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他22歲高中進士,官場仕途屢遭磨難,皇帝提起他卻贊不絕口!
蘇軾,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文學巨匠,一生三遭貶謫,一度身陷囹圄,歷經(jīng)黃州、嶺南,遙望天涯海角。然而,人生六十載,他在浩渺的海水之上,以“九死蠻荒吾不悔,茲游奇絕貫平生”表白了對生命的豁達與深沉。蘇軾的一生堪稱奇絕,嶄露頭角于二十一歲時已名震京師,成為當時文壇的翹楚。他的文學天賦出類拔萃,不僅詩風豪健,與黃庭堅齊名,而且詞作豪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同時,蘇軾還以其豐腴的書法,尤其是《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畫學文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展現(xiàn)了多重藝術(shù)才情。
嶄露頭角的蘇軾在嘉佑二年進京趕考,次年即成為進士,這一時期是他名聲大噪的開端。更為驚人的是,他參加制科考試時以出色的表現(xiàn)獲得第三等,這在當時是最高級別。據(jù)《宋史》記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唯吳育與軾而已”。這無疑是蘇軾文學生涯中的一座巔峰,為他的名聲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然而,熙寧二年,神宗繼位后啟用王安石,頒布新法,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變革運動。蘇軾以其堅持原則的性格,提出凝聚人心,風俗淳樸,加強法制的建議,反對新法。他在對新法的強烈反對中被貶黃州,與司馬光一同成為新法的堅決反對者。在司馬光的信中,蘇軾的堅持真話、對抗新法的精神備受贊譽。盡管司馬光曾因?qū)π路ǖ姆磳Ρ毁H,但他對蘇軾的評價仍十分高漲,認為在說真話的膽識上,他不如蘇軾。然而,蘇軾在堅守原則的同時,也因直言不諱而遭到貶黃州的厄運。
隨著宋哲宗繼位,舊黨上臺,司馬光將被貶黃州的蘇軾調(diào)為翰林學士。盡管司馬光對蘇軾有過舉薦之恩,蘇軾卻在面對司馬光的新法批判時,堅持“校量利害,參用所長”,并與司馬光發(fā)生激烈爭論,尤其在差役法的廢除問題上,兩人意見分歧,蘇軾甚至戲稱司馬光為“司馬!。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蘇軾展現(xiàn)出了堅持原則、不懼權(quán)貴的真性情。
在地方任職時,蘇軾的治理手法也是充滿浪漫情懷與實干理念。在杭州擔任知州期間,他主持治理西湖,這是一項繁重的工程。西湖長年淤泥堆積,水草繁茂,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困擾。蘇軾巧妙地分析形勢,發(fā)動眾人,開挖淤泥,筑起一座長堤,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的行路路徑。此外,他修建新橋,栽種垂柳,使之成為西湖上的一道新風景線。他對水草問題的處理更是創(chuàng)造性,鼓勵人們種植菱角,但不允許荒廢,并修建了三座水塔,后來成為了著名的三潭印月景區(qū)。這一系列治理舉措不僅解決了民生問題,也為西湖增添了絢麗的風景。
在三次貶謫的經(jīng)歷中,蘇軾的人生意境逐漸變得豁達與深沉。初到黃州,他心情頹喪,然而,在九死一生的遭遇中,他逐漸形成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生哲學。人生境界的提升是反復磨礪出來的,蘇軾的堅韌與胸懷,讓他在逆境中能夠更加沉穩(wěn),逐漸領(lǐng)悟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定豁達。蘇軾的人生不僅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詩文之旅,更是一場反抗與拯救的歷史演繹。
綜合而言,蘇軾的一生奇絕貫穿著豪放的文學與堅持原則的性格。他以才情橫溢的文學造詣嶄露頭角,卻在反對新法、貶黃州、與權(quán)貴爭辯的歷程中展現(xiàn)了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在地方任職時,他的浪漫情懷與實際治理相結(jié)合,使得治理西湖成為了一項雙贏之舉。三次貶謫,讓他的人生境界更加深遠,從而達到了“九死蠻荒吾不悔,茲游奇絕貫平生”的境地。蘇軾的一生,不僅是文學巨匠的輝煌,更是堅持理念與拯救民生的英勇史詩。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