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是人類諸多古文化中獨獨沒有中斷和湮滅的唯一者。我們身上如果不是以中華文化打底,連外人看來也會覺得十分奇怪。
中華文化歷時長,典籍多,容易挑花眼。我們找了三位國學大師,把他們認為國學入門要讀的書單列出來,供各位參考學習之用。
一、余秋雨國學入門書單
《詩經(jīng)》七、八篇,《關(guān)睢》、《桃夭》、《靜女》、《氓》、《黍離》。《七月》等等。
《論語》應(yīng)該多讀一點。如要精讀,可選《學而》、《為政》、《里仁》《雍也》、《述而》、《衛(wèi)靈公》等篇中的關(guān)鍵段落,最好能背誦。
《老子》,即《道德經(jīng)》,總共才五千多字,不妨借著現(xiàn)代譯注通讀一遍,然后劃出重要句子,記住。
《孟子》、可選讀《梁惠王上》、《盡心上》等篇!肚f子》,讀《逍遙游》、《齊物論》、《大宗師》、《至樂》等篇!峨x騷》,對照著今譯,至少通讀兩遍。
《禮記》,讀其中的《禮運》即可!按蟮乐幸,天下為公”那一段,要背誦。
《史記》,應(yīng)讀名篇甚多,如《項羽本紀》、《游俠列傳》《屈原賈生列傳》、《刺客列傳》、《李將軍列傳》、《魏公子列傳》、《淮陰侯列傳》、《貨殖列傳》等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在《史記》之外,那篇《報任安書》也要讀。司馬遷是中國首席歷史學家,又是中國敘事文學第一巨匠,讀他的書,兼得歷史、文學、人格。不嫌其多。
曹操詩,讀《短歌行》、《龜雖壽》、《觀滄!。
陶淵明詩文,誦讀《歸去來兮辭》、《歸田園居》、《飲酒》、《讀山海經(jīng)》、《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唐詩,乃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的第一文化標志,因此一般人至少應(yīng)該熟讀五十首、背誦二十首。按重要排序為:第一等級李白、杜甫,第二等級王維、白居易,第三等級李商隱、杜牧,第四等級王之渙、劉禹錫、王昌齡、孟浩然。這四個等級的唐詩,具體篇目難以細列,可在各種選本中自行尋找,也是一種樂趣。
李煜,一個失敗的政治人物,卻是文學大家?勺x(浪淘沙》《虞美人》
宋詞,是繼唐詩之后中國人的另一文化標志,也應(yīng)多讀能誦。按重要排序為: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三人最重要的那幾首詞,應(yīng)朗朗上口。陸游的詩,為宋詩第一,不輸唐詩,也應(yīng)選讀。
明清小說,真正的頂峰杰作只有一部,是《紅樓夢》,必讀。第二等級為《西游記》、《水滸傳》。第三等級為《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聊齋志異》。
完成以上閱讀,一年時間即可。如果尚有余裕,可按個人需要旁及孫子、墨子、《中庸》、韓愈、柳宗元、朱熹、王陽明、《人間詞話》。當然,這個目錄中我沒有把具有文學價值的宗教文本包括在內(nèi),如《心經(jīng)》、《六祖壇經(jīng)》。除了閱讀,“必要貯存”中也應(yīng)該涉獵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中國藝術(shù),例如以敦煌、云岡、龍門、麥積山為代表的石窟藝術(shù),以《石鼓文》、《蘭亭序》、《九成官》、《祭侄稿》、《寒食帖》為代表的書法藝術(shù),以張擇端、范寬、黃公望、石濤為代表的繪畫藝術(shù),以關(guān)漢卿、王實甫、湯顯祖、孔尚任為代表的戲曲藝術(shù)。涉獵的結(jié)果,要對它們不感陌生,又有自己的特別喜愛。
二、胡適國學入門書單
(一)、工具之部
《書目舉要》(周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館本。這是書目的書目。
《書目答問》(張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記書莊有石印“增輯本”,最易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附存目錄廣東圖書館刻本,又點石齋石印本最方便。
《匯刻書目》(顧修)顧氏原本已不適用,當用朱氏增訂本,或上海北京書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續(xù)匯刻書目》(羅振玉)雙魚堂刻本。
《史姓韻編》(汪輝祖)刻本稍貴,石印本有兩種。此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wù)印書館。
《歷代名人年譜》(吳榮光)北京晉華書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傅運森)商務(wù)印書館。
《歷代地理韻編》,《清代輿地韻編》(李兆洛)廣東圖書館本,又坊刻《李氏五種》本。
《歷代紀元編》(六承如)《李氏五種》本。
《經(jīng)籍纂詁》(阮元等)點石齋石印本可用。讀古書者,于尋常典外,應(yīng)備此書。
《經(jīng)傳釋詞》(王引之)通行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等譯編)上海醫(yī)學書局。
(二)、思想史之部
《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胡適)商務(wù)印書館。
二十二子:《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文子纘義》《黃帝內(nèi)經(jīng)》《竹書紀年》《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經(jīng)》。浙江公立圖書館(即浙江書局)刻本。上海有鉛印本亦尚可用。匯刻子書,以此部為最佳。
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集注本。
《墨子間詁》(孫詒讓)原刻本,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
《莊子集釋》(郭慶藩)原刻本,石印本。
《荀子集注》(王先謙)原刻本,石印本。
《淮南鴻烈集解》(劉文典)商務(wù)印書館出版。
《春秋繁露義證》(蘇輿)原刻本。
《周禮》通行本。
《論衡》(王充)通津草堂本(商務(wù)印書館影。;湖北崇文書局本。
《抱樸子》(葛洪)《平津館叢書》本最佳,亦有單行的;湖北崇文書局本。
《四十二章經(jīng)》金陵刻經(jīng)處本。以下略舉佛教書。
《佛遺教經(jīng)》同上。
《異部宗輪論述記》(窺基)江西刻經(jīng)處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東晉譯本)金陵刻經(jīng)處。
《妙法蓮華經(jīng)》(鳩摩羅什譯)同上。
《船若綱要》(葛彗)《大般若經(jīng)》太繁,看此書很夠了。揚州藏經(jīng)院本。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玄奘譯)。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鳩摩羅什譯,菩提流支譯,真諦譯)以上兩書,流通本最多。
《阿彌陀經(jīng)》(鳩摩羅什譯)此書譯本與版本皆極多,金陵刻經(jīng)處有《阿彌陀經(jīng)要解》(智旭)最便。
《大方廣圓覺了義經(jīng)》(即《圓覺經(jīng)》)(佛陀多羅譯)金陵刻經(jīng)處白文本最好。
《十二門論》(鳩摩羅什譯)金陵刻經(jīng)處本。
《中論》(同上)揚州藏經(jīng)院本。以上兩種,為三論宗“三論”之二。
《三論玄義》(隋吉藏撰)金陵刻經(jīng)處本。
《大乘起信論》(偽書)此雖是偽書,然影響甚大。版本甚多,金陵刻經(jīng)處有沙門真界纂注本頗便用。
《大乘起信論考證》(梁啟超)此書介紹日本學者考訂佛書真?zhèn)蔚姆椒,甚有益。商?wù)印書館將出版。
《小止觀》(一名《童蒙止觀》,智覬撰)天臺宗之書不易讀,此書最便初學。金陵刻經(jīng)處本。
《相宗八要直解》(智旭直解)金陵刻經(jīng)處本。
《因明入正理論疏》(窺基直疏)金陵刻經(jīng)處本。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慧立撰)玄奘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偉大人物,此傳為中國傳記文學之大名著。常州天寧寺本。
《華嚴原人論》(宗密撰)有正書局有合解本,價最廉。
《壇經(jīng)》(法海錄)流通本甚多。
《古尊宿語錄》此為禪宗極重要之書,坊間現(xiàn)尚無單行刻本。
《大藏經(jīng)》縮刷本騰字四至六。
《宏明集》(梁僧佑集)此書可考見佛教在晉、宋、齊、梁士大夫間的情形。金陵刻經(jīng)處本。
《韓昌黎集》(韓愈)坊間流通本甚多。
《李文公集》(李翱)三唐人集本。
《柳河東集》(柳宗元)通行本。
《宋元學案》(黃宗羲,全祖望等)馮云濠刻本,何紹基刻本,光緒五年長沙重印本。坊間石印本不佳。
《明儒學案》(黃宗羲)莫晉刻本最佳。坊間通行有江西本,不佳。
以上兩書,保存原料不少,為宋明哲學最重要又最方便之書。此下所列,乃是補充這兩書之缺陷,或是提出幾部不可不備的專家集子。
《直講李先生集》(李覯)商務(wù)印書館印本。
《王臨川集》(王安石)通行本。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
《二程全書》(程顥、程頤)六安涂氏刻本。
《朱子全書》(朱熹)六安涂氏刻本;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
《朱子年譜》(王懋竑)廣東圖書館本,湖北書局本。此書為研究朱子最不可少之書。
《陸象山全集》(陸九淵)上海江左書林鉛印本很可用。
《陳龍川全集》(陳亮)通行本。
《葉水心全集》(葉適)通行本。
《王文成公全書》(王守仁)浙江圖書館本。
《困知記》(羅欽順)嘉慶四年翻明刻本。正誼堂本。
《王心齋先生全集》(王艮)近年東臺袁氏編訂排印本最好,上海國學保存會寄售。
《羅文恭公全集》(羅洪先)雍正間刻本,《四庫全書》本與此不同。
《胡子衡齊》(胡直)此書為明代
哲學中一部最有條理又最有精采之書。《豫章叢書》本。
《高子遺書》(高攀龍)無錫刻本。
《學通辨》(陳建)正誼堂本。
《正誼堂全書》(張伯行編)這部叢書搜集程朱一系的書最多,欲研究“正統(tǒng)派”的哲學的,應(yīng)備一部,全書六百七十余卷,價約三十元。初刻本已不可得,現(xiàn)行者為同治間初刻本。
《清代學術(shù)概論》(梁啟超)商務(wù)印書館。
《日知錄》(顧炎武)用黃汝成《集釋》本。通行本。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單行本。掃葉山房《梨洲遺著匯刊》本。
《張子正蒙注》(王夫之)《船山遺書》本。
《思問錄內(nèi)外篇》(王夫之)同上。
《俟解》一卷,《噩夢》一卷(王夫之)同上。
《顏李遺書》(顏元,李塨)《畿輔叢書》本可用。北京四存學會增補全書本。
《費氏遺書》(費密)成都唐氏刻本。(北京大學出版部寄售)
《孟子字義疏證》(戴震)《戴氏遺書》本。國學保存會有鉛印本,但已賣缺了。
《章氏遺書》(章學誠)浙江圖書館排印本,上海劉翰怡新刻全書本。
《章實齋年譜》(胡適)商務(wù)印書館出版。
《崔東壁遺書》(崔述)道光四年陳履和刻本;《畿輔叢書》本只有《考信錄》,亦可夠用了。全書現(xiàn)由亞東圖書館重印,不久可出版。
《漢學商兌》(方東樹)此書無甚價值,但可考見當日漢宋學之爭。單行本,朱氏《槐廬叢書》本。
《漢學師承記》(江藩)通行本,附《宋學師承記》。
《新學偽經(jīng)考》(康有為)光緒辛卯初印本;新刻本只增一序。
《史記探原》(崔適)初刻本;北京大學出版部排印本。
《章氏叢書》(章炳麟)康寶忠等排印本;浙江圖書館刻本。
(三)、文學史之部
《詩經(jīng)集傳》(朱熹)通行本。
《詩經(jīng)通論》(姚際恒)聞商務(wù)印書館將重印。
《詩本誼》(龔橙)浙江圖書館《半廣叢書》本。
《詩經(jīng)原始》(方玉潤)聞商務(wù)印書館不久將有重印本。
《詩毛氏傳疏》(陳奐)《清經(jīng)解續(xù)編》卷七百七十八以下。
《檀弓》《禮記》第二篇。
《春秋左氏傳》通行本。
《戰(zhàn)國策》商務(wù)印書館有鉛印補注本。
《楚辭集注》,附《辨證后語》(朱熹)通行本;掃葉山房有石印本。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嚴可均編)廣雅書局本。此書搜集最富,遠勝于張溥的《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丁福保編)上海醫(yī)學書局出版。
《古文苑》(章樵注)江蘇書局本。
《續(xù)古文苑》(孫星衍編)江蘇書局本。
《文選》(蕭統(tǒng)編)上海會文堂有石印胡刻李善注本最方便。
《文心雕龍》(劉勰)原刻本;通行本。
《樂府詩集》(郭茂倩編)湖北書局刻本。
《唐文粹》(姚鉉編)江蘇書局本。
《唐文粹補遺》(郭麟編)同上。
《全唐詩》(康熙朝編)揚州原刻
本,廣州本,石印本,五代詞亦在此中。
《宋文鑒》(呂祖謙編)江蘇書局本。
《南宋文范》(莊仲方編)同上。
《南宋文錄錄》(董兆熊編)同上。
《宋詩抄》(呂留良、吳之振等編)商務(wù)印書館本。
《宋詩抄補》(管庭芬等編)商務(wù)印書館本。
《宋六十家詞》(毛晉編)汲古閣本,廣州刊本,上海博古齋石印本。
《四印齋王氏所刻宋元人詞》(王鵬運編刻)原刻本,板存北京南陽山房。
《疆村所刻詞》(朱祖謀編刻)原刻本。王朱兩位刻的詞集都很精,這是近人對于文學史料上的大貢獻。
《太平樂府》(楊朝英編)(四部叢刊)本。
《陽春白雪》(楊朝英編)南陵徐氏《隨庵叢書》本。
以上兩種為金元人曲子的選本。
《董解元弦索西廂》(董解元)劉世珩、暖紅室匯刻傳奇本。
《元曲選一百種》(臧晉叔編)商務(wù)印書館有影印本。
《金文最》(張金吾編)江蘇書局本。
《元文類》(蘇天爵編)同上。
《宋元戲曲史》(王國維)商務(wù)印書館本。
《京本通俗小說》這是七種南宋的話本小說,上海蟫隱廬《煙畫東堂小品》本。
《宣和遺事》《士禮居叢書》本;商務(wù)印書館有排印本。
《五代史平話》殘本董康刻本。
《明文在》(薛熙編)江蘇書局本。
《列朝詩集》(錢謙益編)國學保存會排印本。
《明詩綜》(朱彝尊編)原刻本。
《六十種曲》(毛晉編刻)汲古閣本。此書善本已不易得。
《盛明雜劇》(沈泰編)董康刻本。
《暖紅室匯刻傳奇》(劉世珩編刻)原刻本。
《笠翁十二種曲》(李漁)原刻巾箱本。
《九種曲》(蔣士銓)原刻本。
《桃花扇》(孔尚任)通行本。
《長生殿》(洪升)通行本。
清代戲曲多不勝舉;故舉李蔣兩集,孔洪兩種歷史戲,作幾個例而已。
《曲苑》上海古書流通處編印本。此書匯集關(guān)于戲曲的書十四種,中如焦循《劇說》,如梁辰魚《江東白苧》,皆不易得。石印本價亦廉,故存之。
《綴白裘》這是一部傳奇選本,雖多是零篇,但明末清初的戲曲名著都有代表的部分存在此中。在戲曲總集中,這也是一部重要書了。通行本。
《曲錄》(王國維)《晨風閣叢書》本。
《湖海文傳》(王昶編)所選都是清朝極盛時代的文章,最可代表清朝“學者的文人”的文學。原刻本。
《湖海詩傳》(王昶編)原刻本。
《鮚埼亭集》(全祖望)借樹山房本。
《惜抱軒文集》(姚鼐)通行本。
《大云山房文稿》(惲敬)四川刻本,南昌刻本。
《文史通義》(章學誠)貴陽刻本,浙江局本,鉛印本。
《龔定庵全集》(龔自珍)萬本書堂刻本。國學扶輪社本。
《曾文正公文集》(曾國藩)《曾文正全集》本。
清代古文專集,不易選擇;我經(jīng)過很久的考慮,選出全,姚,惲,章,龔,曾六家來作例。
《吳梅村詩》(吳偉業(yè))《梅村家藏稿》(董康刻本,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無注;此外有靳榮藩《吳詩集覽》本,有吳翌鳳《梅村詩集箋注》本。
《甌北詩鈔》(趙翼)《甌北全集》本,單行本。
《兩當軒詩鈔》(黃景仁)光緒二年重刻本。
《巢經(jīng)巢詩抄》(鄭珍)貴州刻本;北京有翻刻本,頗有誤字。
《秋蟪吟館詩鈔》(金和)鉛印全本;家刻本略有刪減。
《人境廬詩鈔》(黃遵憲)日本鉛印本。
清代詩也很難選擇。我選梅村代表初期,甌北與仲則代表乾隆一期;鄭子尹與金亞匏代表道咸同三期;黃公度代表末年的過渡時期。
明、清兩朝小說:
《水滸傳》亞東圖書館三版本。
《西游記》(吳承恩)亞東圖書館再版本。
《三國志》亞東圖書館本。
《儒林外史》(吳敬梓)亞東圖書館四版本。
《紅樓夢》(曹沾)亞東圖書館三版本。
《水滸后傳》(陳忱,自署古宋遺民)此書借宋徽、欽二帝事來寫明末遺民的感慨,是一部極有意義的小說。亞東圖書館《水滸續(xù)集》本。
《鏡花緣》(李汝珍)此書雖有“掉書袋”的毛病,但全篇為女子爭平等的待遇,確是一部很難得的書。亞東圖書館本。
以上各種,均有胡適的考證或序,搜集了文學史的材料不少。
《今古奇觀》,通行本?纱砻鞔亩唐。
《三俠五義》此書后經(jīng)俞樾修改,改名《七俠五義》。此書可代表北方的義俠小說。舊刻本《七俠五義》流通本較多。亞東圖書館不久將有重印本。
《兒女英雄傳》(文康)蜚英館石印本最佳;流通本甚多。
《九命奇冤》(吳沃堯)廣智書局鉛印本。
《恨!罚▍俏謭颍┩ㄐ斜旧醵。
《老殘游記》(劉鶚)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以上略舉十三種,代表四五百年的小說。
胡適列的國學書目是為普通青年所列,但實際難度遠超一般人的閱讀水平。胡適的書目是了解國學的“法門”,門檻之高,非當時的普通青年容易把握,更令今天的青年望塵莫及的。所以,如果把這些作為國學入門書,今天之人,可能沒有幾人能入得了國學之門的。我們可以選一些讀一讀。
三、梁啟超國學入門書單
(一)、修養(yǎng)應(yīng)用及思想史關(guān)系書類
《論語》《孟子》。
《論語》為二千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nèi)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wù)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yǎng)。
《論語》《孟子》之文,并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注釋。注釋之書,朱熹《四書集注》,為其生平極矜慎之作,可讀,但其中有隨入宋儒理障處,宜分別觀之。清儒注本,《論語》則有戴望《論語》注,《孟子》則有焦循《孟子》正義最善。戴氏服膺顏習齋之學,最重實踐,所注似近孔門真際,其訓詁亦多較朱注為優(yōu),其書簡潔易讀。焦氏服膺戴東原之學,其孟子正義在清儒諸經(jīng)新疏中為最佳本,但文頗繁,宜備置案頭,遇不解時,或有所感時,則取供參考。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乃戴氏一家哲學,并非專為注釋《孟子》而作,但其書極精辟,學者終需一讀,最好是于讀《孟子》時并讀之,既知戴學綱領(lǐng),亦可以助讀《孟子》之興味。焦循《論語通釋》,乃模仿《孟子字義疏證》而作,將全部《論語》拆散,標準重要諸義,如言仁,言忠恕……等列為若干目,通觀而總詮之,可稱治《論語》之一良法,且可應(yīng)用其法以治他書。右兩書篇頁皆甚少,易讀。
陳澧《東塾讀書記》中讀《孟子》之卷,取《孟子》學說分項爬疏,最為精切,其書不過二三十頁,宜一讀以觀前輩治學方法,且于修養(yǎng)亦有益。
《易經(jīng)》
此書為孔子以前之哲學書,孔子為之注解,雖奧衍難究,然總須一讀。吾希望學者將《系辭傳》《文言傳》熟讀成誦,其卦象傳六十四條,則用別紙抄出,隨時省覽。后世說《易》者言人人殊,為修養(yǎng)有益起見,則程頤之《程氏易傳》差可讀。
說《易》最近真者,吾獨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樓易學》三書(《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皆稱精詣,學者如欲深通此經(jīng),可取讀之,否則可以不必。
《禮記》
此書戰(zhàn)國及西漢之“儒家言”叢編,內(nèi)中有極精純者,亦有極破碎者,吾希望學者將《中庸》《大學》《禮運》《樂記》四篇熟讀成誦,《曲禮》《王制》《檀弓》《禮器》《學記》《坊記》《表記》《緇衣》《儒行》《大傅》《祭義》《祭法》《鄉(xiāng)飲酒義》諸篇,多游覽數(shù)次,且摘錄其精要語。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經(jīng)注疏》內(nèi)鄭注孔疏!缎⒔(jīng)》之性質(zhì)與《禮記》同,可當《禮記》之一篇讀。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書,希望學者將此區(qū)區(qū)五千言熟讀成誦。注釋書未有極當意者,專讀白文自行尋索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時,兩圣并稱,故此書非讀不可,除《備城門》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讀。注釋書以孫詒讓《墨子間詁》為最善,讀《墨子》宜照讀此本。
《經(jīng)上、下》
《經(jīng)說上、下》四篇,有張惠言《墨子經(jīng)說解》及梁啟超《墨經(jīng)》兩書可參觀,但皆有未精愜處,《小取》篇有胡適新詁可參觀。梁啟超《墨子學案》屬通釋體裁,可參觀助興味,但其書為臨時講義,殊未精審。
《莊子》
內(nèi)篇七篇及雜篇中之《天下篇》最當精讀。注釋有郭慶藩之《莊子集釋》差可。
《荀子》
《解蔽》《正名》《天論》《正論》《性惡》《禮論》《樂論》諸篇最當精讀,余亦須全部瀏覽。注釋書王先謙《荀子注》甚善。
《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
今存者皆非完書,但三子皆為先秦大哲,雖斷簡亦宜一讀,篇帙甚少,不費力也。《分孫龍子》之真?zhèn),尚有問題。
三書皆無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韓非子》
法家言之精華,須全部瀏覽(其特別應(yīng)精讀之諸篇,因手邊無原書,舉恐遺漏,他日補列)。注釋書王先謙《韓非子集釋》差可。
《管子》
戰(zhàn)國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質(zhì)頗雜駁,然古代各家學說存其是者頗多,宜一瀏覽。注釋書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呂氏春秋》
此為中國最古之類書,先秦學說存其中者頗多,宜瀏覽。
《淮南子》
此為秦漢間道家言薈萃之書,宜稍精讀。注釋書聞有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頗好。
《春秋繁露》
此為西漢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讀。注釋書有蘇輿《春秋繁露義證》頗好。康有為之《春秋董氏學》,為通釋體裁,宜參看。
《鹽鐵論》
此書為漢代儒家法家對于政治問題對壘抗辯之書,宜瀏覽。
《論衡》
此書為漢代懷疑派哲學,宜瀏覽。
《抱樸子》
此書為晉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宜瀏覽。
《列子》
晉人偽書,可作魏晉部玄學書讀。
右所列為漢晉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間思想界著光采者為佛學其書目當別述之。以下舉宋以后學術(shù)之代表書,但為一般學者節(jié)嗇精力計,不愿多舉也。
《近思錄》
朱熹著,江永注。讀此書可見程朱一派之理學,其內(nèi)容何如。
《朱子年譜》,附朱子《論學要語》王懋竑著。
此書敘述朱學全面目最精要,有條理。
若欲研究程朱學派,宜讀《二程遺書》及《朱子語類》,非專門斯業(yè)者可置之。
南宋時與朱學對峙者尚有李東萊之文獻學一派,陳龍川、葉水心之功利主義一派,及陸象山之心學一派,欲知其詳,宜讀各人專集;若觀大略,可求諸《宋元學案》中。
《傳習錄》
王守仁語徐爰、錢洪德等記。讀此可知王學梗概。欲知其詳,宜讀《王文成公全書》。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為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jīng)過,具見集中各文,故陽明集之重要,過于朱、陸諸集。
《明儒學案》黃宗羲著。《宋元學案》黃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兩次續(xù)成。此二書為宋元明三朝理學之總記錄,實為創(chuàng)作的學術(shù)史!睹魅鍖W案》中姚江、江右、王門、泰州、東林、戢山諸案最精善!端卧獙W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橫渠、二程、東萊、龍川、水心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馬光)諸案,失之太繁,反不見其真相;末附荊公(王安石)新學略最壞,因有門戶之見。故為排斥。欲知荊公學術(shù),宜看《王臨川集》。此二書卷帙雖繁,吾總望學者擇要瀏覽,因其為六百年間學術(shù)之總匯,影響于近代甚深。且匯諸家為一編,讀之不甚費力也。清代學術(shù)史可惜尚無此等佳著。唐鑒之《國朝案小識》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學派為立腳點,偏狹固陋,萬不可讀;江藩之《國朝漢學師承記》《國朝宋學淵源記》,亦學案體裁,較好。但江氏常識亦凡庸,殊不能敘出各家獨到之處,萬不得已,姑以備參考而已。啟超方有事于《清儒學案》,汗青尚無期也。
《日知錄》《亭林文集》顧炎武著。
顧亭林為清學開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于《日知錄》,宜一瀏覽。讀文集中各信札,可見其立身治學大概。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著。
黃梨洲為清初大師之一,其最大貢獻在兩學案,此小冊可見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問錄》王夫之著。
王船山為清初大師之一,非通觀全書,不能見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別為系統(tǒng)的整理,則學者不能讀,聊舉此書發(fā)凡,實不足以代表其學問之全部也。
《顏氏學記》戴望編
顏習齋為清初大師之一,戴氏所編學記,頗能傳其真。徐世昌之《顏李學》亦可供參考,但其所集《習齋語要》、《恕谷(李塨)語要》將攻擊宋儒語多不錄,稍失其真。
顧、黃、王、顏四先生之學術(shù),為學者所必須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尋繹,啟超行將為系統(tǒng)的整理記述,以餉學者。
《東原集》戴震著,《雕菰樓集》焦循著
戴東原、焦里堂為清代經(jīng)師中有清深之哲學思想者,讀其集可知其學,并知其治學方法。
啟超所擬著之《清儒學案》,東原、里堂學兩案,正在屬稿中。
《文史通義》章學誠著。
此書雖以文史標題,實多論學術(shù)流別,宜一讀。胡適著《章實齋年譜》,可供參考。
《大同書》康有為著。
南海先生獨創(chuàng)之思想在此書,曾刊于《不忍雜志》中。
《國故論衡》章炳麟著。
可見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詳當讀《章氏遺書》。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著。
有偏宕處,亦有獨到處。
《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胡適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啟超著。
將讀先秦經(jīng)部、子部書,宜先讀此兩書,可引起興味,并啟發(fā)自己之判斷力。
《清代學術(shù)概論》梁啟超著。
欲略知清代學風,宜讀此書。
(二)、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
《尚書》
內(nèi)中惟二十八篇是真,書宜精讀,但其文佶屈贅牙,不能成誦亦無妨。余篇屬晉人偽撰,一瀏覽便足(真?zhèn)纹,看啟超所著《古書之真(zhèn)渭捌淠甏罚諆?nèi)當出版)。此書非看注釋不能解,注釋書以孫星衍之《尚書今古文注疏》為最好。
《逸周書》此書真?zhèn)螀,宜一瀏覽。注釋書有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頗好。
《竹書紀年》
此書現(xiàn)通行者為元、明人偽撰。其古本,清儒輯出者數(shù)家,王國維所輯最善。
《國語》《春秋左氏傳》
此兩書或本為一書,由西漢人析出,宜合讀之!蹲髠鳌芬诉x出若干篇熟讀成誦,于學文甚有益。讀《左傳》宜參觀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學方法。
《戰(zhàn)國策》
宜選出若干篇熟讀,于學文有益。
《周禮》
此書西漢末晚出,何時代人所撰,尚難斷定,惟書中制度,當有一部分為周代之舊,其余亦戰(zhàn)國、秦漢間學者理想的產(chǎn)物,故總宜一讀。注釋書有孫詒讓《周禮正義》最善。
《考信錄》崔述著
此書考證三代史事實最謹嚴,宜一瀏覽,以為治古史這標準。
《資治通鑒》
此為編年政治史最有價值之作品,雖卷帙稍繁,總希望學者能全部精讀一過。若苦干燥無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門類,標治摘記作將來著述資料(吾少時曾用此法,雖無成書,然增長興味不少)。王船山《讀通鑒論》,批評眼光,頗異俗流,讀通鑒時取以并讀,亦助興之一法。
《續(xù)資治通鑒》畢沅著。
此書價值遠在司馬原著之下,自無待言,無視彼更優(yōu)者,姑以備數(shù)耳。或不讀正《資治通鑒》而讀《九種紀事本末》,亦可,要之非此則彼,必須有一書經(jīng)目者。
《文獻通考》《續(xù)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
三書卷帙浩繁,今為學者摘其要目:《田賦考》《戶口考》《職役考》《市糴考》《征榷考》《國用考》《錢幣考》《兵考》《刑考》《經(jīng)籍考》《四裔考》,必不讀;《王禮考》《封建考》《象緯考》……絕對不必讀;其余或讀或不讀隨人(手邊無原書,不能具記其目,有漏略當校補)。各人宜因其所嗜,擇類讀之。例如欲研究經(jīng)濟史、財政史者,則讀前七考。余仿此。
馬氏《文獻通考》本依仿杜氏《通典》而作。若尊創(chuàng)作,應(yīng)《通典》。今舍彼取此者,取其資料較豐富耳。吾輩讀舊史,所貴者惟在原料爐錘組織,當求之在我也!秲蓾h會要》、《唐會要》《五代會要》,可與《通考》合讀。
《通志二十略》
鄭漁仲史識、史才皆邁尋常。《通志》全書卷帙繁,不必讀,《二十略》則其精神所聚,必須瀏覽,其中與《通考》門類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校讎略》等篇。
《二十四史》
通鑒通考,已浩無涯涘更語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學者幾何不望而卻走?然而《二十四史》終不可不讀,其故有二:(一)現(xiàn)在既無滿意之通史,不讀《二十四史》,無以知先民活動之遺跡;(二)假令雖有佳的通史出現(xiàn),然其書自有別裁!抖氖贰分,終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終久仍為國民應(yīng)讀之書。
又各史之《外國傳》《蠻夷傳》《土司傳》等,包含種族史及社會學之原料最多,極有趣,吾深望學者一讀之。
《廿二史札記》趙翼著
學者讀正史之前,吾勸其一瀏覽此書。記稱“屬辭比事《春秋》之教”,此書深進“比事”之決,每一個題目之下,其資料皆從幾十篇傳中,零零碎碎覓出,如采花成蜜。學者能用其法以讀史,便可養(yǎng)成著術(shù)能力(內(nèi)中校勘文學異同之部約占三分一,不讀亦可)。
《圣武記》魏源著
《國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
清朝一代史跡,至今尚無一完書可讀,最為遺憾,姑舉此二書充數(shù)。魏默深有良史之才,《圣武記》為《紀事本末》體裁,敘述綏服蒙古、勘定金川、撫循西藏諸役,于一事之原因結(jié)果及其中間進行之次序,若指諸掌,實罕見之名著也。李次青之《先正事略》,道光以前人物略具,文亦有法度,宜一游覽,以知最近二三百年史跡大概。日本人稻葉君山所著《清朝全史》尚可讀(有譯本)。
《讀史方輿紀要》顧祖禹著
此為最有組織的地理書,其特長在專論形勢,以地哉為經(jīng),以史跡為緯,讀之不感干燥。此書卷帙雖多,專讀其敘論(至各府止),亦不甚費力,且可引起地理學興味。
《史通》劉知幾著
此書論作史方法,頗多特識,宜游覽。章氏《文史通義》,性質(zhì)略同,范圍較廣,已見前。
《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著
讀之可增史不興味,且知治史方法。
(三)、韻文書類
《詩經(jīng)》
希望學者能全部熟讀成誦,即不爾,亦須一大部分能其詞。注釋書,陳奐《詩毛氏傳疏》最善。
《楚辭》
屈、宋作宜熟讀,能成誦最佳,其余可不讀。注釋書,朱熹《楚辭集注》較可。
《文選》
擇讀。
《樂府詩集》郭茂倩編。
專讀其中不知作者姓名之漢古辭,以見魏六朝樂府風格,其它不必讀。
魏、晉、六朝人詩宜讀以下各家:曹子建阮嗣宗陶淵明謝康樂鮑明遠謝玄暉。無單行集者,可用張淳《漢魏百三家集本》,或王闿運《五代詩選》本。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襄陽集》
《韋蘇州集》
《高常侍集》
《韓昌黎集》
《柳河東集》
《白香山集》
《李義山集》
《王臨川集》(詩宜用李璧注本)《蘇東坡集》《元遺山集》《陸放翁集》
以上唐、宋人詩文集。
《唐百家詩選》王安石選
《宋詩鈔》呂留良鈔
以上唐、宋詩選本
《清真詞》周美成
《醉翁琴趣》歐陽修
《東坡樂府》蘇軾
《屯田集》柳永
《淮海詞》秦觀
《樵歌》朱敦儒
《稼軒詞》辛棄疾
《后村詞》劉克莊
《石道人歌曲》姜夔
《碧山詞》王沂孫
《夢窗詞》吳文英
以上宋人詞集。
《西廂記》
《琵琶記》
《牡丹亭》
《桃花扇》
《長生殿》
以上元明清人曲本。
(四)、小學書及文法類書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著
《說文通訓定聲》朱駿聲著
《說文釋例》王筠著
段著為《說文》正著。朱注明音與義之關(guān)系。王著為《說文》通釋。讀此三書,略可通《說文》矣。
《經(jīng)傳釋詞》王引之著
《古書疑義舉例》俞樾著。
《文通》馬建忠著
讀此三書,可知古人語法文法。
《經(jīng)籍纂詁》阮元著
此書匯集各字之義訓,宜置備檢查。
文字音韻,為清儒最擅之學,佳書林立,此僅舉入門最要之數(shù)種,若非有志研究斯學者,并此諸書不讀亦無妨也。
五、隨意涉覽書類
學問固貴專精,又須博覽以輔之。況學者讀書尚少時,不甚自知其性所近者為何。隨意涉獵,初時并無目的,不期而引起問題,發(fā)生興趣,從此向某方面深造研究,遂成絕業(yè)者,往往而有也。吾固雜舉有用或有趣之各書,供學者自由翻閱之娛樂。讀此者不必順葉次,亦不必求終卷者(各書亦隨憶想所及雜舉,無復詮次)。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乾隆間四庫館,董其事者皆一時
大學者,故所作提要,最稱精審,讀之可略見各書內(nèi)容(中多偏至語自亦不能免)。宜先讀各部類之敘錄,其各書條下則隨意抽閱。有所謂存目者,其書被屏,不收入四庫者也,內(nèi)中頗有怪書,宜稍注意讀之。
《世說新語》
將晉人談玄語分類纂錄,語多雋妙,課余暑假之良伴侶。
《水經(jīng)注》酈道元撰,戴震校。
六朝人地理專書,但多描風景,記古跡,文辭華妙,學作小品文最適用。
《文心雕龍》劉勰撰。
六朝人論文書,論多精到,文亦雅麗。
《大唐三藏慈恩法師傳》慧立撰
此為玄奘法師詳傳。玄藏為第一位留學生,為大思想家,讀之可以增第志氣。
《徐霞客游記》
霞客晚明人,實一大探險家,其書極有趣。
《夢溪筆談》沈括
宋人筆記中含有科學思想者。
《困學紀聞》王應(yīng)麟撰,閻若璩注
宋人始為考證學者,顧亭林《日知錄》頗仿其體。
《通藝錄》程瑤田撰
清代考證家之博物書。
《癸巳類稿》俞正燮撰
多為經(jīng)學以外之考證,如考棉花來歷,考婦人纏足歷史,輯李易安事跡等。又多新穎之論,如論妒非婦人惡德等。
《東塾讀書記》陳灃撰
此書僅五冊,十余年乃成,蓋合數(shù)十條筆記之長編,乃成一條筆記之定稿,用力最為精苦,讀之可識搜集資料,及駕馭資料之方法。書中論鄭學,論朱學,論諸子,論三國諸卷最善。
《庸盦筆記》薛福成
多記清咸豐、同治間掌故。
《張?zhí)兰窂埦诱?/SPAN>
江陵為明名相,其信札益人神智,文章亦美。
《王心齋先生全書》王艮
吾常名心齋為平民的理學家,其人有生氣。
《朱舜水遺集》朱之瑜
舜水為日本文化之開辟人,惟一之國學輸出者,讀之可見其人格。
《李恕谷文集》李塨
恕谷為習齋門下健將,其文勁達。
《鮚琦亭集》全祖望
集中記晚明掌故甚多。
《潛研堂集》錢大昕
竹汀在清儒中最博洽者,其對倫理問題,亦頗有新論。
《述學》汪中
容甫為治諸子學之先登者,其文格在漢晉間,極遒美。
《洪北江集》洪亮吉
北江之學,長于地理,其小品駢體文,描寫景物,美不可言。
《定盦文集》龔自珍
吾少時心醉此集,今頗厭之。
《曾文正公全集》曾國藩
《胡文忠公集》胡林翼
右二集信札最可讀,讀之見其治事條理及朋友風義。曾滌生文章尤美,桐城派之大成。
《苕溪漁隱叢話》胡仔
叢話中資料頗豐富。
《詞苑叢談》徐
惟一之詞話,頗有趣。
《語石》葉昌熾
以科學方法治金石學,極有價值。
《書林清話》葉德輝
論刻書源流及藏書掌故,甚好。
《廣藝舟雙輯》康有為
論寫字,極精博,文章極美。
《劇說》焦循,《宋元戲曲史》王國維,二書論戲劇,極好。
即謂之涉覽,自然無書不可涉,無
附一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所列,倘能依法讀之,則國學根柢略立,可以為將來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學生校課既繁,所治專門別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讀。今再為擬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書》《易經(jīng)》《書經(jīng)》《詩經(jīng)》《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其它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shù)種。
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并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
(END)
點擊圖片查看完整內(nèi)容
▼
版權(quán)說明:
本文來源于 讀寫大隊
如有侵權(quán) 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