧放聲歌唱,一切都在祥和之中。
女神在歡騰跳躍的文魚保護(hù)下登上了云車,鸞鈴響起,各路神仙也將返程!傲垉捌潺R首,載云車之容裔”,六條神龍拉的云車緩緩而行。顧愷之遇到了難題:云車是什么樣子?神仙乘的車有誰見過?沒見過的東西畫起來就心虛,齊白石先生就從來不畫沒有見過的東西。但有描寫就不能回避,無論多么神奇。凡事難能皆可貴,一到容易便平常。還是自己設(shè)計吧:車都是有輪子的,但云車是在云水之間飛翔的,車輪沒有用,那就在車身兩側(cè)仿照鳥的翅膀畫上兩個羽翼。顧愷之對自己的設(shè)計非常滿意,他想:千年之后,人們肯定要仿照我畫的帶翅膀的車設(shè)計出飛機(jī)來,到時我要收取設(shè)計費;然后乘飛機(jī)去古希臘進(jìn)修人體,把女神畫成維納斯那樣裸體的,在盧浮宮展出。云車是由龍拉著的,龍的樣子誰也沒見過,那就借鑒商代青銅器上的龍紋吧,這個時代的龍都是獸的造型,適合于拉車,要是像后來把龍畫成蟒蛇狀就不適合駕車了。
既然是女神在車上,就少不了保駕護(hù)航的,曹子建寫得的是“鯨鯢護(hù)在左右”,鯨就是鯨魚,但這種魚沒見過,估計和吃過的鯉魚差不多吧,但要畫得大一些,旁邊再畫條娃娃魚;車后面要有押陣斷后的,那就畫幾頭人面鳥嘴的怪獸吧。為了有神奇性,顧愷之在怪獸的肩上描繪了幾縷像翅膀又像火苗的裝飾,就像人身獸臉的孫悟空、豬八戒。埃及還有獅身人面獸呢,國外也有人頭馬酒。不合理反而合乎神性,所有這些形象都是為了營造一個神奇、神秘、神妙的、與現(xiàn)實世界完全不一樣的超自然的幻境。
由于人神之隔,女神眼里露出無比的哀怨和無奈:你我雖然深深相愛,但卻無法逾越人神界限,只能天各一方;雖然我身居幽暗的水府,但我的心已經(jīng)永遠(yuǎn)給了你。說著說著,女神流下了深情的眼淚,忽然不見了。
曹子建如同從歡樂的天堂陡然跌落到冰冷無助的深淵,丟了魂兒似地久久佇立,駕上小船,逆流而上,唯余茫茫洛水,不見美神蹤跡。他只身坐在岸邊,“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呆呆坐到天明,身上沾滿繁霜,悵然若失,欲哭無淚。只好帶著隨從,乘上馬車,一步三回首地孤獨離去。
大家知道嗎?第一個畫《洛神賦圖》的人并不是顧愷之,而是西晉明帝司馬紹(公元324年一326年在位),但顧愷之為《洛神賦》作了最貼切傳神的形象表達(dá),而且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大家看到?jīng)]有,畫中曹子建有一個振臂的動作。詩人看到了洛神,以為別人也能看到,害怕驚走女神而采取了一個制止喧嘩的動作,這是原賦中沒有的;還有畫中洛神手中始終拿著的那柄羽扇在原賦中也是沒有的,文中洛神離去前是“獻(xiàn)江南之明珰”,摘下江南明珠做的耳墜送給了詩人,而畫中的洛神上云車時還手拿羽扇,最后羽扇卻伴隨著癡情的詩人……
《洛神賦》源于曹植欲得甄氏而不能、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無法彌合時所虛擬的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意象世界。相似的“精神戀愛”經(jīng)歷,使顧愷之這位名貫古今的畫家和曹子建這位才高八斗的詩人,相隔百年之遙,卻心有靈犀,一篇詩賦、一幅畫卷,詩情畫意,璧合珠聯(lián)。簡直就是MADE IN HEAVEN,天造一對,地設(shè)一雙。女神在詩人和畫家筆下有著說不出的優(yōu)雅與哀婉,無拘無束與清規(guī)戒律之間的權(quán)衡,內(nèi)心熱情與外表淡定之間的矛盾,情感交融和人神阻隔之間的熬煎,把兩段纏綿悱惻的中國“柏拉圖式愛情”演繹得凄美絕艷。
《洛神賦》和《洛神賦圖》就像兩顆璀璨的明珠,拉開了中國詩畫配合的序幕,把人類的美術(shù)史、文學(xué)史點綴得如此美麗、悠遠(yuǎn)、輝煌、燦爛……
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
哲學(xué)藝術(shù)歷史“三位一體”
詳解名畫流芳千古之謎
資料由北京松云堂畫廊編輯整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