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辛棄疾: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金錢與數(shù)不清的姑娘
說到辛棄疾,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古今聞名的文學家,辛棄疾能武的一面經(jīng)常被人忽略。事實上,辛棄疾是史上比較少見的文武雙絕,如果不是生不逢時,辛棄疾大概會成為韓信那一類型的超級武將。
只是這一方面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對辛棄疾來說,寫詞或許只是一個業(yè)余的小愛好,但只是愛好就已經(jīng)到了名留青史的程度,或許沒能讓大家更深刻的看到自己威猛的一面,也是辛棄疾的遺憾吧。
而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光環(huán)下,辛棄疾也有著不太為人知的小小陰暗面,比如當官時受賄,比如小妾成群、青樓常客等等,不過這些與辛棄疾的奉獻及流傳至今詩詞來對比,還是不值一提的。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濟南,字幼安,號稼軒。在南宋時,北方早已被女真族占領,成為金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辛棄疾出生在金國。
他的祖父辛贊迫不得已在金國為官,但一心想著有一天能和金人決一死戰(zhàn)。辛贊給辛棄疾起名便是希望他能像霍去病一樣,成為民族英雄,有所作為。
“棄疾”與“去病”意義相同,在辛贊的教育下,辛棄疾從小就壯志滿懷,十四歲時就以趕考的名義進燕山考察地形,回來后畫下地圖為以后做準備。
雖然生在金國,可辛棄疾還是漢人,所以這也對他科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小飽讀詩書的他在金國參加科舉兩次都接連落榜。
再加上辛棄疾從小就目睹金人的殘暴,一次金主大舉南侵,壓榨漢族百姓,提前預收五年的稅,終于讓漢族人民忍無可忍,發(fā)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聚集了兩千義軍,加入了當時最為浩大的耿京的隊伍。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由于辛棄疾文韜武略,耿京任他為掌書記,掌管著軍印。辛棄疾有個和尚朋友叫義端,因為受不了軍營的苦就偷走了軍印,想著去金營投降撈點好處。
辛棄疾得知軍印被偷后,連夜帶著人馬埋伏在到金營的必經(jīng)之路上,天剛亮,義端果然出現(xiàn),被辛棄疾就地正法。
二十三歲時,辛棄疾南下與朝廷洽談合作,途中義軍首領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義軍也被解散。辛棄疾怒火沖天,帶領著五十人,闖五萬人軍營,將張安國生擒活捉帶回臨安正法,順便還帶回萬余名金兵歸宋。五十對五萬,全身而退,毫發(fā)未傷,驚得天子三嘆息,也從此一戰(zhàn)成名。
成名后,辛棄疾被任命為江陰簽判,江陰是現(xiàn)在的浙江無錫,而簽判是個文官。其實南宋的朝廷風氣也是不主張殺伐征戰(zhàn)的,所謂抗金只是一個政治口號。
但辛棄疾初來南方并不了解這些,在職時仍未放棄心中的鴻鵠滿志,寫下了《美芹十論》和《九議》等等,都是一些抗金北伐的建議,盡管這些被當?shù)氐陌傩諅儚V為傳頌,但朝廷的反應卻態(tài)度冷淡,只表現(xiàn)出了對辛棄疾才華的稱贊。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辛棄疾二十五歲為官,先后擔任過江西安撫、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浙東安撫、紹興知府等等,在職時間短的數(shù)月,長達大概不超過三兩年,在他不停的被調動的同時,也可謂是所到之處皆平靜,解決各地的難題。
在安徽,半年盤活滁州經(jīng)濟。在江西,三個月肅清了多年的匪患。在湖南,創(chuàng)立了飛虎軍,保護當?shù)匕傩眨彩菫槿蘸蟊狈プ鰷蕚,這支飛虎軍,幾乎比岳家軍還精銳,然而宋高宗無心北伐,辛棄疾被調來調去,也都是做文官。
在他中年時,給自己建了一座帶湖莊園,取名“稼軒”,也是在此后號稱“稼軒居士”。
由于辛棄疾是從北方淪陷區(qū)投奔而來,“歸正人”的身份加上一心想要收復山河的豪情壯志,使他在朝廷眾多的主和派中無法立足,所以辛棄疾屢次遭到彈劾。
他心灰意冷,開始了閑居生活,這之后的二十年,擔任過福建的提點刑獄和安撫,之外的時間也一直在閑居?梢哉f是朝廷硬生生的把武將,逼成了詞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除了壯志滿懷,辛棄疾也是一個極為多情的人,除妻子外,有記載的小妾就有最少七個,而記載之外的也一定為數(shù)不少。
小妾們有的擅長歌舞,有的文字功底很好,總之各有所長。雖然妻妾成群,但這也不影響辛棄疾經(jīng)常出入青樓,這也多次被作為他被彈劾的理由。
在辛棄疾任鎮(zhèn)江知府時,請好友劉改之喝酒,青樓的新領班不認識辛棄疾,在辛棄疾點名要小姐陪酒時,解釋說被另一當官的客人半路截走。辛棄疾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下屬,當即回去通知各下屬到府衙召開緊急會議,青樓的下屬果然缺席,辛棄疾直截了當:撤職查辦。
下屬極為困惑,找?guī)资苏f清都不予通融,最后問到了劉改之才明白狀況,給了劉改之五十萬幫忙說情,而辛棄疾更是又向他索要了一百萬才肯罷休。
辛棄疾的莊園據(jù)說十分華麗,連朱熹看了都感嘆:“耳目所未曾睹。”所以,一時間辛棄疾的“貪財好色”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爭論。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辛棄疾就這樣慢慢的熬過了中年,熬到了老年。在他六十八歲時,金軍再次襲來,皇帝展望四周,只有辛棄疾能打,還欲讓他再次上任時,辛棄疾已經(jīng)年邁到無法為官。這時的他早已積郁成疾,同年的九月初十,辛棄疾抱憾病逝,臨死前還喊著:“殺賊,殺賊!”
辛棄疾一生壯志滿懷,卻終未能得志。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