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出身平民被瞧不起,徐悲鴻賣畫替他籌學費,成名后一幅畫賣2.3億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可是這并不是絕對的情況,總有一些人因為一些原因發(fā)揮不出自己的才能,最終埋沒了大好天賦。所以在很早以前便有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說法。事實也是如此,一些人本是籍籍無名,但是遇到了貴人后就一飛沖天,成為了真正的千里馬,比如近代國畫大師傅抱石就是這樣的情況。
傅抱石是江西南昌人,他出身于一個修傘匠之家。他憑借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以第一名免試升入了省立第一師范,借此他也踏上了藝術(shù)的道路。最開始他是靠刻字來謀生,這個技能反而給他帶來很好的基礎(chǔ),之后轉(zhuǎn)為藝術(shù)狀態(tài)的篆刻可謂是水到渠成。他篆刻的印章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連親手教他如何刻字的老師傅都為之贊嘆。
之后傅抱石不滿足于目前的狀態(tài),將目標轉(zhuǎn)向了古代的畫史以及畫論,除了借鑒里面的理論完善自己的篆刻技術(shù)外,他對于畫畫也有了極大的興趣。自己開始慢慢動手畫畫,為此不亦樂乎。
而就這時,傅抱石非常偶爾地認識了當時任中央大學藝術(shù)系教授的徐悲鴻。徐悲鴻看完了他的畫后眼前一亮,一眼就看出傅抱石是一個有天賦的人,在畫道上能走得很遠。但是當時的環(huán)境并不能滿足這塊璞玉,于是徐悲鴻想要為傅抱石爭取到了一個去國外留學的機會。
但是這個機會也不是那么好爭取的,當時江西省的主席熊式輝對此并不感冒。徐悲鴻說要培養(yǎng)人才的話并沒有打動熊式輝。徐悲鴻見此心中一動,拿出了一張畫說:“這是畫是我畫的,我將它留在這里了,就當這張畫是你們買下來的吧!
旁邊的人見到徐悲鴻這么有誠意后都開始勸說起來,熊式輝便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答應(yīng)了。不過最后他出的那筆錢不夠傅抱石去法國留學,于是傅抱石便改去日本留學。徐悲鴻知道這已經(jīng)算是很好地結(jié)果了,道謝一聲后就將此事告訴了傅抱石。
傅抱石對此激動不已,沒想到自己能得到徐悲鴻先生的青睞,而且還得到了徐悲鴻如此大力的支撐。當時已經(jīng)而立之年的傅抱石也燃起了雄心,與老婆商量后決定要抓住這次機會。來到了東京帝國美術(shù)學院,成為了史學泰斗金原省吾的徒弟。
傅抱石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天賦,終于學成歸國,接受了徐悲鴻的邀請,在中央大學執(zhí)教。他的作品也成為了經(jīng)典,被人們爭相收藏。在2016年6月5日,他的畫作《云中君和大司命》成交價為2.3億。傅抱石終成一代大師,也帶來了一段伯樂與千里馬的佳話。返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