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朝名士劉基,又名劉伯溫。世人都說他神機妙算,能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媲美,不光能夠預測未來,還能帶兵打仗,為大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寫下的《燒餅歌》更是從明朝一直預測到了未來兩千年,全部已經(jīng)靈驗。說他是神人一點也不夸張。民間流傳了很多與她有關的傳說。
劉伯溫的學問非常高深,通曉所有事物的情狀,而他也自認自己卓然不群,與古代的豪杰相比并無差別。在劉伯溫二十歲的時候已經(jīng)獲得進士稱號,有志于推崇君主庇護百姓。但當時社會矛盾尖銳,官場昏聵,像他這樣有才能的人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感慨世道炎涼,立志發(fā)奮圖強。隱居在青田山寫下了這本《郁離子》。
之所以托名郁離子,在于離既有火的意思,也有文采的含義,意思就是將自己對太平治世的希望寄托其中。書中詳細談論了如何修身養(yǎng)性,端正思想言行、謹慎處事的原則和方法,以仁義道德的美好風范,規(guī)勸社會應該摒棄小人,善用人才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道理。
后人評價這本書工巧又不背離正道。其鋒芒畢露就像利劍出匣,令好人壯膽,壞人驚魂。書中如同治病的藥物,不走偏鋒,以堂堂正正的陽謀取天下,不追求高超的謀術,而以寓言的方式喚醒人們的良知。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越《莊子》的語言風格極為相似,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但受到篇幅影響,我們選取其中部分精華翻譯為白話文,以供有興趣的朋友學習研讀。
《說虎》
原文: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無之,又倍其力焉,則人之食于虎也,無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敵百,雖猛必不勝。故人之為虎食者,有智與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譯文:
老虎的力氣比人的力氣大很多。老虎厲害在于鋒利的爪子,而人沒有,所以人被老虎吃掉,并不奇怪了。但虎很少吃人,皮卻被人拿來做墊子,為什么呢?
因為老虎使用笨力氣,而人運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各種工具。所以相比之下,智慧的作用大于力氣百倍。即使兇猛的老虎也無法取勝人類。人被老虎吃掉,是因為無法發(fā)揮智慧和工具的作用,界上那些只用力氣而不用智慧的人,和老虎一樣。他們像老虎一樣被別人殺死而成為虎皮,治安人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工之僑獻琴》
原文: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
譯文: 工之僑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象金石相和一般,十分悅耳。他自認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官府;然而樂師卻以琴不古老,又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找來漆匠,在琴身刷上斷紋;又找來刻工,雕刻上古代文字;最后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一年之后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
有個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立刻高價買去,獻到了朝廷。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寶貝!”
工之僑感嘆道:“悲劇啊,這不是一張琴的悲劇,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