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故事】
公元746年,盛唐最盛時。
此時已經(jīng)46歲的李白仍然在壯游齊魯,既學道教,也修劍術。
小李白11歲的杜甫此時也在齊魯。兩人在山東度過了一段很快樂的時光,但分別的那一刻,估計誰也沒有想到,這就是他們此生最后一次見面了。
分別以后,李白繼續(xù)壯游天下,杜甫則回到長安求仕,從此再無地理上的交集。
一塊在山東的這段時間,兩人攜手走過了許多地方,也有唱和的詩歌流傳。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看一首李白寫給杜甫的“打油詩”。
李白寫給杜甫的詩一共只流傳下來4首,這也是一直引起人們爭論的一件事,甚至有人說李杜其實關系并不好,因為李白瞧不起杜甫。
下面這首詩,完全可以打破所有的謠言、證明李杜之間親密的友誼。
【詩篇】
戲贈杜甫
李白 〔唐代〕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字句】
我們從題目看起,“戲贈”這兩個字就很值得玩味。李杜同時代的孟棨就將“戲贈”這兩個字解讀為李白譏笑杜甫,這未免太過偏頗了。
縱觀唐代詩歌,許多詩人都有過以《戲贈》為題目的詩歌,對象往往是相熟的知己,內(nèi)容則是親切的玩笑話,如賈島的《戲贈友人》,便是一首開朗輕快的小詩。以此來看,李白這里的“戲贈”也是與杜甫開玩笑的意思。
首句交代了地點與人物,兩人在飯顆山上相逢;次句交代時間,恰巧正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就掛在頭頂上。遇到杜甫時,他頭上還戴了頂斗笠。
后面兩句,大概率是李白的自言自語。
我問你啊,怎么上次分別之后變得這樣消瘦了呢?簡直都快比得上行吟江邊的屈原了。
杜甫還沒來得及答話,李白早已接上了話頭:“怕是因為這一段時間里作詩太過辛苦了吧。”
整首詩的內(nèi)容就是這樣,不過后人關于它的揣測卻很多,一派觀點認為這首詩是李白看不上杜甫的鐵證,詩中嘲笑杜甫作詩的拘束和遲緩,因此才顯得辛苦。
這種說法乍一看還挺有道理,因為李白作詩總是給人很輕松的感覺,而杜甫的名篇多是安史之亂以后寫作的格律詩,限制當然要嚴格一些。
杜甫自己也有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边@種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精神正是杜甫現(xiàn)實主義的一部分。
但支持這種說法的人大概忽略了一個事實。作詩這種活動在唐代,就像是我們現(xiàn)代寫作文一樣,是類型化、有一定格式和規(guī)范的。我們讀李白的近體詩,同樣合轍押韻,同樣慘淡經(jīng)營。
說李白在作詩辛苦上嘲笑杜甫,只能是后人的臆想。
其實,這首詩在我看來正是李杜之間友情的證明。這首詩雖然幽默詼諧類似打油詩,但李白能夠如此放得開,恰好證明了兩人的友誼,證明李白對杜甫這位后輩是持欣賞與關愛態(tài)度的。
《戲贈杜甫》這首詩,一如占據(jù)《全唐詩》70%的唱和詩,是朋友間的游戲文字,可能沒什么文學價值,但惹人會心一笑,目的也就達到了。
對最后兩句的解讀,學者郭沫若還另有觀點,認為這兩句并不是李白自己戲謔,而是李問杜答,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對話。杜甫親自說出“總為從前作詩苦”這種話,就更增加了李杜之間的親切。這一種解讀雖然沒有證據(jù)支撐,但也不失為一說,供大家參考。
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煩請聯(lián)系,我會立即刪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chuàng)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
空青詩詞日歷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