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人一生中必須做些讓自己發(fā)狂的事,那么繪畫便是我的全部生命,也是我終身去追求的唯一憑借......雖然我加入了法國國籍,但是我骨子里的東西還是中國人的。
——趙無極
趙無極
趙無極是著名的華裔抽象藝術家,他的抒情抽象表現主義在20世紀下半就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同。在繪畫創(chuàng)作上,他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意蘊和審美趣味,創(chuàng)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
趙無極的藝術自成一格、成績斐然,為東西方藝術交流提供了重要橋梁。他在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與色彩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繪畫及文化意蘊,藝通中外,心馳古今。
趙無極 《29.09.64》 230×345cm 油彩 畫布 1964
成交價:1.36億元 2017佳士得香港春拍,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1964年作品,趙無極1959年后的作品全部以創(chuàng)作日期命名。】
趙無極生于北京的書香世家,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使他從小接觸繪畫和書法,對筆墨運用的嫻熟,也對他日后油畫風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1935年,考入了杭州藝專,師從著名畫家吳大羽和潘天壽先生,開始接受西方傳統(tǒng)繪畫的訓練,學習素描和油畫技法,打下了良好的西方繪畫基礎。
小時候叛逆的他不喜歡潘天壽的中國畫臨摹課和黃賓虹的畫,認為畫家只會抄襲漢朝和宋朝所建立的傳統(tǒng),中國畫在 16 世紀起便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不再有想象和變化的空間,他的質疑精神引起了當時杭州美專校長林風眠的注意,林風眠鼓勵他對傳統(tǒng)質疑,用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中西差異,并支持他追求印象派的明朗、輕快、色彩。
這樣開放的思想理念使其日后在法國的發(fā)展具備了有利的條件。吳大羽則指引他向中國詩意意境文化審美取向探索油畫創(chuàng)作,從而奠定了東方元素的基礎。因此,求學期間的趙無極便認為繪畫不應該復制再現自然,而是應該表達內心、傳遞感情。
在杭州藝專任教期間,他接觸到了畢加索、馬蒂斯、塞尚等現代派大師的藝術,讓他思想高度開放。在他40年代的作品中,作品開始傾呈現現代主義傾向。因此,求學期間的趙無極就奠定了日后繪畫風格東方元素的基礎。
趙無極 花瓶 26x16.5cm 1935年
1948年趙無極赴法開始他的藝術探索道路。抵達巴黎的當天,他不顧旅途勞累,直奔盧浮宮。他呆立在達芬奇、奇馬布埃、喬托、安藉里柯的作品前,看到了和中國畫完全不一樣的另一種繪畫——真正的西方油畫。盡管他對中國的水墨畫掌握得得心應手,可他不想走快捷方式,不想到法國來炫耀中國功夫。
他不愿被扣上中國畫家的頭銜,他不愿像到巴黎的許多中國畫家那樣,一頭鉆進中國人的文化圈里,在中國城附近租個房子,不停地畫“中國特色”的東西,向法國藝壇兜售有“禪味”、“道味”的水墨畫或油畫,盡管這樣可能會很方便,甚至在開頭的日子里很稱心如意,然而數十年下來,即使是有著極高藝術天賦的移民畫家,也會永遠游離在法國社會的邊緣。
“到人家的地方,就要往人家的高峰上攀登。”他知道蒙巴納斯是法國藝術家集聚的地方,所以剛到巴黎就在那里租了房子,結交了許多法國藝壇的“主流人物”,直接從“文化邊緣”奔向了“藝術中心”。
趙無極 坐著的女子(吾妻)1948年
趙無極在法國南部的畫室,一度比鄰于畢加索的畫室。這位當時已屆八旬的老人,一心沉醉于繪畫之中,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見。但他對趙無極非常親切,每次在畫廊見面時,他都熱情地招呼:“矮個子中國人!”若趙無極不在,他也會問:“那個矮個子中國人來了嗎?”
畫家米羅、馬蒂斯也對他非常友好。后來,他一直與馬蒂斯兒子開的畫廊有著很好的合作。他與雕塑藝術家賈科梅蒂相鄰17年。這幾位大師對他都很有影響:畢加索的結構、馬蒂斯的顏色、米羅的開放觀念,都啟發(fā)了他對空間自由處置和掌握的能力。
在大師的環(huán)境里,在巴黎充滿浪漫氣質與藝術的氛圍里,趙無極和他的藝術快速而茁壯地生長著。他到法國后的第二年,克勒茲畫廊就為他舉辦了個人畫展,使他一舉成名。1949年趙無極結識了對他的命運起到很大影響的詩人米肖。1950年他與米肖合出了第一本書。在那一年他簽下了第一個合同,開始自食其力。法國的寧靜使他可以不受干擾地工作和思考,他的藝術有了更自由的空間。
亨利·米肖
趙無極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為師,畫風比較接近西方印象派。他由克利的畫中得到啟示,一躍而入抽象的世界。
趙無極一系列重要而罕見的早期代表作,包含1950年代克利時期“自然風景”、1950年代中期的“甲骨文系列”與1960年代中期的“抽象山水”,鋪陳出趙無極由具象、半具象,至符號化與完全抽象的創(chuàng)作歷程轉變,這段時間也是趙無極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關鍵轉折。
趙無極 大教堂及周圍景色 1952年
趙無極說:“人們都服從于一種傳統(tǒng),我卻服從于兩種傳統(tǒng)。”他是以西方的表現形式發(fā)掘中國的藝術傳統(tǒng)和藝術精神,將西方的抽象融入了東方的意象之中。他的盛期作品是一個完全抽象的形式世界,讓人生發(fā)出許多投射了審美聯(lián)想的幻覺,從中疊印出一個充滿生命律動的自然世界。
作為受東方藝術熏陶長大的趙無極,自然地將中式的山水,水墨的渲染、書法的寫意、細膩與虛實加上西方現代主義的奔放寓于油彩之中,以線條和色彩變現山川,天空、水等自然的元素,作為中西結合的藝術,畫面的呈現效果也營造一種時光流動之感。
自由的形態(tài)和力量涌動無不散發(fā)著作者對于自然的感動。東方的宇宙觀“道”、“大象無形”用一種西方的語言方式詮釋在他的畫面中。
1955 兩鎮(zhèn)之間
道是什么,“道”就是“無形”之“大象”;就是“至小無內、至大無外”的一種抽象境界;就是中國先哲所建立的一種宇宙觀。從最深層的意義上看,趙無極的藝術所表達的正是這種“無形”之“大象”,這種“至小無內、至大無外”的抽象境界,正是中國先哲所建立的對宇宙的觀照方式。它不再是對一山一水、一樹一石的具象式的觀照,而是一種對大氣盤旋的宇宙大象的宏觀理解和冥想。
趙無極作品 《向馬蒂斯致敬》
巴黎的評論家說趙無極的藝術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一種“冥想的精神”,認為趙無極是“將法國的情致與遠東的空間感相結合”。而趙無極本人也認為“隨著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漸重新發(fā)現了中國”。
無論是巴黎的評論家所說的“冥想的精神”,還是他本人所說的“向深遠本原的歸復”,均可以理解為是在宏觀境界上對“道”的觀照,但要通過繪畫對這種“宏觀理解和冥想”作出表達,只有借助于抽象的方法。其獨創(chuàng)的“抒情抽象派”的繪畫風格,隱含著大自然的神韻和中國文人畫的意境,充滿著東方的神秘與中國的詩情。
趙無極 龍 45.5x37.5cm 1954年
無題
作者:趙無極 石版畫 | 50cm x 65cm | 1989 | 版數:72/75 簽名:Zao Wou Ki
趙無極尋回了中國的文化精神,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蘊含著各種抽象因素,但中國繪畫史上從未出現過完全抽象無形的繪畫,這就是他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為靈魂,運用西方材料與色、光效果完成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是中國意象與西方技法的融合,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與繼承的態(tài)度,對現代文化的感悟和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的結合,這也是他成為佼佼者的原因。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