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李榮海美術館碑廊
菏澤市李榮海美術館碑廊,全長一點五華里,為全國之最長。碑廊氣勢恢宏,鑲嵌有五百塊名家名作石刻,為全國之最多。
碑刻作品記錄近一個世紀書法藝術承傳發(fā)展的軌跡,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詩詞歌賦,翰墨丹青,牡丹文化,桑梓情懷,人生哲理,啟迪來者,記載歷史,傳承文明,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碑廊石刻作品欣賞
依托石刻排列順序,排序不分前后
藝術家背景及名謂截于2016年碑廊建設籌備期間
本期藝術家
羅楊 苗培紅 李榮海
/201/
釋文
丹青翰墨傳神韻
書畫筆法妙無窮
作者
羅楊
背景
羅楊,1956年,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國家文物局團委書記、中國藝術攝影協(xié)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lián)辦公廳主任。其字體工整而不呆板,用筆嚴謹而不拘泥,傳承古法而出新意,行筆飄逸而含氣韻。
/202/
釋文
丹青貴窮畫形象
翰墨要惇素天真
作者
苗培紅
背景
苗培紅。1949年,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協(xié)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協(xié)培訓中心教授。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耕硯不輟,潛心研習多年來受益于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李鐸等先生的指導,其書法主攻歐、褚,行書。
/203/
釋文
苗栽沃畦株尺半
老翁黃昏多澆園
青白幾經(jīng)披風雨
秋來一縛自怡然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小時候就樂于跟著父親種菜、澆水,觀察大自然的現(xiàn)象、規(guī)律,這首詩命名《青白曲》,是畫白菜的題畫詩句,青白做人,成熟自束之寓意。
/204/
釋文
政壇走來步篆壇
寸小方圓勤耕田
晚秋如春壯不已
鐫刻中華盛世篇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李嵐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退下來后潛心篆刻,方圓之間,盛世中華。組委會邀我參加他個人篆刻作品展及學術研討會,讓專家評說,實為了不起。又例證明:學習永無止境,藝術屬于每一個人,屬于勤奮和執(zhí)著,成功不分先后,又何論年齡!
/205/
釋文
遠似白云近是山
峰披哈達上連天
半坡綠蔭千萬里
遍野紅黃入筆端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2014 年夏,新疆途中所見,把大地紅黃盡收筆端。
/206/
釋文
橘子洲頭盛遺風
同學少年氣貫虹
滔滔湘水北流去
多少豪杰踏歌征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采風團采風來到橘子洲頭,毛主席在這里寫下了《沁園春·長沙》,感受毛主席等革命志士心憂天下、濟世救民的壯志豪情而寫之。
/207/
賀蘭無語巖有聲
萬物象形不盡同
何筆鐫石千秋畫
百代煙云尋古風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2015年秋,中國美協(xié)去寧夏寫生采風,觀賀蘭山五千年巖畫。那個時期哪有鐵器,疑是以石刻石,由此看來是畫早于字,還是字早于畫也是在研究的疑題,此已成為千秋研究的課題。以此詩記之。
/208/
釋文
盛夏最美六月中
遍野盡染高粱紅
葉輕風來作伴舞
穗影搖曳大地情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丙申年六月隨中央數(shù)字電視書畫頻道來到四川瀘州,參加“高粱紅了”系列接地氣的文藝活動,場地就在漫山遍野高粱紅似火的田野上。我已有50年沒見過這種扣人心弦追思回憶的勝景,即興賦之。
/209/
釋文
忙春忙夏再忙秋
農(nóng)家乾坤寫額頭
眉開方知年景好
五谷倉滿自無憂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犁耙耕種自然應手,對鄉(xiāng)村的情懷,對農(nóng)民的情感,總有說不盡的鄉(xiāng)村故事。此詩為生活的自然。
/210/
釋文
酒對一樽以文會友
花明四方唯德服人
作者
李榮海
背景
李榮海先生化古人對聯(lián)所作,體現(xiàn)了自己對人生和品德的追求。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