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仁書作
一掛不老的青藤
——漫談王猛仁先生的
詩歌 書法 藝術(shù)
文/郝永偉
感慨幾許。
漢字特有的象形氣質(zhì)、間架結(jié)構(gòu)和后世不斷演變出來的字體流變,浩瀚而富有美感,最終成就了一門書法藝術(shù)。而書法與文學的關(guān)系,自古迄今,難解難分。有性情、有面目的筆墨的獲得,需要一份恒久的熱愛,需要對線條語言的敏感天賦,需要廣闊的人生閱歷。真正的文學又何嘗不是如此!筆者每每遇到能夠從紙面走向鮮活的筆墨與文字,都會品咂再三,進而產(chǎn)生對這一書寫者無盡的想象。好的筆墨、好的文學恰如一掛不老的青藤,時時溫潤人心。王猛仁先生的詩歌和書法端能給人以如許感動。筆墨里的千變?nèi)f化,詩歌世界中的意象紛呈,紙面上呈現(xiàn)得總比筆者表述得詳細。毋庸置疑,文人書法家王猛仁先生具備這樣的條件,清風明月窗頭揮毫,中原風物文心猶在,成為一人之心底事,值得思索。他的詩歌和書法遠離眾生奔跑的時代浮躁,很通感、很古典,蕭然透出遠意。在清歡歲月、煙火溫情中“執(zhí)筆抵心,以書寄情”,書寫和吟唱出文化長河中的一卷波濤。
馬爾克斯說:“如果每個人從出生到去世都可以只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就是幸福的秘訣!睙o疑,王猛仁先生是掌握了“幸福的秘訣”的那個人。他一九五九年出生于河南扶溝,自幼喜愛文學與書法藝術(shù),從手摘星辰的稚子夢到天風海雨的中年人生,乃至退休后一面打理世事、一面回應心事的準老年生活,詩歌書法一直陪伴著他。吟最好的詩歌,寫最好的書法,做最好的自己,是他踐行的人生目標。對于一個純粹的詩人、書法家而言,藝術(shù)的啟蒙多帶有幾縷泥土氣息。終不忘,少年時代丟失了一個陀螺是否理想就不再旋轉(zhuǎn)式的敏感與惆悵,正是詩人天賦的最初表現(xiàn)。而飽蘸墨、慢揮毫,專注于墨池細浪亦成為揮之不去的流年成長記憶。終不忘,擇一事,終一生的人生夢想,以詩歌和書法為努力的向度,郁郁蔥蔥,尋脈造山,數(shù)十年如一日,須臾不曾遠離?梢哉f,那柔曼而不失陽剛、多情而不乏理性的詩歌風采,與他獨特而坎坷的人生感情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情不知所始,一往而深。”質(zhì)樸剛健的隸書及靈動飄逸的行草成就了他在當代書壇的一席之地。多少動情往事長留心底,因了這難得的文學與書法之愛,志節(jié)丹誠,溫暖如火。
必須承認,王猛仁先生的詩歌語言兼具個性與時代性,讀來極易產(chǎn)生共鳴與共情,諸多詩歌意象來源于生活,而經(jīng)由他的情感爐火煅燒后產(chǎn)生的意境卻又高于生活,可謂,俗中見雅,引人深思。他雖有著行伍出身的經(jīng)歷,卻不乏老一代人的文化素養(yǎng)與追求。不妨以其近作《那不曾中斷的光芒》為例:“從一捧黃土的身體里溢出∕有如荒涼困乏的田野∕驟然之間∕凝成神妙的詞句∕把內(nèi)心的痛苦一一披露∕有時,她像我們的思想∕以蒼白的讖語∕躑躅在憂郁的天穹∕盡管無聲∕卻時有雪花飛舞∕倘有一天∕我們的目光無法握住美麗的魚∕不如讓風盛開∕我能隱約記得∕一張張憔悴的面孔∕透過星星點點∕總想讓自己瀟灑幾分∕盡管鴿哨不怎么嘹亮∕一首古老的民歌∕長時間占據(jù)濃云密布的心頭∕向著枯黃而光禿的林木抒情∕我開始奔波,瞭望∕從容不迫地藏起淚水……”一捧黃土從身體里溢出,披露出內(nèi)心之痛苦。而這痛苦之由,是否為故鄉(xiāng)曾經(jīng)的一張張憔悴的面孔?是否為占據(jù)心頭的那首古老民歌?還是在奔波中藏起的淚水?讀來引發(fā)種種感慨,見天地,見自我,見人生。正如李俊功先生對詩歌的評價:“正是他內(nèi)心深處那份對日子的淡定與從容的體現(xiàn),是以情感之豐沛、靈魂之密語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樸素生活的解讀和闡述,對內(nèi)向抒情和外向放逸的極具體貼關(guān)懷之能事的張揚和耐心。也不難看出,其選取景觀之用心和設法增強‘漢語性’意味的努力,都十分明顯,詩人的趣味和取向,無不在一個個看似簡單但卻繁復異常,看似平常卻蘊藉深厚的詞語中,化為可感可觸的詩歌形象。”真切道出了王猛仁先生詩歌中的內(nèi)核所在。
作為當代較為出色的文人書家,王猛仁先生十分注重詩歌與書法的互相滋養(yǎng)、圓融共通。王猛仁先生步入書壇較早,成名亦較早,其書法藝術(shù)八九十年代頻頻見諸全國各大專業(yè)報刊,并應邀出訪二十多個國家進行書法藝術(shù)交流,后成為周口市書協(xié)終身名譽主席。著名書法家張坤山先生在《融匯眾家,陶醉性靈》中認為,王猛仁的書法給人的啟示是:“王猛仁根植傳統(tǒng)、敬畏經(jīng)典,書法以漢碑為基調(diào),兼習北碑漢簡,亦在行草書方向下了不少功夫,以求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他努力在漢隸中挖掘那些與自己個性相適宜的經(jīng)典碑帖,如《張遷碑》《乙瑛碑》和《禮器碑》等等,反復臨摹深化理解。在宗法漢隸經(jīng)典的基礎上,他還觀察到秦漢簡書的生動恣意和意趣風神,并將漢隸和簡帛融匯化合,尋求法度與意韻的統(tǒng)一!陙恚麑㈦`書又做了相應調(diào)整,強化規(guī)范性與協(xié)調(diào)性,筆法趨簡,字勢求正,多了一些平和之氣”。無疑,王猛仁先生寫出了來自心靈的碰撞,寫出了冰糖加雪梨般沁人心脾的筆意,一筆一畫都是好年華,足風流。他的隸書書體,蔥管般秀氣、靈活、耐品,得篆隸過渡初期的精髓,以及漢隸的正大氣象而不失自己的面貌。可以這樣說,王猛仁先生的隸書書體,醇似長窖之酒,潤如久養(yǎng)之玉,筆墨中的營養(yǎng),衍生出無數(shù)組合,無限可能。他的行草書體,充滿二王帖學的營養(yǎng),魏晉風流、宋人意趣宛然,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其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味,洋溢著爛漫、優(yōu)雅與深情。我想,王猛仁先生的書法,除了天賦之外,與其人生閱歷乃至性情、志趣、審美、理性大有關(guān)聯(lián)。所以,他的筆墨中有水清沙白的青春夢想,有夜海中央的月輪倒影,還有歸鴻齊飛引發(fā)的鄉(xiāng)愁,揮毫運筆中,時或可見一場力與美的對決,一次中原大地與向晚清風的對話。這是他有別于其他同齡書家的獨特魅力所在。
在詩歌與書法創(chuàng)作之外,王猛仁先生從傳統(tǒng)時代經(jīng)典中汲取能量和營養(yǎng)的實踐,還落腳在他的文人信札與當代書家書寫其詩歌墨跡收藏上。在他看來,濃縮幾多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與時代印記的文人信札與書家書寫其詩歌墨跡,不啻一份豐厚的筆墨、文化資源。盛世興收藏,收藏是一種慢,更是一種人文心態(tài)與文化修行。王猛仁先生的聰明之處在于他有自己明確的收藏體系,不盲從,不跟風。由此不難理解,為何他的書法中除了本該有的傳統(tǒng)的基調(diào),還鼓蕩著文人的書寫意趣,在端樸厚重、沉著痛快中保有一份難得的書卷氣。不言而喻,王猛仁先生的書法創(chuàng)作是在傳統(tǒng)國學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的,他不只是單純地以書法家的身份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而是以詩人和收藏家的身份在傾心書寫,調(diào)動起的是所有的知識儲備。即便到了今天,王猛仁先生的詩歌、書法、收藏探索之路仍在繼續(xù)。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說:“世間的很多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痹谶@份濃烈中,我看到的是王猛仁先生的人生閱歷與其詩歌、書法藝術(shù)的水乳交融,互為滋養(yǎng),互相敬畏。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受時代的影響,開始詩歌書法雙向起步,到這些年情懷滿在的成功實踐,王猛仁先生為當代詩歌、書法、收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做自己,成為理性中的那個自己,并擔負起應該肩荷的社會責任,是他放在心頭的座右銘。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中,自然能寫出不一樣的悠哉、不一樣的味道。同時,也強有力地說明了一個道理:這個時代不需要糙筆寫浮心的筆墨,更不需要賺取噱頭的收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闭f實話,王猛仁先生盡管年過花甲,然而,未來的書法與詩歌之路還很長,可擁有對傳統(tǒng)文化的那份深沉熱愛與擔當,以及讓人放松、不予設防的性情,我們還擔心什么呢?與其把書法、詩歌創(chuàng)作當成他個人的從業(yè)史,莫不如視作他的心靈成長史。木堅而焰透,鐵實而聲宏。那個令人歆羨的人書俱老、詩境天成之境,或早或晚,都會到來。
書 法 鑒 藏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書作
王猛仁,1959年6月生于河南扶溝。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文聯(lián)委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口市書法家協(xié)會終身名譽主席,周口師范學院兼職教授,希臘文學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書法藝術(sh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書法》“書苑擷英”、《中國書法》“書壇中青年”專題介紹。先后隨中國文聯(lián)書畫家代表團、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代表團在法國巴黎、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書展。應邀出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書法藝術(shù)交流。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書協(xié)會員優(yōu)秀作品展、第二十三回中日書法家自作詩書展、中韓書法家作品大展等。2007年獲“中國當代優(yōu)秀散文詩作家”稱號,2013、2015年度《莽原》文學獎,2013、2014《詩歌月刊》年度詩歌獎,2017年度(第十一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第十八屆黎巴嫩國際文學獎,第六屆中國當代詩歌獎。有作品發(fā)表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星星》等專業(yè)期刊,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語、意大利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泰米爾語、日語、韓語、希臘語、俄語、荷蘭語等。著有《養(yǎng)拙堂文存》(九卷)、《平原書》、《平原歌者》、《平原善辭》等。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