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龔心甫 字甫之,號云石,心溥,1939年出生,江蘇南京人,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六十年代曾受傅抱石先生親授,作品入編《1978-1998中國美術選集》, 1998年作品入選“韓國98世界美術大展”等。
金魚作品,形神兼?zhèn),古樸淡雅,天然純真,章法考究,清逸簡潔,目前畫一條金魚簡練到十一筆至十五筆就能畫完成,作品貫穿古今,別開生面,前無古人,后未見來者,樹立了另一個典范。
曾有多幅藝術佳作在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其作品以凝練靈動的筆墨,描述出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 凸現(xiàn)了他對生活深入的觀察和對事物本質(zhì)的深刻的把握。個性鮮明,神采飛揚,用筆簡潔流暢、 章法考究規(guī)范、意蘊深遠雋永。無論是謀篇造勢還是筆墨渲染,都顯示出其嫻熟的藝術功力,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xiàn)了藝術境界與表達手法、歷史人文與現(xiàn)實空間的和諧統(tǒng)一,無一不是激情與靈感的自然流露,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在創(chuàng)作實踐與豐富新理論方面,兼容并蓄,大膽創(chuàng)新,精心創(chuàng)作多幅具有較高藝術研究價值的上佳作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在藝術收藏界引起廣泛關注, 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豐富寶貴的藝術實踐為繁榮和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藝術提供難得的借鑒依據(jù),對我國相關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出版有《云石齋畫譜》上下卷,《龔心甫作品集 -金魚畫法研究》 ,《中國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 龔心甫作品集》 ,中國畫藝術經(jīng)典叢書《金魚畫法解析》 《荷花畫法解析》 《芙蓉畫法解析》 《梅花畫法解析》 《蘭花畫法解析》 《竹子畫法解析》 《菊花畫法解析》圖書及《中國經(jīng)典藝術作品展播 - 龔心甫》DVD光盤等。
淺說中國畫理念
文/龔心甫
理念一詞,詞典中解釋為:信念,思想觀念,確定追求的目標、原則、方法。
那么,中國畫的中心思想以及原則究竟是什么呢?現(xiàn)大概簡述如下。
首先要理解中國畫藝術是人類藝術史上的頂峰藝術,當然,難度也是達到頂端,其美學欣賞價值也是最高層次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國畫具有特殊的民族性、獨立性。中國畫藝術美學境界是“大氣”“和諧”“氣魄雄渾”,給人醇和之美,清新俊逸之美,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美的享受。
宋郭熙 、郭思《林泉高致》:世人只知吾落筆作畫,卻不知畫非易事。又云:人之學畫,……必兼收并攬,廣議博考。
說得很清楚,學習中國畫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必須兼收并攬,廣議博考。
中國畫基本構(gòu)成框架是什么?是由書法線條構(gòu)成的,書法線條之美,乃是源于自然界之大美,并具有獨立的欣賞性。中國書法線條之美的藝術本源,即是“書道”。據(jù)考證書道有近五千年的文化史。這是中國畫藝術美學最重要的一個課題。
所以,學習中國畫(并具有扎實的藝術造型基礎、白描基礎),首先要學好中國書法,學習研究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史。
學習書法,可分基礎學習期,專研學習期。在基礎學習期,可全面學習、了解書法知識,要臨碑、臨帖不輟。學習研究古代文字學,學習研究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史。在學習過程中要有賓主關系,賓,是全面學習書法技法;主,是集中精力,學習研究楷書。為何?看看古人總結(jié)的剴切語言即會了解。學習書法是從藝者一輩子的事,特別是學習楷書。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于行草,亦不離乎楷正。
柳公權(quán)云: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明豐坊《學書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又云:學篆者亦必由楷書,正鋒既熟,則易為力。
在全面學習書法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學習楷書。因為要寫好行,草,隸、篆是離不開楷書修煉的。特別要長期修煉正楷的中鋒筆法。中鋒筆法歷來被奉為用筆之根本大法,或者說用筆以“中鋒為綱”。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是闡述楷書筆勢的方法,后人又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說明楷書用筆法則的重要性。要掌握中國書法用筆法則,必修練楷書,理解賓主關系,全面學習,楷書為主。
清松年《頤園論畫》:正似書家人手先作精楷大字,以充腕力,然后再作小楷,楷書既工,漸漸作行楷,由行楷又漸漸作草書,日久熟練,則書大草。要知古人作草書亦當筆筆送到,以緩為佳。信筆胡涂,油滑甜熟,則為字病。
說得很明確,練好楷書,以充腕力。腕力功夫是從藝者一輩子要修煉的,筆墨功夫的深淺是靠腕力功夫的,先輩指出:書法功力深淺,會最終影響畫家的成就。又指出:楷書既熟,才有可能寫好行、草書。原來如此!修煉楷書,即是修煉用筆法度,修煉腕力功夫。草書筆筆送到,以緩為佳,一筆之中見開合起伏,才是了解“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語)的道理。所以,學習研究書法是從藝者終身的追求。
學識豐腴,再進入專研期,研究一些課題。比如研究金石篆刻,從鋸石、磨石開始,研究漢印,研究古文字,研究篆法、刀法。甘于寂寞,系統(tǒng)地研究。讀書,會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通過學習、研究古文字,書法知識得到進一步提高,能為以后畫幅帶來新的韻味和書卷氣。
中國書法用筆,最難的有兩種筆法:一是中鋒筆法“懸針垂露”;二是捺筆,即磔筆,捺畫分斜捺和平捺。從西安碑林到泰山頂上的碑刻,古人是怎樣寫這兩種筆畫的?其會令人肅然起敬,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時而感到愧疚,感到自己太差了,感悟到:學無止境,方知真難也。懸針垂露筆法是最難寫的,捺畫往往是收尾筆,如“天”字捺畫,只要有絲毫不到位,就失去法度,失去中心,成為敗筆,即一筆不妥是畫之累?纯次靼脖,再看看泰山頂上碑刻的“天”字,誰能趕上呢?未見之。
要學習理解前人所提出的中國繪畫基本思想三大要素:人品、學養(yǎng)、天賦。這是前人智慧的結(jié)晶,要認真學習研究。
清沈宗騫《芥舟學畫編》:筆格之高下亦如人品。
清張式《畫譚》:不讀書而能臻絕品者,未之見也。
說明:學藝須清凈心境,淡泊情懷,善于讀書,修身養(yǎng)性,端正風氣。
中國畫風格的形成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醞釀出來的,是慢慢悟出來的,是漸變,并非突變。選擇研究畫的品種,也是一變、二變、三變……的過程,這是藝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理解中國畫創(chuàng)新是在掌握傳統(tǒng)知識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到創(chuàng)新,筆墨功夫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古人云:“水墨神化,仍在筆力,筆力有虧,墨無光彩!庇型罅Ψ,才有筆力。必須要深入自然,在自然中攬精粹,悟新法。
清張式《畫譚》:漸近自然,才知畫之妙理乃尓。
明李開先《中麓畫品》:物無巨細,各具妙理,是皆出乎元化之自然,而非由矯揉造作焉者。
深入自然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各種物態(tài),各具有精微的道理,皆出于自然之造化。畫幅的神采往往來自于對自然微妙變化觀察。
中國畫追求“清新俊逸”“簡潔而有意境”。這是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很難達到的境界。境界水平的提高,唯有多讀書。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明董其昌《畫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
明唐志契《繪事微言》:茍僅師庸流筆法,筆下定是庸俗,終不能超邁矣。
清方薰《山靜居畫論》:畫法可學而得之,畫意非學而有之者。惟多書卷以發(fā)之,廣聞見以廓之。
多讀書提高理論水平,提高認識,畫作水平就會提高,庸俗習氣就會減少。其實,學習中國畫,既是一件艱辛之事,也是一件陶冶情操之事。人能平淡,心境平靜,讀書學習,這也是一種境界。
此文引自《云石齋畫譜》上卷 略有刪改
作品欣賞
資料由北京一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編輯整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