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演變與書體
韓健
字,或文字,它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這些符號刻或寫出來的具體形象就是字體。書,包含書寫、字體之義。漢字的符號在演化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多種字體。
漢字從象形圖畫向抽象符號過渡,直至形成規(guī)范文字的過程源遠流長,連綿不斷,其軌跡鮮明而生動,總的趨勢是由繁而簡,由圓而方,更便于書寫和印刷。
在6000年以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和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陶器上類似文字的刻畫符號,與后來的象形文字是一脈相承的。
漢字的形成與發(fā)展也有個過程,從象形圖畫文字到秦統(tǒng)一文字為小篆,期間,經歷了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等朝代。以殷商甲骨文、殷周金文、石鼓文、秦刻石、楚簡書、帛書為代表。隸書始于秦,興盛于漢,兩漢400年間,字體的發(fā)展很快,現(xiàn)有的字體在當時幾乎都出現(xiàn)了。隸書體蠶頭燕尾,一筆不茍,書寫速度較慢,因此不是處處用它,在竹簡、木牘上書寫一些不需要莊重、規(guī)整的日常文書時,便用一種比較隨意的寫法,這就是當時的“行書”——“簡牘體”。為使書寫更便捷又形成了“章草”,這一“行”一“草”,都是隸書的快寫體。便逐漸推動了正統(tǒng)隸書筆法和形體的改革,到晉魏之際,終于改成了取代隸書的新的正統(tǒng)書體——楷書?瑫鴱臐h末萌芽到唐代最后定型,期間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而行、草書早早地在晉代已成熟。
最初是字體的發(fā)展,字體既定之后,不同的字體運用在書法藝術中時,便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字體或書體。書法從書體上來分,主要有:真(正、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其風格流派亦多種多樣,今天常見及常用的行、楷書體有:鐘(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等。古代的文字,廣義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戰(zhàn)國時期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至小篆稱古文。從隸書至現(xiàn)在通行的文字稱今文。狹義的古文專指戰(zhàn)國時通行的文字。
1、甲骨文
龜甲獸骨文字的簡稱。也叫“契文”、“卜辭”“龜甲文字”、“殷墟文字”。為商代使用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4000年的歷史。于1899年開始在殷墟(今河南安陽小屯村)被發(fā)現(xiàn),以后陸續(xù)發(fā)掘,先后出土達十余萬片,后又在陜西發(fā)現(xiàn)了西周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們能見到的較早的文字,也是我國最早的書法瑰寶。已知的單字總數(shù)4600左右,其中1700字已可識。甲骨文還沒有完全定型。
2、金文
亦稱“鐘鼎文”,即鑄或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通行于商、周(包括春秋、戰(zhàn)國)兩代,尤以周鼎最盛。鐘多屬于樂器,鼎多屬于禮器。上面的銘文,都是天子的令德、諸侯的言論和功績、士大夫被人稱贊的品格的記錄。距今3000多年。金文的形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殷代金文和甲骨文相近,周朝初期逐漸整齊雄偉,到戰(zhàn)國末期則和小篆類似。
3、大篆
或叫籀文。距今2800年前,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籀”是人名,太史是官名,故稱“籀文”或“史籀 ”。字體多重疊。春秋戰(zhàn)國時通行于秦國。石鼓文即這種字體的代表。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籀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共十件,分刻著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內容是記述國君游獵的情況。唐初在天興(今陜西寶雞市)三畤原出土,后經五代之亂,一石字已磨滅,其余九鼓也文多殘損。
4、小篆
也叫秦篆,秦代通行的文字,距今2200年前,在籀文的基礎上發(fā)展形成,字體是籀文簡化。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采取李斯的意見,推行統(tǒng)一文字政策,以小篆為正字,淘汰其他異體字。小篆形體勻圓齊整,存世有《瑯琊臺刻石》和《泰山刻石》。秦代以篆書為主,以用途劃分為秦書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以漢字以形體論,不外大篆、小篆、古隸三種而已。
5、隸書
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為筆畫化,以便書寫。開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漢魏。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指胥吏)作書,曰隸書!背体銓敃r這種書寫體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創(chuàng)隸書的傳說 。在字形構造上,早期保留篆書字跡較多,后發(fā)展成為筆勢、結構與小篆完全不同的兩種字體,它打破六書的傳統(tǒng),奠定了楷書基礎,標志著漢字演進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6、草書
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于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即草率的隸書。后來發(fā)展成為“章草”。草書產生具體時間尚無定論,后漢蔡邕說:“昔秦之時,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峰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書是也!碧拼鷱垜瓘在《十體書斷》中說:“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guī)矩,縱任奔逸,赴速急救,因草創(chuàng)之意,為之草書!草書先有章草,而后才有今草。
章草:張懷瓘說:“章草即隸書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闭虏莸奶攸c是字畫有波(捺的折波,捺筆),字與字之間無牽連。
今草:相傳張芝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即一般所稱的草書。
狂草:到唐朝,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更加放縱,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成為狂草。
7、楷書
也叫“正書”、“正楷”、“真書”。為了糾正草書漫無標準,和減省漢隸的波折而成的。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做楷模,故名。始于漢末,盛行于魏、晉、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現(xiàn)在。相傳三國鐘繇是對楷書的加工整理有巨大功績的人。
8、行書
篆書隸化以后,在隸書成熟定形過程中出現(xiàn)了草化和楷化,在草化和楷化的同時出現(xiàn)了一種中間書體,即行書體。行書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的結構、點畫近于楷書,它的筆法又有草書自然、流暢、簡便的特點。它寫起來比楷書方便快捷、靈活多變,認起來又比草書清晰易辯,因而受到人們廣泛的歡迎,直到今天還是最通行的一種字體。相傳行書為漢末書法家劉德升所創(chuàng),其實在此之前,它久已萌芽。
為對字體的沿革有個概括的了解,以“龍”字為例: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