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天與家人、同事之間,甚至不認識的人之間,都有可能會發(fā)生事情,也可能會有誤解、會有摩擦、會有不如意的事,在這些事情當中,我們要反思,第一,有可能我們會錯怪對方。大家有沒有經(jīng)驗,比方說人家來跟我們要書,“我上次借給你那本書,請你還給我!薄拔疫給你了,你忘記了,還錯怪我!弊约汉芾碇睔鈮训卣f還給他了,結果當天回去書柜一看,“怎么還在這里?”有時候我們會很肯定自己的想法,真的發(fā)現(xiàn)錯怪了,要趕快去道歉。
有時候雖然沒有錯怪對方,但兩個人在談話的時候自己動了火氣,“你講話態(tài)度好一點好不好?”其實我們講這句話時,態(tài)度好不好?所以要求別人都比較快,真的,當下都是看別人過,不容易看自己過。所以這句教誨很重要,跟別人要發(fā)生摩擦的時候,“焉知非我之不是!
所以跟人做事、共事,應有的修養(yǎng)是“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我們以寬恕自己的心態(tài)來寬恕別人,不容易跟人對立、指責,跟人可以交心。這句話我們體會看看,請問我們一天寬恕、原諒自己幾次?我們起了幾個不好的念頭?我們講了幾句錯的話?我們每天有沒有面壁思過?我們錯了那么多都沒有指責自己,可是別人錯了一點,我們就咬著不放,這不是厚道的心態(tài),不是厚道的處世態(tài)度。所以要以寬恕自己的心態(tài)去寬恕別人,就不容易跟人對立、摩擦。
但以責人之心來責己。“人雖至愚,責人則明”,平常不算很聰明,可要責怪別人,講別人缺點,突然會變得很聰明。我以前帶班的時候,有些小孩成績也不怎么好,可是假如討論某某同學哪里錯了,他講得比誰都快,他也很會看。班上很調(diào)皮的人,自己常常犯錯,可他挑別人毛病也是一級棒的,很厲害!半m有智慧,恕己則昏”,寬恕自己,不承認錯誤,慢慢地就自欺欺人了,雖然有智慧,慢慢就變得愚昧了。不承認錯誤,還跟人爭吵,那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大事,怎么會有智慧?
所以能以責人之心來反省自己,慢慢地自我觀照,改過的態(tài)度就提起來,過失就愈來愈少了。其實冷靜想想,我們往往在指責別人時,指責他的那個缺點,假如懂得反觀自省,可能我們都還有。假如我們指責別人的缺點,我們也有,那對方服氣嗎?對啊,我們都寬恕自己,嚴格要求對方,人心怎么會平?所以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現(xiàn)在不能學反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樣學,橫批——顛倒。
真的,相處、共事當中,真的是對方錯,我沒錯,那也不用爭,也不用生氣吧?為什么?既往不咎,事情都已造成了,罵有什么用?于事無補,那只是忍不住脾氣而已。所以“見人錯事”,他已經(jīng)錯了,不指責,要協(xié)助他。可很有意思,別人錯了你指責,他覺得你是不是落井下石?別人錯了,你不指責,還幫他收拾殘局、善后,他反而很不好意思,然后他會覺得你很厚道,接著你勸他的話,他很容易接受。假如當下他已經(jīng)錯了,很狼狽了,我們又罵他,他鐵定以后很不能接受。所以這都是處世的智慧。這不是我講的,是孔子講的!俺墒虏徽f”,事情都已經(jīng)造成了,不要在那里借題發(fā)揮了;“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既往還一直追究,都是意氣用事,情緒化,會把家里跟團體攪得沒有寧日,一直在翻舊賬,誰受得了?盡棄前嫌,這才是胸懷。
選自《朱子治家格言講記》(蔡老師最新講解。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