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德·庫寧
無題XII
1975年
3500萬美元
威廉·德·庫寧,簡稱德·庫寧,荷蘭籍美國畫家,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靈魂人物之一,新行動畫派的大師之一。在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人體成為其繪畫創(chuàng)作的主體,加以風景及書寫的符號來發(fā)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將歐洲立體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與表現(xiàn)主義的風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繪畫行為之中,把激進藝術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即使是極端的繪畫作品也具有藝術美感,試圖喚醒人們心中一種與所有生命事物的內在關聯(lián)感。
德·庫寧《無題8》
德·庫寧的藝術人生
他14歲就開始在一家商業(yè)美術和裝飾公司打工,晚上到鹿特丹的藝術和技術?茖W校上夜校。1924年,他游覽比利時,參觀那里的博物館,并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衛(wèi)普學習。
22歲時,他從荷蘭移民美國新澤西州,做油漆工。第二年,他來到紐約,靠從事商業(yè)美術謀生,并繼續(xù)作畫。
在紐約,他結識了終生摯友戈爾基,他倆在一間畫室里作畫,互相觀摩學習,彼此影響。30年代的畫壇時尚是立體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希特勒上臺后,許多德國畫家移居紐約,他們帶來了抽象繪畫和表現(xiàn)主義。
德庫寧沐浴著這些風潮,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個人風格,在紐約畫家群中嶄露頭角。在美國的頭十年,他跟從前一樣,靠商業(yè)美術生活,有時還得干點別的事兒。
這樣,直到30年代后期,他受雇于紐約世界博覽會,擔綱任聯(lián)邦藝術計劃的壁畫制作。從此以后,他的繪畫可以為他帶來穩(wěn)定的收入,他就完全放棄了商業(yè)美術,專心于繪畫藝術的探索。
德庫寧的創(chuàng)作,集中于抽象、女人和男人這三個系列,而其中,尤以女人系列最出名,它實際上幾乎與他的繪畫生涯相始終。他把繪畫看作體驗、表達、實現(xiàn)自由的過程,他以舞蹈表演一般的在旁人看來近乎夸張的激情姿態(tài)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在這一點上,他與波洛克的蹦蹦跳跳是相同的。
在他的畫面上,不論形象的或抽象的內容,都沒有任何的約束,構圖、空間、透視、平衡,等等傳統(tǒng)繪畫技法和審美觀念一掃而空。他討厭一切橫加給繪畫的束縛,運筆異常大膽,落筆果斷堅決,迅猛有力。
入選195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挖掘》,評論指出,“色彩又明顯地回到了繪畫中,那種令人難忘的荷蘭女性的粉紅、白色和黃色。同時色彩也表示了某種甚至更為性感的東西,被劈開的人體開口處到處是紅色,……色彩最終給那嵌入的鉆石形狀賦予一種少有的強度,在這幅畫里,觀眾的眼睛與畫中的眼睛融合到了一起!
作為一代藝術大師,德·庫寧以多樣的藝術語言色彩,素描、雕塑等形式留給我們觀者心靈與心靈的溝通與感悟,藝術總在經歷巨大的變化,但是正如德·庫寧所言,藝術是一種“理解生活”的工具。
德·庫寧典型的畫法是先素描、上顏料,然后在顏料上繼續(xù)作畫,再刮掉表面,然后描摹一些從其他地方轉化來的影像,然后又上色。有時候這些步驟會重復十幾次。從這個繁瑣的過程來看,我們不得不驚嘆德·庫寧竟能如此高產,甚至不禁懷疑:其實他不是在工作——只是試試這個,弄弄那個,畫砸了,重新來過。
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德·庫寧的每一個作品都迸發(fā)出了生生不息的原動力。至40年代末期,他掀起了第一場“德·庫 寧熱”——把抽象畫法和人物融合在一 起:1945年前后,他創(chuàng)作了自己第一個系列畫作,在一幅幅的畫面中,唯一坐著的主角不再那么自然逼真,而是逐漸丟失輪廓,緩緩融入周遭環(huán)境中。
德·庫寧在該系列著名的壓軸作品《粉色天使》中,引入了女性角色。這是他向畢加索致敬的作品。馬蒂斯和米羅的痕跡還是很容易能看出來,但是有一個細節(jié):天使的腳是張著大嘴的魚頭,這很讓人疑惑。其實,這一形象 源于彼得·勃魯蓋爾晚年在16世紀的作品《最后的審判》。
當你看到德·庫寧1946 年的畫作《審判日》,這一點就更清楚了:從遠處看,這幅畫抽象且模糊;但是走近了,你能看到四個螃蟹般造型的人體擠滿了畫面——這是啟示錄中的天使圍成一團。德·庫寧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肉體,是油畫誕生的原因。
我們要記住,他不是在說提香筆下那乳白色、無瑕疵的妓女肉體,而是遍布傷痕、流血不止,甚至略有腐敗的身軀。可有趣的是,讓德·庫寧置身世界藝術大師行列的畫作中,并沒有出現(xiàn)人物形象,至少從一般視角看不出來。
1948年,43歲的德·庫寧在紐約舉辦了首場個人畫展,展品都是沒有人物形象可言的油畫,大多數(shù)看上去不過是簡單的黑白色塊,加上扭曲的白色細線,就像在黑色絨布上破碎的玻璃板一樣。然而,這些畫在藝術圈卻引起了很大轟動。
藝評界“教父”克萊門 特·格林伯格——從這一頭銜就能看出他有多難伺候——毫不掩飾對德·庫寧的欣賞,認為他是“一個純粹的‘抽象’ 畫家”:一束束白色的顏料被解讀為張力十足的書法;極簡配色被視為典型的存在主義風格,隨后被許多藝術家爭相效仿。
德·庫寧本可以趁此輕松地樹立起自己的標志形象,只消拿出一些靠譜的作品去贏得靠譜的獎項。但是他沒有這么做,而是開始把精力放到被人忽視的女性抽象黑白油畫上。1953年,他展出了第三個《女性》系列,作品洋溢著離經叛道的意味,深深吸引了藝術界的目光:畫中胸部肥碩的女妖魔有著尖利的指頭,扭曲的身軀上鞭痕赫然,如馬嘴般咧開的 大口尤為人。
可是隨后,德·庫寧發(fā)生了360度的驚人轉變,就像馬勒的交響曲, 在刺耳的聲音突然沉寂的那一刻,你就置身于牛鈴和鋼琴聲編織的田園風光里了。
20世紀50年代晚期,德·庫寧開始在紐約城外活動。1963年,他搬到長島的斯普林斯定居,《粉色黎明》就是在這一年創(chuàng)作的,畫的就是他工作室附近海域的風光。德·庫寧采用了水仙黃、知更鳥藍和意大利畫家提埃坡羅的獨特粉紅,畫作中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快活。
然而,恬靜的風格沒有持續(xù)太久。越來越多的女人走進了他的創(chuàng)作,她們就像一個個被撕裂的巨大傷口。德·庫寧的第一批雕塑也是如此:斑駁骯臟的銅鑄小人兒構成同樣滿布斑點的較大人體。至20 世紀80 年代,德·庫寧又發(fā)動了 一場大清理:純白色橫幅畫布上突然間只剩下三種顏色——紅、黃、藍。這也是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基礎色。當時年逾八旬的德·庫寧出現(xiàn)了腦萎縮的癥狀,到1987 年病情已無法控制,直到1997年溘然長逝。
德庫寧與伊蓮娜愛恨糾葛的一輩子
伊蓮娜與德·庫寧,愛恨糾纏一輩子。和所有愛情故事一樣,開始總是很美好。初出茅廬的德·庫寧,從荷蘭遠赴美國,認識了年輕貌美有才華的伊蓮娜。
兩人相差14歲,不過年齡不是問題國籍不是距離,相愛只是一瞬的事,很快修成正果,步入婚姻殿堂。
一如所有狗血的橋段,婚姻演變成愛情的墳墓,生活中細枝末節(jié)的瑣事,輕而易舉將激情埋葬:爭吵、出軌、分居,當?shù)聨鞂幘忂^神來的時候,他與他的繆斯伊蓮娜,已經是天各一方。
見不到她,那就來畫吧。
在德庫寧心中,伊蓮娜和所有女人一樣,具有兩面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天使的一面人們說的太多了。追求美好是人類的共性,人們喜歡將事物美化,一如從前藝術家們所描摹的女子,連表現(xiàn)丑惡時,都帶著反諷的意味,要用極致的美來襯托極致的惡,仿佛云間一朵惡之花,索命的劇毒,也定要賦予它美麗的外表。
伊蓮娜
那么,索性撕破這美麗的面具,徹底描繪惡魔的一面吧。
將丑陋以不假思索的方式,一股腦兒傾泄在畫布上,然后在草稿之上,帶著最沉著的理智,冷靜的讀取內心,一筆筆修改,一點點呈現(xiàn),內心所見的丑惡,毫無保留的曝露在筆端。
繪畫是一面鏡子,映照著畫家的精神世界。
德·庫寧眼中的女子,如蛇如蝎,狡猾善變,所以筆下的女子,眉眼猙獰,粗俗狠厲;德·庫寧心中的女子,神秘莫測,不可捉摸,所以筆下的女子,模糊不清,抽象難解。善與惡并存,丑與美交織,不完美,卻又令人欲罷不能。
他憤怒、傷心、悲痛欲絕,他冷靜的將女人丑惡的一面細細解讀,條分縷析,復刻于畫布之上。但饒是如此,女人的惡也沒有使他心如止水。
憤怒是愛的表現(xiàn),有多么憤怒,就有多么愛。
所以當垂垂老矣之時,伊蓮娜回到他身邊,他欣然接受了她。
時過境遷,他與繆斯重逢,德庫寧依舊是德庫寧,伊蓮娜依舊是伊蓮娜,善沒有消失,惡也依舊存在,可他依舊愛她,她依舊愛他,他們依舊相愛,他們依舊在一起。他的內心開始平靜,他開始畫山畫水畫風景,他的畫不再丑陋,他的畫里也不再有女人,因為他深愛的女子,已經回到了他身邊。那久違的愛情,從惡之花的荊棘里重生,變得尤為清甜,輕而易舉的安撫了他,讓他重回平靜。
繪畫就是如此清晰地記載著畫家內心的演變。
從那些丑陋的女人畫像中,德庫寧慢慢讀懂了伊蓮娜,享受她的善,接受她的惡,那個惡魔般的伊蓮娜從畫布中走出來,與現(xiàn)實中的伊蓮娜重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伊蓮娜。也許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德庫寧才能毫無保留的再次接受伊蓮娜。
了解一切,才能真正做出選擇。
那個善良又惡毒的女人,讓人又愛又恨。可畢竟他愛她,她也愛他,他們互相扶持著,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白發(fā)時的德·庫寧
世上從來沒有完美,也不存在絕對;所有秩序都可以打破,天使也有可能變成惡魔。而我們就如德·庫寧的奶油色天使,夾在天堂與地獄的中間地帶里,自我浮沉。
他是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靈魂人物之一
新行動畫派的大師之一,平生最喜愛畫人體
通過自己的藝術手法把人體抽象化
他將歐洲立體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
與表現(xiàn)主義的風格融于自己
大而有力的繪畫行為之中
把激進藝術的理念融化
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
即使是極端的繪畫作品
也具有藝術美感,試圖喚醒人們心中一種
與所有生命事物的內在關聯(lián)感。
女人與自行車
粉紅色天使
商務合作、轉載事宜請在后臺留言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