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提到“層次”二字。似乎這世上,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等級與層次之分,而人也不例外。
俗話說得好:“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人與人之間,其實光從外表上看并沒有太多區(qū)別,但實際上,人與人之間往往存在著某些深層次之別。
層次越高,就代表,活得越通透,同時也能過得比常人更好。
做人有4個層次,能做到第3個已經(jīng)很了不起,鮮少有人全部達成。
第一個層次:爭名奪利
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處于的層次。
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從古至今,人們都一直在爭名奪利的路上前進著。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名利雖然能體現(xiàn)我們的人生價值以及人生意義,但它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會被欲望所驅使,成為追名逐利的奴隸。一輩子都只能受制于它,而活不出自己。
名利雖好,但過多的名利,其實對于人生而言并沒有什么好處,反而很可能會帶來許多麻煩。
許多人都向往成功,但當他真正成功之后,卻驀然發(fā)現(xiàn)其實成功有時候并非是一件好事。
而成功者往往也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開心與滿足。
但不得不說,許多人還是活得不夠通透,因此只能算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不刻意強求
俗話說:“人的命天注定”,也許很多人都不相信命運,但實際上,人生中有許多東西都是即使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掌控的。
即便你再不愿意也得承認,有些東西早已注定。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順應天命,只要付出了努力,那么結局就順其自然,而不是刻意強求。
因為該是你的東西,無論你失去多少遍,最終兜兜轉轉都會回到你身邊;但若是不屬于你的東西,那么即便你再努力去強求,最終也得不到,反而會徒增煩惱與痛苦。
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去強求,而是順其自然。明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道理。
第三個層次:看淡得失
世間萬事萬物,往往都是得失同存的。人總在一邊得到,一邊失去,所以我們應該看淡得失,不去計較得失,這樣才不會活得痛苦。
釋迦摩尼曾說:“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意思是,無論是得是失,都應該順應天命,而且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心中都別有太多情緒波動。
得到時,我們不必太驚喜,而失去時,我們也無需太失望?吹檬В拍芸赐干,也只有看透生活,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辛夷塢在《致青春》中曾提到:“世事豈能兩全,我們這一生中,得到的同時,也總在失去,幸與不幸的區(qū)別,只在于得失之間孰輕孰重!
意思是,我們這一輩子都在得失之間徘徊,當你得到一件東西的同時,也同樣會失去一樣東西。
那么,自己是幸運或是不幸,只在于你把得失看得是輕,還是重。
當我們把得失看得很輕,那么即便你失去某樣東西,也不會覺得這是不幸。
但若我們把得失看得很重,那么即便你一邊得到一邊失去,也會覺得這是一種不幸。
能做到看淡得失,就已經(jīng)邁入了做人的第三個層次,能做到這點已經(jīng)很了不起。
第四個層次:知足常樂
曾國藩曾說:“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意思是說,一個人若是知足,那么天地,都是極其寬廣的。但若是一個人,不懂知足,那么即便是宇宙,也顯得那么狹隘,那么小。
其實知足,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做到。只要你平時多想想自己擁有什么,少去想自己沒有什么,那么慢慢地,你就會變得知足。
而當你懂得知足之后,快樂自然也就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再去抱怨,應該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
好好去對待生活,那么生活自然也會反過來好好對待你。
若能做到知足常樂,那么便已經(jīng)達到了做人的最高層次。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生活也會比絕大多數(shù)人過得更好。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到最高層次,但我們也依然要向著這個目標出發(fā)。只有這樣才能擁抱希望,擁抱美好。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