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張大華禪畫
作者:馮明珠
禪畫奠基于禪宗思想,唐中晚期禪宗成為漢傳佛教主流之際,禪畫也應時而生。有人主張?zhí)拼娙水嫾彝蹙S是禪畫鼻祖,也有人說晚唐僧人貫休禪師開啟了禪畫創(chuàng)作,但結合水墨、寫意、簡約、空靈又充滿機鋒頓悟的禪畫則開始于北宋。禪宗六祖慧能曾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人間覺。”擺脫名相繁瑣思想束縛,單刀直入求得開悟,是臨濟宗修禪的途徑。典藏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南宋禪畫宗師梁楷的《六祖截竹圖》,以寥寥數(shù)筆表達了慧能單刀破竹悟道的情境,正是六祖所言“青青翠竹,畫是法身”的禪宗最高境界。國立故宮博物館也藏有一幅梁楷名作《潑墨仙人》畫一瞇笑仙人,坦胸露腹,步履蹣跚。全作除頭部外形及五官用細線勾描外,袈裟衣裙以淋漓潑墨揮灑,將仙人爛醉如泥的神態(tài)一表無遺。梁楷的減筆逸格瀟灑自如之作,被推為存世禪畫中的杰作,影響深遠。
張大華先生傳承了宋代以降禪畫簡筆、逸格、空靈、機鋒、禪意等特質,以水墨畫極高的運筆、潑墨、渲染等技法,抒發(fā)胸中丘壑,風格簡約,意蘊深邃,充滿了人生啟迪。唐代禪僧大珠慧海偈語:“饑來吃飯,困來眠。”禪在日常生活中;禪詩《尋春》曰:“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倍丝创笕A先生黑白衣人物系列作品,盡是品茗、對弈、飲食、烹調、嘗鮮、垂釣、打掃、游樂、觀賞自然生態(tài)等等,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修禪具體而微的表現(xiàn),不必踏破芒鞋,順手拾來皆是。白衣僧以瀟灑流暢的線條勾勒,黑衣僧以刷筆濃墨渲染,從容數(shù)筆,畫境呈現(xiàn),無需題跋,淺白易懂,孩童能識,卻是處處機鋒,禪意深濃。先生寫雛雞、老鼠、游魚、池蛙、花果,表達了對大自然生機蓬勃而又祥和融洽的贊嘆,或許也正是畫者所盼。
今年七、八月間,先是在日本美秀博物館遇到奈良大德寺松源院的泉田玉堂住持,見識到日本禪僧雅好美學、講究品茗、酒肉穿腸的禪修生活;其后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拜見被日本列為國寶的《六祖截竹圖》;歸國后又收到呂玉玲委員送來大華先生《中國禪畫》圖錄,邀我寫序,雖尚無緣結識先生,也未見真跡,然今夏禪緣俱足,拉雜寫來。是為序。
國立故宮博物院 馮明珠
2014年11月18日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