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書?
法書不同于書法。法書是對古代名家墨跡的尊稱,意指書法之楷模,也即是書法之法的意思。
歷代所尊崇的法書有哪些呢?我們今天來看看故宮的收藏!
陸機草隸書平復(fù)帖卷
晉,陸機書,紙本,手卷,縱23.7cm,橫20.6cm
《平復(fù)帖》內(nèi)容涉及三個人物,賀循,字彥先,是陸機的朋友,身體多病,難以痊愈。陸機說他能夠維持現(xiàn)狀,已經(jīng)可慶,又有子侍奉,可以無憂了。吳子楊,以前曾到過陸家,但未受到重視。如今將西行,復(fù)來相見,其威儀舉動,自有一種較前不同的氣宇軒昂之美。最后說到夏伯榮,他因寇亂阻隔,沒有消息。
《平復(fù)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現(xiàn)存年代最早并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筆意婉轉(zhuǎn),風(fēng)格平淡質(zhì)樸,其字體為草隸書!镀綇(fù)帖》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都有參考價值。
王羲之行書蘭亭序
晉,王羲之書,唐,褚遂良摹,紙本,行書,縱24cm,橫88.5cm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陰名士四十一人集于蘭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賦詩,匯為一卷,由王羲之當場作序。這篇序情文并茂,心手雙暢,向稱“天下第一行書”。其妍美流便的風(fēng)神,被后世視為行書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羲之書法,在得到《蘭亭序》真跡后,曾命當朝書法名家褚遂良、歐陽詢以及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勾摹數(shù)本,分賜臣下,以廣布揚。蘭亭真跡據(jù)記載已隨唐太宗殉葬昭陵。這些唐摹本主要有兩個系統(tǒng),一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等墨跡摹本,多屬此系統(tǒng),以馮摹的“神龍本”最為接近原作;一為歐陽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歐本,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舊傳為褚遂良所摹,故卷前項元汴標題“褚摹王羲之蘭亭帖”,簡稱為“褚摹蘭亭”,實未必確切。全卷有宋、元、明諸家題跋或觀款,以及鑒藏印記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紹興內(nèi)府“紹興”、“內(nèi)府印”、“睿思東閣”等7方印屬真,第一后紙上米芾詩題及7方鈐印亦真。因知此卷當為北宋米芾前臨摹本。但作品質(zhì)地屬楮皮紙,是宋以后方普遍使用的紙質(zhì),或可證此為北宋摹本。全卷由兩幅紙拼接,前紙19行,后紙9行,行款排列較松勻,以臨寫為主,輔以勾描,因此書寫較為流暢,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傳鑒藏經(jīng)過大致為:北宋滕中、南宋紹興內(nèi)府、元趙孟頫、明浦江鄭氏、項元汴、清卞永譽、乾隆內(nèi)府。曾著錄于清顧復(fù)《平生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安岐《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xù)編》、阮元《石渠隨筆》等書,并刻入“蘭亭八柱”。
王羲之行草書雨后帖頁(宋摹本)
晉,傳晉王羲之書,紙本,行草,縱25.7cm,橫14.9cm
《雨后帖》傳為王羲之所書的一通信札,所談之事不可考,書字不夠規(guī)范,個別字難于辨認。
此帖最早見于清代安岐《墨緣匯觀》:“雨后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苯駥<诣b定認為此帖并非王羲之親書原跡,依據(jù)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鈐印中除“紹興”外皆不真。書法確有沉雄古雅之氣,但與《姨母》、《喪亂》諸帖和《蘭亭序》對比相去甚遠。二是從用紙分析,紙為深褐色帶有細橫簾紋的竹紙。而竹紙在晉代是沒有的,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九曾云:“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比菚x代的書寫工具是實心筆,行筆時筆毫開叉而經(jīng)常出現(xiàn)賊毫,然《雨后帖》則用兼毫筆,筆畫既軟又肥,字距之間筆勢連帶而出現(xiàn)牽絲,無一筆賊毫出現(xiàn),因此不應(yīng)為晉時所書。
從此帖的墨色濃淡變化觀察,與運筆的啟收、頓挫轉(zhuǎn)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無勾摹痕跡,因此判斷此帖應(yīng)是古臨本,書寫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紹興以前。
謝安行書中郎帖
晉謝安書,紙本,行書,縱23.3cm,橫25.7cm
八月五日告淵、朗、廓、攸、靖、玄、允等,何圖酷禍暴集,中郎奄至逝沒。哀痛崩慟,五情破裂,不自堪忍,痛當奈何!當復(fù)奈何!汝等哀慕斷絕,號咷深至,豈可為心。奈何!奈何!安疏。
帖前鑒藏印有兩半方,印文均不辨。帖后鑒藏印有南宋“德壽”,明“吳楨”、“黃琳美之”、“新安吳廷”、“許叔次家藏”、“楊嘉”、“堵氏”等印,以及清乾隆內(nèi)府、宣統(tǒng)內(nèi)府諸印!吨欣商肥莻鳛闁|晉人謝安書寫的一封報喪書信,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時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痛苦不堪、難以忍受的情感。
《中郎帖》又稱《八月五日帖》。此帖有“德壽”璽印,為南宋高宗之。ǜ咦谮w構(gòu)做太上皇時曾退居德壽殿),另據(jù)此帖紙、墨等判斷,可確認它為南宋紹興御書院中人所臨摹的古帖,雖然不是謝安的真跡,依然寶貴。
在南宋,由于高宗以來歷代皇帝對二王及晉人書的嗜好,上行下效,使南宋書風(fēng)充滿古雅蕭散的氣質(zhì)。此帖行筆圓轉(zhuǎn)流暢,筆法純熟,具有典雅豐腴、氣度雍容的特點。宋《宣和書譜》、《云煙過眼錄》,明《東圖玄覽》、《清河書畫舫》,清《式古堂書畫匯考》、《平生壯觀》、《大觀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著錄。
王獻之行書中秋帖卷
傳為晉王獻之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譽為“三!敝唬饧聪J勒鋵。
《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制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xiàn)。從行筆中可知,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zhuǎn)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清吳升《大觀錄》云:“此跡書法古厚,黑采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睋(jù)當代書畫鑒定家研究,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王獻之行草書東山松帖
晉,王獻之書,紙本,行草書,縱22.8cm,橫22.3cm
新埭無乏,東山松更送八百。敘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酢酢踅o,勿更須報。
此帖無款署和題跋。鑒藏印鈐南宋“紹興”連珠印、“內(nèi)府書印”,明文徵明、劉承禧、吳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兩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內(nèi)府諸印和乾隆題語,已被刮去。
《東山松帖》是王獻之寫的一通信札,為斷札,有四字磨滅!败ぁ(音帶)即堵水的堤!皷|山松更送八百”應(yīng)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護堤、美化之用。此帖下筆婆娑,百態(tài)橫生,蕭散秀逸。
宋內(nèi)府《宣和書譜》、《中興館閣錄》,明董其昌《容臺集》,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安岐《墨緣匯觀》著錄?倘朊鲄峭ⅰ垛徘妪S法帖》、董其昌《戲鴻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
章草出師頌
隋人書,紙本,章草書,縱21.2cm,橫29.1cm
本幅無款。后紙宋米友仁跋:“右出師頌,隋賢書,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審定!庇蚁骡j“監(jiān)書畫博士印”。
引首篆書“晉墨”兩字及花押“伍”,押上鈐“御府圖書”,據(jù)押和印,前人定為宋高宗書,實為明人仿寫。此本見于著錄的有: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吳其貞《吳氏書畫記》、孫鑛《書畫跋跋續(xù)》、清·顧復(fù)《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吳升《大觀錄》、《石渠寶笈續(xù)編·寧壽宮》、阮元《石渠隨筆》、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倪濤《六藝之一錄》等書?倘搿度L梅ㄌ。根據(jù)著錄書及鑒藏印記,此本稱為“紹興本”《出師頌》,據(jù)米友仁跋,多定為隋賢書,也有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寫,乃至唐人作。
《出師頌》作為流傳有緒的章草墨跡曾留存有兩本,一為此“紹興本”,一為“宣和本”。此紹興本《出師頌》本無名款,后人認為是西晉索靖或南朝梁·蕭子云作,或謂隋賢或唐人書,并無定論。從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約、王涯等人鑒藏印看,書寫不會晚于初唐。據(jù)宋·米友仁跋定為“隋賢書”當較可信。
此書屬較典型的早期章草書體,“蠶頭鳳尾”帶有隸書遺痕,“銀鉤蠆尾”具草書特征,整體書風(fēng)規(guī)整而不失變化,勁健中見自然飛動之勢,古樸又典雅,是六朝以來創(chuàng)立規(guī)范章草的傳統(tǒng)體貌,唯稍增飄逸之勢,與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體大致相近。故定為隋人書是合宜的。
歐陽詢行書張翰帖
唐,歐陽詢書,紙本,縱25.1cm,橫31.7cm,行書,11行98字
此段文字見于《晉書·文苑》及《世說新語》等書中,但均屬節(jié)錄。張翰是西晉吳郡(今蘇州)人,富于才情,為人舒放不羈,曠達縱酒,當時人將他喻為三國魏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嵇(阮嵇曾為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稱他“江東步兵”。他追隨賀循至洛陽做了齊王的官,但他并不快樂,時常思念江南故鄉(xiāng),于是萌生隱退山林、遠離亂世之念,后終棄官回鄉(xiāng)。
《張翰帖》原屬《史事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跡之一,十分珍貴。此帖的書法特點是字體修長,筆力剛勁挺拔,風(fēng)格險峻,精神外露。對開有瘦金書題跋一則,是宋徽宗趙佶在賞鑒之余寫下的心得。他評此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qū)”,并指出歐陽詢“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zhí)法面折庭爭之風(fēng),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這段評語對我們欣賞《張翰帖》以及其他歐體書都是極為重要的。
歐陽詢行楷書卜商讀書帖頁
唐,歐陽詢書,紙本,冊頁,縱25.7cm,橫16.5cm,行楷書,6行53字
“卜商讀書畢,見孔子?鬃訂栄,何爲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边@段文字見于《尚書大傳》,是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言論一則,應(yīng)是歐陽詢當年著述手稿。收入他所編輯的《藝文類聚》卷五五《雜文部·讀書》之中,與史籍相較,帖中個別字有出入。
此帖為雙鉤廓填本,墨氣鮮潤。從書法上看,筆法嚴謹又不失生動氣韻,點畫的起止處強化方切硬折。歐陽詢晚年將北碑用筆特點融于二王書風(fēng),而兼容南北正是“歐體”獨到之處。此為歐陽詢的行楷代表作之一。
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歸安岐所有,后來成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輯入《法書大觀》冊中。
李白草書上陽臺帖
唐,李白書,紙本,縱28.5cm,橫38.1cm。草書5行,共25字
這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其落筆天縱,收筆處一放開鋒,宋黃庭堅評李白的詩與書云:“及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山谷題跋》)
此帖曾入宣和內(nèi)府,后歸賈似道,元代經(jīng)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籟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內(nèi)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入張伯駒手,建國后獻給中央國務(wù)院。1958年此帖轉(zhuǎn)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楊凝式草書神仙起居法卷
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nèi)府之物,后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jīng)“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nèi)府。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zhuǎn)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fēng)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jié)勢于攲側(cè)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chǔ)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chuàng)立新風(fēng)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此書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
范仲淹楷書道服贊卷
宋,范仲淹書,紙本,手卷,縱34.8cm,橫47.9cm,楷書8行
此帖是范仲淹為同年友人“平海書記許兄”所制道服撰寫的一篇贊文,稱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潔其身”之舉。宋代文人士大夫喜與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遙是與!贝┲婪,遂成一時風(fēng)氣。此卷行筆清勁瘦硬,結(jié)字方正端謹,風(fēng)骨峭拔,頗具王羲之《樂毅論》遺意。時人稱此帖“文醇筆勁,既美且箴!睋(jù)考證此帖作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以前。
宋徽宗草書湖州帖
宋,趙佶繪,絹本,設(shè)色,縱24.5cm,橫24.8cm
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諸州水并湊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沒溺。賴劉尚書□撫,以此人心差安,不然,僅不可安耳。真卿白。
鑒藏印有:宋“政和”兩方(皆偽)、“紹興”三方(右中左上兩印偽)、“機暇清賞”、“內(nèi)府書印”,元“北燕張氏珍藏”、“端本”,明洪武內(nèi)府“司印”、“項墨林鑒賞章”,清“梁清標印”、“儀周鑒賞”等。
此帖為傳顏真卿所書的一通信札,講述湖州地區(qū)發(fā)生水災(zāi),百姓得到安撫一事。根據(jù)書寫的內(nèi)容和史料推測,書寫時間應(yīng)在唐大歷七年(772年)以后,即顏真卿任職湖州刺史期間。但經(jīng)專家鑒定,此帖非顏氏所書,理由如下:其一,書寫所用紙張為加粉砑光的竹料紙,而這種紙在宋代才出現(xiàn)。其二,在書寫風(fēng)格方面作者用筆圓轉(zhuǎn)連綿,側(cè)媚多姿,墨色華潤,與顏真卿所書《祭侄文稿》的悲切、《爭座位帖》的激昂意態(tài)迥別,完全不像顏書中鋒多“屋漏痕”意。因此可推斷此帖為宋人之仿本。
清安岐《墨緣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
安弘嵩隸楷書大智度論卷
十六國北涼,安弘嵩書,紙本,隸楷書,縱25.1cm,橫342.5cm
《大智度論》是闡釋佛典《大品般若經(jīng)》的論書,古印度龍樹著,后秦鳩摩羅什漢譯,共一百卷。此卷抄寫其第五十五卷第廿八品,卷首已殘,尾題“法師慧融,經(jīng)比丘安弘嵩寫”。敦煌曾出土另一卷《大智度論》,抄寫第五十九卷第卅六品,亦題安弘嵩寫,筆跡與此卷相同。
漢字書體自漢末至魏晉時期,經(jīng)歷了由隸至楷的演變。北涼地處西域,其傳世墨跡和碑刻中的字體較之中原同時期作品,保留了較多的隸意,且筆勢峭拔,風(fēng)格獨特,書法史上稱為“北涼體”。此卷為代表之作,極為珍罕。
國詮楷書善見律卷
唐,國詮書,紙本,楷書,縱22.6cm,橫468.8cm
國詮,初唐經(jīng)生,生平不詳。此卷為其貞觀廿二年(648年)十二月十日手抄小乘佛教律部重要經(jīng)典《善見律》。字作典型的唐代“經(jīng)生體”,結(jié)構(gòu)謹嚴優(yōu)美,筆畫挺拔腴潤,使轉(zhuǎn)靈活生動。全文二百六十余行,四千四百多字,一筆不茍,整齊勻凈,表現(xiàn)了書者虔誠的心境與深湛的功力,實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
今日所見唐人寫經(jīng)主要為百年前敦煌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多出民間寫手,且斷爛殘破。此卷則為千年傳世之本,首尾俱全。卷末題名中有“趙模監(jiān)”、“閻立本總監(jiān)”字樣,趙氏為宮廷“搨書人”,曾摹《蘭亭序》;閻氏后官至右相,曾繪《步輦圖》。研究者據(jù)此認定此卷是當時奉敕所作的皇家珍品。
同樣難得的是此卷的傳承過程。它曾入南宋內(nèi)府,鈐有高宗“紹興”、理宗“緝熙殿寶”二璽;元代曾歸趙孟頫、皇姊祥哥剌吉兩大藏家;明代華夏、董其昌及清初王鴻緒曾藏;入清宮后著錄于《秘殿珠林續(xù)編》。卷后趙孟頫、馮子振、趙巖、邢侗、董其昌等大家的題跋相互輝映,為之增重不少。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