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崇拜,指對被尊稱為關公、關老爺、關王、關帝、武圣等的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的崇奉與膜拜。關羽的“義絕”形象是《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刻畫的“三絕”之一,這一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來實現(xiàn)了“由人而神,由神而圣”的演變。關羽作為“武圣”,與“文圣”孔子并稱。而為了供奉關羽而設的關帝廟也與孔廟一樣遍布全國,甚至在數(shù)目上遠遠超過了文圣孔廟。海內外對關公的崇拜可謂長盛不衰。
目前我國臺灣擁有大大小小的關公廟宇200余座,分布寶島各地,每日香火繚繞,前來景仰膜拜者絡繹不絕。在臺灣各地,新的關廟和關公像仍在繼續(xù)建造。據(jù)粗略統(tǒng)計,全島的關公信徒有幾百萬之多,其人員涉及黨、政、軍、警、商賈和民眾等各個層次。自海峽兩岸關系緩和后,臺灣有不少團體不惜重金,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關公朝拜團,紛紛來到山西運城的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圣家廟及湖北當陽的關陵、河南洛陽的關林等處朝圣、尋根問祖。
香港有不少公司、商店和工廠供奉著關羽的塑像或畫像,據(jù)說有的警察出巡時,也要先拜關公,求其庇佑。
泰國有的法庭在開庭之前,全體法官須向關公宣誓表示忠心后才開始有關程序。而在菲律賓,有一個名為“南松園”的以關帝為盟主的商人組織,該組織在慶祝關帝圣誕暨第廿七屆監(jiān)理事就職典禮的致辭中,就自稱是一個結義團體,敬奉關圣夫子為盟主。此外,當?shù)夭簧俚碾s貨店、旅館、旅社、腳夫也奉關帝為祖師爺
美國的“龍崗總會”,就是以崇奉關公為主的一個民間組織,其各地的分會達140多個,遍及華人涉足的世界各地。在舊金山和紐約的唐人街上,關公像可謂俯拾皆是。更有甚者,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的夫人曾專程到過舊金山、洛杉磯等地的關廟向關公乞靈,以助其夫君競選成功,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日本華裔社會的關公文化也頗為興盛。目前,日本神戶、橫濱、長崎、函館等地都建有富麗堂皇的關帝廟。在橫濱關帝廟,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都要舉行慶祝關公誕辰的活動,以舞獅、舞龍等來展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熱鬧非凡。每逢元旦和除夕之夜,這里也整夜開放,以接受廣大信眾的祭拜。在這里,“關帝廟已成為連接華僑華人和祖先、儒釋道眾神的場所,成為連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故鄉(xiāng)的場所,成為許多人心心相印的地方!
我國中東南沿海地區(qū)處于市場經(jīng)濟大潮的前沿,又最易受到海外關公文化的輻射。因此,關公文化首先在這里復興。在深圳與廣州街頭的諸多陶瓷商店中,關羽等神靈的大大小小的塑像占據(jù)柜臺;在珠海的現(xiàn)代居舍的樓堂正中,祖先和財神共享煙火,擺滿現(xiàn)代電器的組合柜上,關公和菩薩占據(jù)了“首席”之地。另據(jù)《錢江晚報》的報道,杭州一些企業(yè)的辦公室擺放了各種各樣的關公像、觀音像及佛像等。一些私營、個體單位也將關公等像擺在顯著位置,每日燒香點燭,十分虔誠。
福建東山縣的銅陵關帝廟,每天24小時開放,香火十分興盛。此廟已有600多年歷史,被視為關帝廟的祖廟。當?shù)厝藢﹃P公的信仰十分虔誠,據(jù)稱有90%的居民都在家中懸掛關公圣像供奉。他們視關公為萬能之神,當?shù)氐男『⒊錾笸蓐P公為契父(義父),祈求平安成長,甚至青年男女決定終生大事時也往往于關公像前算卦,恭請關公神靈定奪。在春節(jié)前后,人們聚集廟內連唱大戲,長則幾個月不斷,每逢關公祭拜日更是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關公崇拜為何長盛不衰?-
近年來,在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北京等省市,一些有名的關廟競相對游客開放,并定期舉辦大型的廟會或其他文化活動。
伴隨著關帝廟的復興,是廣大民眾對關公的敬奉和崇拜。令人尋味的是,在幾乎全民虔誠信奉喇嘛教的西藏拉薩、日喀則、山南、江孜等地,關公亦占有一席之地。大昭寺前左側的八廓街的商店里都擺放著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紅臉關公塑像。
隨著海內關公熱的興起,藝術家們抓住時代的脈搏,先后拍攝了《關公》、《武圣關羽》、《關公出世》、《三國夢》、《三國演義》等電視專題片和電視連續(xù)劇,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使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仁、處事以智、交友以義、作戰(zhàn)以勇”的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那么,關公又是怎樣從一個以義著稱的英雄上升到“神中之神”的呢?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圣化偶像, 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后期以來對關公不斷美化、圣化和神化的結果。關公信仰的產(chǎn)生與存在并不孤立與偶然,而是與全面的社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必然要被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一旦被創(chuàng)造出來以后,也就具有其政治、倫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功能,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英雄崇拜和造人神的傳統(tǒng),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為世人所稱道的關羽死后成為人神正是順理成章。而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重實踐,強調言傳身教,講究神道設教。關公信仰的發(fā)展與興盛與這一思想有最為密切的關系。其突出表現(xiàn)就是關羽的忠義與儒家倫理的相得益彰、互為其用的關系。同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文化心理的服從性、復制性和保守性,導致歷代帝王每一次對關羽的加封和褒揚都會在整個社會里產(chǎn)生不言而喻的推動力,促進關公信仰的進一步興盛和廣泛傳播。
此外,關公信仰的內涵也隨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在封建社會,關羽之所以被帝王們代代加封,是因為他代表的忠、義精神符合統(tǒng)治的需要。事實上,關羽不過是宣傳忠文化的工具罷了。關羽就是忠文化的化身,是啟發(fā)、誘導社會各階級、各階層人們學習的目標、榜樣。通過營造關羽崇拜的輿論氛圍,在社會上形成人人學忠臣,人人做忠臣的價值導向,抑制社會上“不忠”因素的負面影響,使廣大社會成員潛移默化地接受忠文化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顯然比空洞說教和硬性灌輸要高明得多。
而到了現(xiàn)代,對關公的崇拜是建立在關公被神化的基礎上的。人們希望通過供奉關公尋求保佑。據(jù)研究,在日本的關公信仰史中,關帝的神性由明治以前的守護神、財神以及“復明”意識的象征演變?yōu)槊髦我院蟮纳虡I(yè)神,甚至被升華為“象征著中華的道義和秩序”的“至高無上的神”,其原因即在于兩個時期里旅日華僑的構成及經(jīng)濟、政治地位所發(fā)生的變化,是受“現(xiàn)世利益”制約而發(fā)生的一種現(xiàn)象。旅日華僑正是按照不同歷史時期的現(xiàn)實利益需要,創(chuàng)造了關公這尊神明的形象,賦予了關公不同的神性。由此可見中國傳統(tǒng)信仰中神人關系的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故劉基說,“夫神無依,唯人是依”;祁順云,“人賴神以安,神依人而立”;劉業(yè)勤也說,“夫人受庇于神,而神實依于人”。[1]關羽這一神靈既然要依于人、服務于人,其神職的普泛化和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就是歷史的必然現(xiàn)象。
凝聚在關羽身上而為萬世共仰的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并為佛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質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氣浩然的華夏魂。關公信仰既是歷史現(xiàn)象,又是當今海內外的現(xiàn)實存在。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海外華人與大陸交流的加強,關公信仰在內外的合力下逐漸復興,成了不少地方引人注目的宗教文化現(xiàn)象?疾礻P公信仰的民族文化背景,正是為了讓我們認清其文化意蘊,了解其來龍去脈,從而正確對待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進行有效的揚棄,避免不明就里的片面批評或全盤吸收。推而廣之,對于我國的其它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象,也應該持與此類似的立場。
感謝您關注關公文化彭允好,微信公眾訂閱號:yiguangong。微信:ggwhpyh。我們致力于研究關公文化、弘揚關公精神、升華關公形象,以關公文化的忠、孝、仁、義、勇、誠信為楷模,廣泛交誼,溝通四海。講信義、重承諾,崇尚正義,見義勇為,正直為人,立身處事不違良知。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