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油畫中的情愛這個曖昧的話題,我們可以將中國與西方做一個有趣的比較。
從時間軸上來看,西方和中國現代意義上的情愛萌動時間其實相差無幾:西方的文藝復興和中國明清之交都處于16世紀左右。
在中國,《三言》、《二拍》和《金瓶梅》這樣的充溢著情愛的作品開始生產并流行;而在西方,薄伽丘的《十日談》也開啟了現代情愛文學的先河。它們之間既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點。
中國春宮畫 這是比較含蓄的 好吧 猛的小藝不敢放
相同的是兩者都以現實社會為背景來演繹故事,不同的是中國的作品一般都保留了真實的生活原型,沖擊性較強的作品往往都把真事隱去(比如紅樓夢的甄士隱),而用假語村(賈雨村)言敷衍出來。
《十日談》插圖 意 薩瓦治
相比之下,《十日談》就要爽快得多。其中的故事大多數都以古希臘羅馬神話為原型,卻偏要說成是現實生活中的見聞。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突出表現。
春宮畫與情愛油畫
這種差異,在國畫與油畫中自然也同樣存在。
國畫將對象意象化表達的傳統(tǒng),促使藝術家去搜尋情愛藝術的感受性,從而產生了大量的春宮畫。這種作品很難升華,甚至還比不上民間俚俗的口頭情愛文學和性愛故事。
但油畫將觀念物化的傳統(tǒng)卻促使藝術家去尋找情愛的載體之美,從而產生了一門獨立的人體藝術,產生了大量可供人類永遠公開欣賞的杰作。從文藝復興直到當代,幾乎每個階段都留下了許多令人玩味不已的作品與故事……
神話、文學、塑形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現代意義上的西方情愛藝術始于文藝復興,而文藝復興實則是借尸還魂。它復興的是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態(tài),更主要的是提取其中的人文精神。
麗達與天鵝(黑瓶畫) 古希臘
它突出的特點是文學作品取材于神話內涵,而繪畫則借助于文學精神來塑造形體。這個特點,從“麗達與天鵝”這一西方源遠流傳的繪畫母題中就可以看出來。
麗達與天鵝(鑲嵌畫) 約3世紀
作為異域文明的觀看者,麗達(Leda)這個名字只怕沒有多少知道。但若說起她的女兒——那個引起了長達十年特洛伊之戰(zhàn)的——海倫,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
麗達與天鵝 古羅馬壁畫
相傳麗達是克里特王國的公主,嫁給了被驅逐流放于此的斯巴達國王延達瑞俄斯;楹,她的夫君重返斯巴達,又成為了國王,而她只能獨居于一個無人的小島上。
然后,又像許多希臘神話的橋段一樣,她被宙斯變成的天鵝所引誘,生下了四個鵝蛋……
麗達與天鵝 古羅馬錢幣
四個鵝蛋中,兩個是麗達丈夫留下的種,還有兩個則是宙斯的。在這兩對龍鳳胎中,最出名的無疑是她的兩個女兒。
一個正是大名鼎鼎的海倫,另一個其實也很有名,她與奸夫一起謀殺了自己的丈夫——那位攻陷了特洛伊的希臘聯軍主帥阿咖門農,她的名字叫泰涅斯特拉。
麗達與天鵝 古希臘雕像
艷情、背叛、傳奇、謀殺、戰(zhàn)爭、誕生與毀滅、痛苦與愉悅……
或許正是這則神話故事蘊含著的無比豐富的信息和耐人尋味的情節(jié),“麗達與天鵝”才變成了人們不斷重復表現的母題。
不說文藝復興時期,就是到19世紀時,著名詩人葉芝還為之專門此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腰股間一陣戰(zhàn)栗 / 竟從中生出 / 斷垣殘壁,城樓上的濃煙烈焰 / 和阿伽農門之死。
直白還是象征?
在文藝復興時期,已知最早描繪了“麗達與天鵝”的性行為的,是1499年一本在威尼斯出版的《尋愛綺夢》的書中的插圖。
在一個凱旋的游行中,麗達與天鵝在花車的頂篷上興至勃勃的做愛,周圍還有大量的人群在圍觀。
麗達與天鵝 朱奧坎帕尼奧拉
稍后不久,威尼斯畫家朱奧坎帕尼奧拉創(chuàng)作了這幅雕刻(板)畫。麗達靠在一個樹樁上與天鵝做愛,她的一只手似乎在愛撫它的脖子,也可能是試圖阻止它的侵犯。
她的表情很含糊,我們不能斷定她是快樂還是恐懼。當然,這種模棱兩可的表達也可能是畫家故意為之。
麗達與天鵝 達芬奇 原作于19世紀被毀 此畫可能是達芬奇學生的摹本
事實上,不只當時民風最開放的威尼斯,文藝復興三杰的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其羅全都畫過《麗達與天鵝》。
當然,與威尼斯畫家們的豪放作派不同,達芬奇將麗達與天鵝的情愛表現得含蓄而溫馨。情愛在他這里,不過是以一種隱喻與象征面貌出現的。
麗達與天鵝素描 拉斐爾
拉斐爾的《麗達與天鵝》似乎受到了達芬奇的影響,雖然人物造型呈現出拉斐爾獨有的風格,但構圖明顯與達芬奇趨同。
麗達與天鵝 科雷喬復制米開朗其羅的摹本
在三人之中,米開朗其羅是最為大膽的一位,麗達與天鵝仿若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人。其人體優(yōu)美的延伸和扭曲所帶來的力量感,也表現出了米開朗其羅一貫的造型趣味。
麗達與天鵝 科雷喬
此畫曾被路易十五的兒子路易斯用刀子毀壞
后來被修復
學習大師好榜樣,有了那三位巨匠的引領,文藝復興后期,幾乎像點樣子的畫家都曾畫過同樣的題材。
麗達與天鵝 丁托列托
在眾多的麗達與天鵝中,令小藝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丁托列托的這一幅。
不愧是豪放的威尼斯,作為威尼斯畫派最后一位大師,為了表現情色,丁托列托讓鵝頭直接對準了達麗的陰部。
最有意思的是,他還地在麗達的私密部位添了幾筆白色的筆觸。意境不高,但足以引人注目。
弗朗索瓦·布歇 《麗達與天鵝》 1740
而更加赤祼的則是洛可可藝術大師布歇筆下的這幅,其中的色情意味已經不加任何修飾,甚至是故意渲染。
聯想到當時法國貴族的開放甚至是縻爛的情愛作風,和洛可可藝術的甜俗之風,我想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吧。
情色也是一種自由
盡管文藝復興諸大師一再地畫起《麗達與天鵝》,但能夠真正完整留存下來的作品其實并不多。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發(fā)現,它們不是摹本,便是被人故意毀壞。
這種破壞情愛藝術品的高潮出現在兩個時期,一是16世紀宗教改革后清教徒崛起時,還有一個則是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
基督教認為,為快樂的性交就是罪惡。3世紀時的教父圣哲羅姆就宣稱:“那些對自己的妻子愛得過于熱烈的人,就是一個通奸者”。對任何婚外的性行為,和謀殺同罪,甚至罪惡更大。
在16世紀以后出現的清教徒,使性禁欲變本加厲。17至18世紀的歐洲,似乎稍稍輕松了一些,但是到了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性禁欲之風又席卷歐美。
一直到19世紀甚至20世紀初期,仍舊可以看到性禁欲主義的幽靈。
麗達與天鵝 塞尚
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過后,麗達與天鵝這個母題又開始流行起來。不光是那些以先鋒自居的當代藝術家們,就連一些學院派藝術家也都對此樂此不疲。
麗達與天鵝 萊頓
英國拉斐爾前派大師萊頓創(chuàng)作了一幅《宮女》,描繪一位奧斯曼帝國宮廷中的宮女漫不經心地注視著面前的一只亢奮的鵝,這是一幅唯美主義作品。
進入現代主義繪畫以后,莫羅的學生馬蒂斯率先以 “野獸主義” 的風格描繪了這個題材。三個象征主義的大師也相繼塑造了新潮的《麗達與天鵝》,他們是比利時的弗萊切.洛普斯,德國的馬克斯.克林格,和法國的奧迪隆.雷東。
麗達與天鵝 達利
緊接著是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他給我們留下了兩幅《麗達與天鵝》,畫中的麗達是以他的妻子為模特兒繪就的。
抽象派崛起后,美國抽象派畫家托姆布利Cy Twombly1962年的一個版本,已經不能從畫面上看到有關麗達與天鵝的形象了。這幅畫現在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藏品。
進入20世紀以后,甚至不只是繪畫領域,
就連人體攝影寫真、明信片、
和藏書票上四處都彌漫著它的身影。
人類的性愛活動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人類繁衍和種族興旺的保障。
縱觀西方性文化的發(fā)展,從古羅馬的淫亂,到中世紀的黑暗,發(fā)展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性復蘇,到了維多利亞時代又反回來的性保守時期。直到20世紀,又有“性革命”、“性解放”的反反復復。
在現代的一個女權主義者的繪畫作品中,還可以看到一只被剝去了皮的盤中天鵝。通過“麗達與天鵝”作品,大致也可以體會到500多年來,西方社會政治文化,繪畫藝術的演進過程。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