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 《杜甫藍田會飲詩意圖》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208×59.5cm 1944年作
傅抱石先生(1904—1965)是二十世紀(jì)中國畫壇最具研究價值的成就卓著的大家之一。
先生是自幼習(xí)畫的,但在上世紀(jì)四十年代前,其主要精力用于治印和美術(shù)史的研究,出版著作甚多。1943年4月,先生輾轉(zhuǎn)重慶,那是抗戰(zhàn)特殊時期的重慶,寓居西郊金剛坡后,漸轉(zhuǎn)向繪畫創(chuàng)作,尤其是1940年8月他隨郭沫若退出“三廳”,又回到中央大學(xué)(已遷重慶沙坪南壩)任教以后,不久便進入了繪畫創(chuàng)作的高潮期。
其時,他的山水畫,因為受到奇茂多霧的巴山蜀水的影響,愈加蒼莽淋漓;他的人物畫,又因為對于顧愷之和石濤的深入研究,而格外具有高古的氣息。四十年代中的五、六年間,抱石先生的具有強烈風(fēng)格的個人藝術(shù)風(fēng)貌形成了,這就是他的頗為愛好者看重的“金剛風(fēng)韻”。
《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作于“甲申秋八月”,即1944年9月,正是抱石先生居金剛坡的繪畫創(chuàng)作的旺盛期。也就在這個月,先生的這幅作品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郭沫若書法、傅抱石國畫聯(lián)展》,此展之目的是為于立群主持“七七幼兒園”募集基金。
該圖為大條幅,縱208厘米,橫59.5厘米。這樣大的作品,在金剛坡時期是很少見的,因為那里的條件太艱難了。抱石先生這樣描述著:“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個極小的院子里,原來是做門房的,用稀疏竹籬隔著兩間,每間不過方丈大,高約丈三四尺。全靠幾塊亮瓦透點微弱的光線進來,寫一封信,已夠不便,那里還能作畫?不得已,只有當(dāng)吃完早飯之后,把僅有的一張方木桌,抬靠大門放著,利用門外來的光作畫,畫后,又抬回原處吃飯,或作別的用。這樣,我必須天天收拾殘局兩次,拾廢紙、洗筆硯、掃地抹桌子都得一一辦到。”
展開圖畫,映入眼簾的是:叢松聳翠,峻嶺雄峙,清澗飛瀉,錯落有致,山間屋舍,半隱煙云……文人、高士且談且行其間,松風(fēng)拂著衣襟,泉聲伴著話音……這是何等幽雅的畫境?何等幽雅的詩境!
圖畫左上邊緣,篆書款作一行:“甲申秋八月,寫杜工部九日藍耕會飲詩意。抱石”。鈐“傅”(朱文)、“抱石之印”(白文)二印,還有“代山川而言也”(朱文)、“蹤跡大化”(朱文)、“抱石得心之作”(朱文)等印,既反映了抱石先生們的藝術(shù)志向和追求,又說明了他對于該圖的滿意程度。
“工部”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官稱,他避“安史之亂”在四川住了多年,留下了許多重要詩篇,“九日藍耕會飲”全詩八句:“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古有此日登高習(xí)俗,“藍耕會飲”便是一次登高的雅集。一面是流離的悲寂,一面是大好的河山,心頭多少事,聊付杯酒中——“醉把茱萸仔細看”,寫盡了詩人的心境。
畫家的心境與詩人的處境,相隔十個世紀(jì)又何其相似!所以他們的心境必然穿越千載而相通著。
先生必是酒后揮毫,橫涂豎抹,多么痛快淋漓!他用的是土皮紙,毛而有韌性,格外增加了滄桑感和野莽的趣味。他選擇了傳統(tǒng)皴法中最不規(guī)矩、最自由,也是最灑脫的兩種:亂柴皴和披麻皴,又取了他頂禮膜拜的石濤上人的拖泥帶水皴,并加倍地用水暈染。他的這種選擇,不是出于技法上的取巧,而是因為性格、性情上的一致,所以能夠很快地結(jié)合在一起,溶合在一起,成為傅先生自己的藝術(shù)風(fēng)貌和藝術(shù)標(biāo)志。雄壯磅礴的氣象,淋漓蒼茫的韻致,強烈迅疾的節(jié)律,是這幅畫給予閱者的大印象。
抱石先生有句名言:“大膽落墨,細心收拾。”這是他長期藝術(shù)實踐的總結(jié),他的成熟的作品大都按照這樣的程序完成。所以我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除了體驗他的大氣磅礴的大氣象、大氣勢外,還要仔細品味它的細部處理的微妙,如水口的處理、云煙的烘染,尤其是點景人物的安排,真是恰到好處,移動不得。
斯圖下端,山坡樹林間,作高士七、小童一。分兩組,前行者二:一策杖回首欲語,一仰首若有所思。后隨者六人:或仰觀前景,或回顧來程,或相視低語,或冥思索句……其中誰是杜工部?或為后隨第二人,白衣策杖低語者;或為最后之白衣袖手覓免句者。六十年代抱石先生們曾作過數(shù)幅杜甫像,似可以比較。圖中人物皆用灑脫的細線疾寫而出,神采奕奕,錯落有致,與前景致渾然一體。顧愷之的古韻,石濤的逸情,似兼而有之。
圖右下角鈐有“敬之齋”朱文方印,這是何應(yīng)欽(1889—1987)的印鑒。何氏,貴州興義人,字敬之。日本士官學(xué)校畢業(yè),在學(xué)時加入同盟會。抗戰(zhàn)期間任同盟國中國戰(zhàn)區(qū)中國陸軍部司令,日本宣布投降后,在南京代表蔣介石接受岡村寧次的降書。此畫很可能是何氏1944年9月直接得自昆明郭書、傅畫聯(lián)展。相隔六十二年,物換星移,復(fù)地翻天,相關(guān)人士也已一一謝世,而圖畫仍然完好如初,不能不讓讀者感慨系之。
“明年此會知誰。”這是詩人千載前的詰問。這六十二年前的畫家佳作,又將歸于誰家呢?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