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白居易11歲時遇到初戀,被母親多次阻攔,單身等到37歲,最終無果
“詩王”白居易晚年,竟以圈養(yǎng)家妓為樂,喜新厭舊,家中鶯鶯燕燕居然100多人,60多歲依然樂此不疲……
![](https://q5.itc.cn/q_70/images01/20250203/8c8b30f91556412c8b3b1eeaf94e307e.jpeg)
白居易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學習刻苦,聰慧過人,考取功名踏足仕途后,官居三品以上。其文采斐然,諸多佳詩名作被后人津津樂道。
白居易11歲那年,正好趕上戰(zhàn)爭,父親決定一家人搬到一個叫“符離”的地方暫居。
鄰家有一個7歲的小女娃,長的白嫩秀氣,機靈可愛,是白居易兒時的玩伴,名叫湘靈。
他們兩小無猜,隨著漸漸長大,愛情的種子悄然在這對少男少女心中萌發(fā)。
白居易提筆寫下《鄰女》一詩,將妙齡少女湘靈比作盛開的蓮花,并描寫了湘靈在家中悠閑自得的教鸚鵡說話的場面,讓一個清新可愛的少女之態(tài)躍然紙上,整首詩叫人誦之忘俗。
轉(zhuǎn)眼間,白居易到了適婚的年齡,他向父母說了自己想用重金聘禮,明媒正娶湘靈為正妻的想法。
![](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50203/06a04808bfb542b08647fcb5e89a714c.jpeg)
然而白母卻堅決反對這門婚事,理由是“門不當,戶不對”。白居易當時雖然失望,但還是暗暗下決心,要努力奮斗,等考取功名后,自己就對婚姻有發(fā)言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了。
公元798年,白居易為了前程暫別了心愛的湘靈。
2年后,他金榜題名,事業(yè)蒸蒸日上,心中念念不忘兒時相伴的湘靈,處理完手頭事務(wù),歸心似箭趕回符離。
到了家中,白母分外高興,白居易再次央求母親答應(yīng)他和湘靈的親事。
白母一聽,頓時由喜轉(zhuǎn)怒,越說越氣,突然之間舊病復發(fā)昏迷過去。
孝順的白居易見母親固執(zhí)己見,身體越發(fā)不如從前,只得投降讓步。
而此時湘靈已經(jīng)24歲,步入了大齡剩女的行列,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公元802年,白居易再次到長安選拔考試,由于成績出眾,被皇帝授以重要職務(wù),因此舉家遷往長安居住。
白居易又一次向母親鄭重提出想和湘靈共度一生,希望能帶湘靈一起到長安。
白母這次更加堅決反對,不但沒答應(yīng)兒子的請求,還以死相逼。
白居易在仕途面前,又一次選擇了妥協(xié),懷揣著對湘靈的不舍和歉意,還有對母親的怨恨搬到了長安。這一別,便是一生的距離。
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返京途中經(jīng)過符離,派人打聽湘靈的消息。
得知湘靈一直孑然一身,與父親相依為命,癡等白居易,到后來已不見蹤影,不知是生是死。
白居易心里惆悵難耐,嘆命運的不公。
白居易37歲時,依然孤身一人。好友楊虞卿到府上做客時,觥籌交錯間聞聽了白居易和湘靈的曲折往事,不禁生出同情之心。
于是介紹了自己的妹妹給白居易,勸其早日娶妻生子,以免耽誤此生。
![](https://q9.itc.cn/q_70/images01/20250203/d60f6bbbe30e4bd5b310ca34ec408ae2.jpeg)
白居易的母親知道后甚喜,同意了這門親事。于是沒過多久,白居易就娶了母親心中理想的女人做了媳婦。但是這位楊氏女子并非白居易心中的理想類型。
白居易婚后不久就給妻子寫了一首詩《贈內(nèi)》來“勉勵”發(fā)妻楊氏。希望她能夠做到勤儉持家,三從四德,安貧樂道。
楊氏自從嫁給白居易之后,也的確做到了恪守本分,相夫教子,打理好家中的一切事物,默默支持著白居易。
白居易仕途起起落落,自從被貶江州司馬之后,便心思不在朝堂之上,開始吃喝玩樂,還養(yǎng)起了家妓,養(yǎng)個三年五載,賣掉,再買新的。
據(jù)《史記》記載,白居易家中一度養(yǎng)過近100個家妓,其中,最偏愛的當屬歌妓樊素和舞妓小蠻二人。
樊素有一副好歌喉,小蠻則舞姿翩翩。兩人都是十幾歲的年紀,嬌嫩如花,而白居易則年過五旬,已是白發(fā)老翁。
老年的白居易由于勞累和放縱,身患多種疾病,大不如從前,到處尋醫(yī)問藥。家中經(jīng)濟狀況也走向低谷,于是開始遣散家妓。最后在樊素和小蠻的苦苦哀求之下,留下了她倆。
年過七旬之后,白居易不愿再耽誤二人,于是贈了些銀兩,讓她們各自尋找前程去了。
![](https://q2.itc.cn/q_70/images01/20250203/8146c52da2694488bd80d8db0a1b604d.jpeg)
白居易對初戀念念不忘;對發(fā)妻相敬如賓;對兩位帶來歡樂的家妓給予尊重,幫助她們走上新的人生。
也許,一生的愛而不得,才令他有了圈養(yǎng)家妓來排解心中苦悶的癖好吧?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