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使者—蓼花,有關(guān)蓼花的詩詞,裝點著秋天的畫卷!
秋風乍起,蓼花搖曳。那一抹粉紫,如詩如畫,在水畔、在田邊,靜靜訴說著季節(jié)的故事。蓼花,是一種在中國文化中富有詩意的植物,以其紅色或淡紅色的穗狀花序而著名。蓼花的生命力旺盛,花期較長,從夏季延續(xù)至秋季,成為了秋天的代表花卉之一。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蓼花因其常生長在水邊,古人在碼頭送別時,常常能見到蓼花,因此它也成為了離別的象征。在《詩經(jīng)》中,紅蓼被稱為游龍,因其枝葉在水邊搖曳,有如紅色游龍般。
蓼花,是秋天的守望者,為秋天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也為人們的心靈帶來了一份寧靜與慰藉。
蓼岸
宋-許及之
落水浮寒石,看痕記舊汀。
更尋紅蓼岸,都有幾鵁鶄。
“落水浮寒石,看痕記舊汀! 詩歌開篇描繪了一幅清冷的畫面,落水環(huán)繞著寒石,詩人看著水痕回憶起舊日的汀洲。這里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蕭瑟的氛圍,讓人感受到秋天的涼意和歲月的流轉(zhuǎn)。寒石與水痕,一靜一動,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對比,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
“更尋紅蓼岸,都有幾鵁鶄! 詩人接著追尋到紅蓼盛開的岸邊,看到了幾只鵁鶄。紅蓼的鮮艷色彩為畫面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與前面的寒石和水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鵁鶄的出現(xiàn)則為整個場景增添了一份生機與靈動,使畫面更加富有詩意。
道見蓼花
宋-范成大
秋風裊裊露華鮮,去歲如今刺釣船。
歙縣門西見紅蓼,此身曾在白鷗前。
“秋風裊裊露華鮮,去歲如今刺釣船! 開篇描繪了一幅秋景圖,秋風裊裊吹拂,露水清新而鮮亮!叭q如今刺釣船” 則引入了時間的維度,讓人在當下的秋景中回憶起過去的時光,營造出一種既空靈又帶有淡淡懷舊情緒的氛圍。
“歙縣門西見紅蓼,此身曾在白鷗前! 詩人在歙縣門西看到了紅蓼花,紅蓼的出現(xiàn)為畫面增添了一抹鮮艷的色彩。而 “此身曾在白鷗前” 一句,將詩人的思緒進一步拉遠,仿佛讓詩人回憶起曾經(jīng)在白鷗飛舞的場景中自由自在的時光。整個畫面充滿了自然的美感和詩意的遐想。
沙湖晚歸
元-朱德潤
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煙茅屋起平沙。
櫓聲歸去浪痕淺,搖動一灘紅蓼花。
“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煙茅屋起平沙。” 詩歌開篇展現(xiàn)出一幅寧靜而悠遠的鄉(xiāng)村晚景圖。山野起伏,歸雁在天空中斜飛,給人一種開闊又略帶寂寥的感覺。平沙之上,炊煙從茅屋中裊裊升起,充滿了生活的氣息,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櫓聲歸去浪痕淺,搖動一灘紅蓼花! 隨著畫面的推進,詩人的視角轉(zhuǎn)向湖面。歸家的櫓聲漸漸遠去,湖水泛起淺淺的浪痕。而在湖邊,一灘紅蓼花在櫓聲的搖動下輕輕搖曳。這里的紅蓼花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一抹鮮艷的色彩,也使寧靜的畫面多了一份靈動與生機。
望湖濱紅蓼甚麗
明-顧璘
湖外秋容淡晚霞,桃源何處泛來花。
西風也自嫌寥落,點綴芳菲付水涯。
“湖外秋容淡晚霞,桃源何處泛來花。” 詩歌開篇描繪了一幅秋日湖濱的美麗景象。湖外的秋色與淡淡的晚霞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氛圍!疤以春翁幏簛砘ā 一句則充滿了詩意的遐想,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桃源世界。這里的 “花” 指的是紅蓼花,詩人用 “桃源何處泛來” 來形容紅蓼花的出現(xiàn),增添了紅蓼花的神秘與美麗。
“西風也自嫌寥落,點綴芳菲付水涯。” 西風本是蕭瑟之物,但在詩人的筆下,西風似乎也嫌棄秋日的寥落,于是用紅蓼花來點綴湖濱,為水涯增添了一份芳菲。這里的西風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同時,紅蓼花在西風中的搖曳也為畫面增添了一份動態(tài)之美。
河船口占八首(其三)
明-林弼
昨夜江頭秋雨急,曉看新水已平堤。
堤邊紅蓼開無數(shù),樹樹相依穗穗齊。
“昨夜江頭秋雨急,曉看新水已平堤! 開篇描繪出一幅秋雨過后的江景圖。昨夜江頭秋雨急促,給人一種清冷、濕潤的感覺。而清晨看到新漲的江水已經(jīng)平了堤岸,展現(xiàn)出江水的洶涌和大自然的力量。這種景象的轉(zhuǎn)換,從夜晚的秋雨急驟到清晨的江水滿溢,營造出一種動態(tài)的氛圍,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堤邊紅蓼開無數(shù),樹樹相依穗穗齊! 接著詩人將目光聚焦到堤邊的紅蓼花上。紅蓼花開得無數(shù),一樹樹相互依偎,穗穗整齊。紅蓼花的出現(xiàn)為這幅江景圖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和生機。紅蓼花在江堤邊綻放,與江水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
秋英十詠(其九)紅蓼
清-弘歷
那論深紅更淺紅,水濱吹老鯉魚風。
汀荷敗綠江蘋白,著點容華媚鏡空。
“那論深紅更淺紅,水濱吹老鯉魚風! 開篇詩人不拘泥于紅蓼具體是深紅還是淺紅,這種對色彩的模糊處理,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水濱吹老鯉魚風”,將紅蓼置于水濱的環(huán)境中,秋風拂過,仿佛吹老了帶著鯉魚氣息的風。此句營造出一種秋意漸濃、時光流轉(zhuǎn)的氛圍,讓人感受到秋天的蕭瑟與寧靜。
“汀荷敗綠江蘋白,著點容華媚鏡空! 詩人的視角從紅蓼擴展到周圍的景物,汀上的荷花已經(jīng)衰敗,江水呈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顏色,江蘋也變白了。在這樣略顯蕭索的背景下,紅蓼卻如一點容華,為這秋景增添了一抹艷麗的色彩。“媚鏡空” 一詞,將秋天的景色比作一面空靈的鏡子,紅蓼則像是鏡子中的一抹嫵媚,形象地展現(xiàn)了紅蓼在秋景中的獨特魅力。
紅蓼花四首 其三
清-張英
紅粟枝繁雁蚤來,竹芭籬畔托根荄。
喜君不戀江湖闊,種向閑門也自開。
“紅粟枝繁雁蚤來,竹芭籬畔托根荄。” 詩歌開篇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秋日景象。紅蓼花如紅粟般枝繁葉茂,大雁早早飛來,為畫面增添了一份動感和季節(jié)感。紅蓼花在竹籬笆畔扎根生長,給人一種質(zhì)樸、自然的感覺。這里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鄉(xiāng)村氛圍。
“喜君不戀江湖闊,種向閑門也自開! 詩人表達了對紅蓼花的喜愛之情,稱贊它不貪戀廣闊的江湖,即使種在閑門旁也能自在地開放。此句賦予了紅蓼花一種淡泊、寧靜的品質(zhì),與世俗的繁華喧囂形成對比。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一種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
題蔣南沙畫雜花詩(其二)紅蓼
清-張照
岸上鯉魚風,芙蓉別秋水。
滿江兩腳來,波面蜻蜓起。
揖雨還拜風,蓼花紅邐邐。
莫訝愛江湖,前身是魚子。
“岸上鯉魚風,芙蓉別秋水! 開篇營造出一種秋意盎然的氛圍!磅庺~風” 通常指秋風,點明了季節(jié)。芙蓉在秋水中與季節(jié)作別,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畫面中既有秋風的靈動,又有芙蓉的柔美,為紅蓼的出場鋪墊了背景。
“滿江兩腳來,波面蜻蜓起! 此句描繪了一個生動的畫面,仿佛有人從滿江而來,腳步驚動了波面,使得蜻蜓飛起。這里增添了畫面的動態(tài)感,使整個場景更加鮮活。同時,也暗示了紅蓼所處的環(huán)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水邊世界。
“揖雨還拜風,蓼花紅邐邐! 紅蓼花在風雨中搖曳生姿,仿佛在向雨和風行禮!凹t邐邐” 形容紅蓼花的鮮艷和連綿不斷,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這里的紅蓼花充滿了生命力和韌性,在自然的風雨中依然綻放美麗。
“莫訝愛江湖,前身是魚子! 結(jié)尾一句富有想象力,詩人說不要驚訝紅蓼花熱愛江湖,因為它的前身是魚子。這種奇特的聯(lián)想為紅蓼花賦予了一種神秘的色彩,也讓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憶秦娥.蓼花
清-王夫之
秋江渺。秋心獨展幽芳悄。
幽芳悄。護臂紗輕,注唇丹小。
蘆花風亂汀洲繞。
采芳人遠知音少。知音少。
幾葉漁船,一輪殘照。
“秋江渺。秋心獨展幽芳悄! 開篇以遼闊的秋江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遠的氛圍。“秋心獨展” 則賦予蓼花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在這寂寥的秋日里獨自綻放著幽芳,悄然無聲。這里的 “幽芳悄” 進一步強調(diào)了蓼花的靜謐之美,讓人感受到一種清冷而又神秘的氣息。
“幽芳悄。護臂紗輕,注唇丹小。” 繼續(xù)描寫蓼花的姿態(tài)。“護臂紗輕” 將蓼花的花瓣比作輕柔的紗,形象地表現(xiàn)出蓼花的輕盈與柔美!白⒋降ば 則用比喻的手法,把蓼花的顏色比作女子點染的朱唇,既寫出了蓼花的鮮艷,又增添了幾分嫵媚。這兩句細膩地刻畫了蓼花的美麗,使讀者仿佛能親眼看到蓼花在秋風中搖曳的動人模樣。
“蘆花風亂汀洲繞。” 此句將視角從蓼花轉(zhuǎn)向周圍的環(huán)境。蘆花在風中飛舞,環(huán)繞著汀洲,營造出一種凌亂而又充滿動感的畫面。蘆花的 “風亂” 與蓼花的 “幽芳悄” 形成對比,更加突出了蓼花的寧靜與優(yōu)雅。
“采芳人遠知音少。” 這里表達了一種孤獨與寂寞之感。在這秋日的江岸邊,采花之人已經(jīng)遠去,蓼花的知音寥寥無幾。這種孤獨不僅是蓼花的孤獨,也可能是詩人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詩人借蓼花的孤獨來抒發(fā)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寂寞與無奈。
“知音少。幾葉漁船,一輪殘照。” 結(jié)尾以 “幾葉漁船” 和 “一輪殘照” 的畫面,進一步強化了孤獨的氛圍。漁船在江面上緩緩行駛,殘陽如血,映照在江面上。這個畫面充滿了蒼涼之感,與蓼花的孤獨相互映襯,使整首詞的意境更加深遠。
南柯子.蓼花
清-沈榛
野岸依幽渚,寒波浸碧空。
數(shù)枝蓼蕊吐芳叢。
雅淡紅妝醉舞、向西風。
賦色雖多別,含辛總自同。
寂寥低映水仙宮。
弱體輕盈常傍、小橋東。
“野岸依幽渚,寒波浸碧空! 開篇描繪出一幅清冷的秋日景象。野岸依偎著幽靜的小洲,寒冷的水波浸潤著碧空,營造出一種空曠、寂靜的氛圍。這種環(huán)境為蓼花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調(diào)。
“數(shù)枝蓼蕊吐芳叢。雅淡紅妝醉舞、向西風! 接著,蓼花登場。數(shù)枝蓼花在芳草叢中綻放,如雅淡的紅妝女子在西風中醉舞。這里將蓼花比作紅妝女子,賦予了蓼花柔美、靈動的形象。蓼花在秋風中的舞動,為冷清的畫面增添了一抹生機與活力。
“賦色雖多別,含辛總自同! 此句從蓼花的顏色和味道入手,指出蓼花雖然顏色各異,但都帶有一種辛味。這里既描寫了蓼花的外在特征,又暗示了蓼花的內(nèi)在品質(zhì)。蓼花的辛味或許象征著它的堅韌與頑強,在秋風中依然綻放,不畏寒冷。
“寂寥低映水仙宮。弱體輕盈常傍、小橋東! 最后,詩人將蓼花與水仙宮和小橋聯(lián)系起來。蓼花在寂寥中低垂,映襯著水仙宮,它那弱體輕盈的姿態(tài)常常出現(xiàn)在小橋東邊。這里進一步豐富了蓼花的形象,使蓼花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清幽、雅致的意境。返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