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齊白石:不還價,別跟我談交情!傷藝術(shù)
人生有所熱愛,可以看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齊白石是苦出身,但因為熱愛藝術(shù),他的生命變得與眾不同。齊白石從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畫家,最終成為了畫壇一顆閃亮的“星”。
成名后,齊白石懂得營銷之道,賣畫時他憑借著“不還價,別跟我談交情!”的原則,不但讓畫作更加火,同時也保護了自己所熱愛、所珍視的藝術(shù)。
登門買畫要知道的二三事
齊白石的畫賣得好,并不是老天眷顧他,而是他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齊白石突破自己的畫風,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藝術(shù)家。此外,齊白石也是位“金牌經(jīng)紀”,會營銷自己的畫作。齊白石對于登門買畫的人預(yù)先講明了些許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對于收藏齊白石畫作多的人,再次登門求畫,他通常不再為其作畫,但愿意加價購買者另當別論。
齊白石雖是名藝術(shù)家,但很有經(jīng)濟頭腦,深刻明白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在收藏界,一位藏家買幾副畫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一名收藏者買得過多,對于畫家短期內(nèi)看似是好事,可以賺到很多錢,長期來看并不是好事。
畫家這是把自己畫作的價值也壓在了藏家手中了。萬一藏家有變,忽然大量拋售自己的作品,會對自己的畫價造成不小的沖擊。
市場上還存在著一些畫商,一頭和畫家簽訂長期的“賣身契”,以低價買進畫家的畫,另一頭捂畫惜售,憑借著這么一運作,讓畫作的價格虛高,以此從中謀取暴利。
齊白石深諳這其中的門道,就定下了買畫數(shù)量的約定原則。但齊白石也愛財,對于肯花錢的主,他也是愿意加賣的。
第二條原則是,帶著禮物上門的人,齊白石是不收禮物的,要買畫請用真金白金。
齊白石內(nèi)心十分清楚,禮物這種東西是帶著感情色彩的,運用這套路的人,好像是來和他講交情的,實則是來圖利的。在齊白石看來,他的畫作沒有還價的余地,用交情也換不來低價格,這樣的還價之舉,對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很傷。
第三條原則是,對于給齊白石介紹客戶的人并索要傭金的人,齊白石會斷然回絕。
齊白石不喜中間人,除了不想給中間人報酬外,想必是想簡化買賣環(huán)節(jié),直接與買方交易,也能讓買方拿到“出廠價”。沒了中間人運作,買畫者只能登門來求畫,也使來找齊白石的人絡(luò)繹不絕。
第四條原則是,對于通過師母請安問好等方式曲線求畫的,齊白石是不歡迎的,并拒絕用此套路。
俗話說得好,堡壘是最易被人從內(nèi)部攻克的。齊白石這么做,是不想陷入枕邊風的痛苦糾結(jié)之中。家庭和睦和錢財充盈,哪一樣齊白石都不想丟了,先定好規(guī)則,可以防止日后的麻煩事。
第五條原則是,對于賣出去的畫,要求再增畫蟲的人,齊白石一律回絕。
當時市場上有按照畫作中蟲的數(shù)量來定價的。在這樣的市場導(dǎo)向下,故而會有厚臉皮的人想要齊白石提供這種事后添加幾筆的有償服務(wù)。
齊白石是個愛財之人,但他更懂得要生財有道,他成名后對于計件工資早已不屑一顧,他想要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創(chuàng)作作品中,以賣得更高的價格。再者一幅畫已成稿,多添幾筆也會毀了整幅畫的意境。
君子愛財
齊白石對于自己畫作“不還價”是堅定的。他這么做,是愛財?shù)谋憩F(xiàn)。這也許和他的家境不好有關(guān)。
年少時,齊白石家里就一窮二白。但為了改變?yōu)榱烁淖兩,齊白石決定學(xué)門手藝,用以謀生。1 3歲的齊白石就當起了木工。做了木匠后,齊白石發(fā)現(xiàn)攬下大件家具的活,收入并不可觀,連溫飽也有些困難。
之后,齊白石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木工中也需要細畫圖案的小件家具活。由于這類精細活,不是人人都可以干,收入遠遠高于一般木工。于是,齊白石就潛心鉆研這類活。功夫不負有心人,齊白石憑借著日漸嫻熟精湛的手藝,逐漸過上的溫飽的日子。
小時候的生活體驗,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年少時代食不果腹的回憶,是齊白石內(nèi)心的痛,成人后他仍害怕回到這樣悲慘的日子。故而對錢的渴望,一直是齊白石心中的向往。
齊白石愛財,和他的家庭負擔很重有關(guān)。齊白石是個有才情的人。有才情者,也多情。齊白石明媒正娶過兩房妻室,并和妻子誕下12名子女。齊白石在享受多子多福的同時,也要承擔起各種的養(yǎng)家責任。
齊白石57歲時,離開了湖南老家,去了北京定居。這一遷居之舉,讓齊白石不得不進入一手養(yǎng)兩家人的人生苦旅。齊白石要供養(yǎng)的兩大家子人,有十幾張嘴等著要吃飯。
家庭的重壓和生活拮據(jù)的窘境,讓齊白石不得不努力賺錢。齊白石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內(nèi)心應(yīng)該深信只有畫作賣得出好價錢,他的子女才不會如他童年一般吃苦受累。畫作不還價,是齊白石擔起家庭責任的體現(xiàn)。
熱愛藝術(shù)
齊白石的做法有保護藝術(shù)的意圖在。齊白石能成為大家,并不是偶然。
齊白石在“北漂”時,日子過得相當苦。為了畫作好賣,齊白石只得仿效北平流行的畫風。齊白石模仿得再好,也并不能憑借高超的技藝而異軍突起。作品還是無人無津。偶然也只能賣出一張,但價格也不高,一兩塊銀元罷了。
那時為了養(yǎng)家糊口的齊白石,只能放棄藝術(shù),把自己的原則和畫風丟在一邊,只得為了五斗米折腰。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會讓人覺得藝術(shù)是彌足珍貴的,就算交情也不能用來和藝術(shù)作所謂的“等價交換”。
且行且珍惜
齊白石的做法是愛惜自我羽毛的體現(xiàn)。齊白石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小畫匠,一步一步華麗轉(zhuǎn)身成畫壇的風云人物。這背后,有著不少的辛酸苦辣。齊白石的人生轉(zhuǎn)折點,是他機緣巧合之下,他認識了陳師曾。
陳師曾作品
陳師曾看過齊白石的畫后,提點他要自創(chuàng)風格。齊白石欣然接受,開始琢磨變通畫法,大膽吸收民間藝術(shù)元素,也逐步創(chuàng)立了紅花墨葉一派。正是這一創(chuàng)新之舉,讓齊白石的畫作有了根本變化。
陳師曾還將齊白石的畫作賣到了日本。畫作經(jīng)過大洋彼岸的鍍金,售價直線飆升,已經(jīng)可以按尺售賣,一尺的價格也達到了120銀元。齊白石這下徹底翻了身,躋身到一流畫家之列。
后來京劇大師梅蘭芳還上門拜齊白石為師學(xué)習(xí)。梅蘭芳作為當時的“網(wǎng)紅人物”,促進了市場上刮起了追捧齊白石的風潮。梅蘭芳會拜齊白石為師,是齊白石的畫風吸引人的結(jié)果。這是齊白石辛勤耕耘的結(jié)果。
齊白石一路走來不易,他珍惜自己的努力,不想自己的努力被人為地打折扣,所以齊白石對自己的畫作定下了不還價的原則。在齊白石內(nèi)心,還價之舉是對他創(chuàng)作作品的不尊重。
齊白石憑借著創(chuàng)新之舉在畫壇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他的藝術(shù)作品理應(yīng)得到相應(yīng)的尊重和保護。
齊白石的輝煌是他自己一手努力出來的。他敢于打破傳統(tǒng),勇于為藝術(shù)奮斗,最終逆襲成功得相當漂亮。人生如此不易,確實需要且行且珍惜。
齊白石是位很有經(jīng)濟頭腦的藝術(shù)家。齊白石在賣畫時,定下的“不還價、不看交情”的原則顯得他很小氣,不講情面。實際上,這是一位藝術(shù)家有市場駕馭能力的體現(xiàn)。
藝術(shù)家畫得再好,處理不當?shù)脑,不僅會讓畫作折價,更會有損自己的名聲。處理得當?shù)脑,會讓自己名利雙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