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簽約全網(wǎng)維權(quán),抄襲剽竊搬運后果自負
賈元春省親,不但是她人生的高光時刻,更是賈府這一代的榮耀。
賈政傾盡家財來修建大觀園,迎接貴妃省親,就是為了他一心追求的“光宗耀祖”。畢竟他們二房“上位”,難免有得位不正的嫌疑和議論,如今女兒元春為他增光長臉,如何不操辦起來?
而元春省親這件事,本是太上皇修改皇帝“每月逢二六日期,準其椒房眷屬入宮請候看視”的意思,直接下旨妃嬪可以回家省親。
按說妃嬪省親并非強制,有條件的可酌情準許。如果賈元春不愿意省親,賈政再想“光耀門楣”也沒有用?梢娛∮H之事,是賈元春主觀意愿。
“省親”看似榮光,實際卻隱含著巨大的危機。
一,省親是太上皇下旨,更改皇帝意思。皇帝對此不置可否,賈元春和賈家卻踴躍響應(yīng)。
太上皇已經(jīng)退位,如此肆無忌憚下旨,作為皇帝如今的妃嬪和臣子,怎么能夠踴躍響應(yīng)?皇帝會怎么想?
二,賢德妃賈元春省親,怎么不見太后和皇后省親?她一個貴妃抻頭省親,在太上皇和皇帝中間貿(mào)然摻和站隊,豈不是作死?
三,既然貴妃省親,一切都得是皇家標準,這筆錢單靠賈府自己出,豈不是要掏空家底?
雖然賈璉的奶娘趙嬤嬤說江南甄家接駕四次是“
也不過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誰家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
問題是甄家是地方大員,手里有實權(quán)可以撈回本。賈府如今權(quán)力外落在王子騰手里,自身不掌握實權(quán),他們靠什么回本?
賈元春省親這件事不光賈家昏了頭,她自己更是糊涂。
更要命的是元春省親回來的表現(xiàn),可謂災難現(xiàn)場一般不得體,讓人痛恨無語。
?我是君箋雅侃紅樓,為您講述《紅樓夢》里的那些事兒
元春省親當晚,是她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所有人都圍著她轉(zhuǎn),眾星拱月。
按說如此時刻,元春肯定要將最好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誰想她的表現(xiàn)連差強人意都算不上。
(第十八回)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覺又哽咽起來。邢夫人忙上來解勸。賈母等讓賈妃歸座,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
賈元春只是進宮做了嬪妃,雖說難得見到家人?僧吘够实圻允許每月逢“二六日”進宮探視。她有的是機會見祖母、母親和姐妹們。
與之比較,姑姑賈敏嫁給林如海去到姑蘇,大嫂李紈從金陵嫁到京城守寡,王熙鳳父母也在金陵,想要再見父母一面難上加難。姑姑賈敏更是至死沒見到母親,也沒有像賈元春這般心有怨念哭哭啼啼。
你看她一哭、二哭、三哭……不斷,省親那么榮耀的時刻,卻成了她宣泄心中委屈的場面。
一句“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不但表達出對父母家族送她進宮的怨懟,也對形容為“不得見人的去處”的皇宮滿懷怨念。既然進宮有怨,對皇宮有怨,自然也對皇帝有怨。
天知道她只是進宮,而不是去了天涯海角。
元春說這話時,可不是趴在賈母王夫人耳朵根說的,而是一眾人在場的省親盛典上說出。真當那些宮女太監(jiān)們不存在?
這話要傳入宮中去,皇帝對她又是如何去想?還有什么得寵可盼?
既然入宮做了帝王妃,就要深諳謹言慎行,一切以皇帝和皇家的體面為中心行事。
真不知道賈元春心中這股怨,因何而來?
皇帝已經(jīng)加封她賢德妃,讓她如今榮耀無比,她如此表現(xiàn)豈不讓皇帝寒心?
父母送她入宮,也是為了家族發(fā)展。那個時代的女兒哪有稱心如意的姻緣?
又要郎才女貌,又要天天在父母身邊,還能自由自在,她把自己當做了什么?
送入皇宮是不得意,難道嫁給孫紹祖、薛蟠這種,或者像賈探春遠嫁海外異國就如意?
像賈家這種大家族,哪一個兒女的姻緣,不都要配合家族父母有所犧牲。怨懟有用么?
要說埋怨,誰心里沒有。回家和父母抱怨已經(jīng)是不懂事。何況更抱怨起了皇權(quán)、皇宮和皇帝,在一個省親盛典的公開場合中,這不是愚蠢和不辨是非是什么?
賈元春名字里的“元”,脂硯齋認為和其他三春結(jié)合為“原應(yīng)嘆息”之意并不準確。
賈元春的“元”,明明就是“怨”的意思。她的判詞圖畫中那串香櫞,特性就是“內(nèi)心酸澀,心有不甘”,就是“怨”。而[恨無常]的“恨”何嘗不也是“怨”?
所以,弄明白賈元春的心理,就不難明白她為何在如此重要場合口出怨言的愚蠢了。
(第十八回)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賈妃垂簾行參拜等事。又隔簾含淚謂其父曰:“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才與祖母、母親抱怨完,見到了父親賈政后又開始抱怨。
那邊賈政一腔剖肝瀝膽的表達忠心才是為人臣子起碼的言行準則。
可這邊賈元春張口就說:如今因為富貴,因為賢德妃的尊貴,因為省親的榮耀,反而不如普通老百姓的天倫之樂,“終無意趣”四個字,可是驚心駭目,讓人恨不得把她的嘴“縫上”,不會說話就別多說了惹禍行不行!
上文也講了,就算是不把元春送入宮中,她生在賈府這等貴族之家,又有哪個女兒能夠永遠留在父母家人身邊,天天享受天倫之樂的!
堂堂賢德妃,備受教育的宮門千金大小姐,這點見識和胸懷都沒有?
何況木已成舟,如今的抱怨又有何用?不就是不懂事么!
而且,賈元春是賢德妃,是皇帝重要的枕邊人,也是賈府最重要的女兒,更是賈家與皇帝之間的紐帶和調(diào)和。
賈元春表現(xiàn)好,皇帝自然對賈家改觀。不說像楊貴妃一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起碼賈家也會扭轉(zhuǎn)頹勢再煥生機。
賈元春表現(xiàn)不好,只會讓皇帝厭棄,更會恨屋及烏針對賈家。賈家再像焦大一樣驕狂自大,豈不就成了皇帝的心中刺眼中釘?焉有不拔掉的道理?
賈元春就應(yīng)該要明辨是非,以大局為重。
可她判詞的第一句就說“二十年來辨是非”,實際就是個反話。真正從她的“倒行逆施”說她白活了二十多歲卻不辨是非,“不懂事”!
隨后作者在判詞中借兩個典故,進一步批判起賈元春的愚蠢。
“榴花開處照宮闈”,講的是東吳皇后五月榴花神潘淑,在孫權(quán)晚年病重時,兒子已經(jīng)是太子,她卻貿(mào)然卷入了皇權(quán)之爭,落得被宮人莫名其妙縊死的結(jié)局。
潘淑無疑就是愚蠢和不辨是非,影射賈元春的糊涂。
“虎兕相逢大夢歸”,典出《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是孔子教育兩個為季氏家臣的弟子冉友和季路,在季氏有不臣之心而起干戈時,應(yīng)該要立場鮮明,明辨是非,并發(fā)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冉友和季路如此,賈元春更應(yīng)該如此,在皇帝與賈家之間,起到橋梁紐帶作用。避免家族對皇帝不忠不順而導致沖突和敗亡。
可惜,只從元春省親的表現(xiàn)來看,她不但不能勝任,反而還背道而馳,將賈家與皇帝的距離越推越遠。
(第十八回)賈妃聽了,不由的滿眼又滾下淚來。卻又勉強堆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的不忍釋放,再四叮嚀:“不須記掛,好生自養(yǎng)。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nèi)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何必傷慘。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
賈元春又哭了,一場省親讓她弄的悲悲切切,真是懷揣了莫大的委屈。
都說在其位者當有其德,不得任性妄為。身為賢德妃的賈元春與娘家已經(jīng)是君臣,代表的是皇家的禮儀和氣度,她如此小兒女一般哭哭啼啼,有什么臉面回宮中,又要如何交代?
那些宮女太監(jiān)之中,伴駕的六宮都太監(jiān)就不是個善良之輩。真正掌控這場省親的并不是賈元春和賈家,而是這位大內(nèi)總管。他回去豈有不向皇帝稟報的?
日后正是夏太監(jiān)屢次來賈府打抽豐要錢,弄得賈璉苦不堪言,便證明元春早在省親結(jié)束之后已經(jīng)失寵,賈家更是不得圣心。元春如此表現(xiàn),能再受寵怕不是皇帝昏聵了。
可賈元春對此絲毫不覺,也不防備警惕。啼哭也罷了,她還對每月一次進宮“省視”不滿意,竟然盼望著明年還要回家省親……
看到如此賈元春,著實讓人大無語。
省親難道不需要花錢么?皇家禮儀能是省錢就能做到么?
如此無知,也難怪她入宮幾年不得寵。要不是秦可卿死后,四王八公集體聚集,對賈家拉攏結(jié)黨明顯,皇帝也不會投鼠忌器晉升她為賢德妃。
要么賢妃,要么德妃,賢德妃還真是諷刺。你看她省親說得三段話,又哪一句是賢德明事理了?
可笑她最終像楊貴妃一樣被賜縊死,步了五月榴花神潘淑的后塵,也是不冤枉。
有的人,真的會被自己蠢死。
?以上觀點根據(jù)《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