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學東漸和全盤西化的一個必然結果,幾千年來被視為稀松平常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被提高到了一個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國學”的稱謂,國學大師因此應運而生。那么,在民國時期都有哪些舉足輕重的國學大師呢?今天,達摩君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民國時期的十大國學大師。
NO.10 劉文典(1889—1958)
研究領域:莊子研究、?睂W、目錄學、唐代文化史
主要任職: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國立安徽大學校長、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西南聯(lián)大教授、云南大學教授。
代表著作:《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說苑斛補》、《三余札記》等
知名弟子:吳組緗
人物評價:劉文典學識淵博,學貫中西,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睂W大師,同時也是著名的莊子研究大師。其代表作《莊子補正》被陳寅恪稱為是能夠“一匡當世之學風,而示人以準則”的莊子研究開山之作。劉文典恃才傲物,狷介無比,繼承了民國以來的狂生個性,曾自矜道:“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還不曉得!”
NO.9 熊十力(1885—1968)
研究領域:儒學、佛學、哲學
主要任職:曾任教于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復性書院、浙江大學等處。
代表著作:《新唯識論》、《原儒》、《體用論》、《明心篇》等
知名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
人物評價:熊十力是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他最大的貢獻是以佛教唯識學重建儒家形而上的道德本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新儒家”體系,影響深遠。熊十力與張君勱、梁漱溟、馮友蘭、方東美、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并稱為“新儒學八大家”,他本人則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儒家”開山祖師。
NO.8 錢穆(1895—1990)
研究領域:儒學、史學、宋明理學、中國古代學術思想
主要任職: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云南大學教授、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新亞書院創(chuàng)辦人兼首任校長、中國文化學院教授、臺灣中研院院士、臺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代表著作:《國史大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先秦諸子紀年》、《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
知名弟子:余英時、嚴耕望、李埏
人物評價:錢穆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思想家和歷史學家。他畢生以捍衛(wèi)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高舉“新儒家”的旗幟,將中國文化展示給全世界,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并稱為“史學四大家”,又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瑞典漢學家馬悅然曾評價錢穆道:“錢穆在本世紀中國史學家之中是最具有中國情懷的一位。他對中國的光輝的過去懷有極大的敬意,同時也對中國的光輝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
NO.7 羅振玉(1866—1940)
研究領域:敦煌學、考古學、古文字學、?睂W、目錄學
主要任職:歷任武昌江楚編譯局幫辦、上海南洋公學虹口分校校長、江蘇師范學堂監(jiān)督、京師大學堂農(nóng)科監(jiān)督,還曾供職清廢帝溥儀,入值南書房。
代表著作:《殷墟書契前編》、《殷墟書契后編》、《殷墟書契菁華》、《流沙墜簡考證》等。
知名弟子:容庚、商承祚、柯昌濟、關百益、孫寶田
人物評價:羅振玉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甲骨學和敦煌學的奠基人,他畢生致力于搜集、保存、整理中國上古時期的甲骨資料,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與傳播,同時還整理了敦煌文卷,并開展對漢晉木簡的研究。他與王國維、郭沫若和董作賓并稱為“甲骨四堂”,王國維擔任過羅振玉的助手,郭沫若和董作賓的研究均受到了羅振玉的影響。
NO.6 劉師培(1884—1919)
研究領域:小學、經(jīng)學、中國古代學術史、中國古代文學史
主要任職:歷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文科研究所指導教師、國史編纂處纂輯員。
代表著作:《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黃帝紀年論》、《漢宋學術異同論》等。
知名弟子:黃侃、陳中凡、劉文典
人物評價:劉師培是清末民初政界的風云人物,更是一位承前啟后的經(jīng)學大師。他受過良好的經(jīng)學訓練,又善于把近代西方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極大開拓了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新境界,在對《左傳》、《周禮》以及中國文學史的研究上獲得了較高的學術地位,與章太炎并稱“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劉師培字申叔)。
NO.5 黃侃(1886—1935)
研究領域:訓詁學、音韻學、經(jīng)學
主要任職:歷任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教授。
代表著作:《文心雕龍札記》、《日知錄校記》、《集韻聲類表》、《說文箋識四種》等。
知名弟子:潘重規(guī)、楊伯峻、范文瀾、徐復
人物評價:黃侃在傳統(tǒng)的音韻學、訓詁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重視系統(tǒng)和條理,強調從形、音、義三者的關系中研究中國語言文字,以音韻貫穿文字和訓詁。黃侃師從章太炎,與其師并稱“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后世亦有“章黃之學”之美譽。同時亦繼承了章太炎嬉笑怒罵、恃才傲物的性格,時人稱之為“黃瘋”。黃侃治學嚴謹,生前從未公開出版任何著作,卻成為海內(nèi)外公認的國學大師。
NO.4 陳寅。1890—1969)
研究領域:隋唐史、中國古典文學、語言學、考據(jù)學、校勘學
主要任職:先后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還擔任過中央研究院理事、故宮博物院理事、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史館副館長等。
代表著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等
知名弟子:周一良、楊聯(lián)陞、劉節(jié)、王力、蔣天樞
人物評價:陳寅恪是近代中國公認的史學大師,擅長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佛教史、西域史和蒙古史,在實踐中發(fā)展了自乾嘉以來就不斷形成的歷史考據(jù)學。除此之外,他還在古代語言學、敦煌學、中國古典文學等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陳寅恪的學問被著名史學家傅斯年稱為“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與呂思勉、陳垣、錢穆并稱為“史學四大家”,又與梁啟超、趙元任、王國維并稱為清華國學四大導師,在清華任教時還被稱為“教授之教授”。
NO.3 梁啟超(1873—1929)
研究領域: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學理論、目錄學、圖書館學、文學
主要任職:曾任京師圖書館館長、北京圖書館館長、清華大學國學院教授。
代表著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中國歷史研究法》、《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等
知名弟子:蔡鍔、蔣百里、徐志摩、張君勱
人物評價:梁啟超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風云的政治人物,同時也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其學術研究涉獵相當廣泛,幾乎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有所建樹,尤其在清代學術思想和史學理論的研究上最為顯著。
NO.2 王國維(1877—1927)
研究領域:中國古典哲學、美學、史學、戲劇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甲骨學、敦煌學、金石學
主要任職:曾供職清廢帝溥儀,入值南書房,還曾任教于清華大學國學院。
代表著作:《人間詞話》、《殷周制度論》、《宋元戲曲考》、《觀堂集林》等
知名弟子:顧頡剛、徐中舒、趙萬里、姜亮夫
人物評價:王國維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杰出學者,他是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體系來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學者,同時也是第一個將考古學與歷史學相結合的學者。王國維一生學術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甲骨學、金石學、敦煌學等多方面均有造詣,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chǎn)。
NO.1 章太炎(1869—1936)
研究領域:樸學、小學、經(jīng)學、史學、佛學
主要供職:曾任教于東吳大學、北京大學等。
代表著作:《國故論衡》、《齊物論釋》、《新方言》等
知名弟子:黃侃、錢玄同、魯迅、周作人、沈兼士、馬裕藻、朱希祖、吳承仕
人物評價:章太炎溝通清代學術和近代學術,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樸學、經(jīng)學、史學、佛學等多方面堪稱一流。梁啟超稱他為“清學正統(tǒng)派的殿軍”,胡適稱他為“五十年來古文學第一作家”,薛慧山稱其為“權威性的國學大師”。章太炎是民國時期當之無愧的國學第一人、國學大師之首。
本文內(nèi)容來自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號觀點。
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