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被局长的粗大撑满小说,国产熟女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晚上睡不着求个地址,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游戏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人軼事] 原創(chuàng) 蘇軾的爺爺:天生反骨,不識字?渾身是膽,敢砸神像

3 已有 47 次閱讀   2024-12-08 19:43
原創(chuàng) 蘇軾的爺爺:天生反骨,不識字?渾身是膽,敢砸神像
歷史地脈動 2024-12-07 18:30
#歷史開講#
本文1800字,閱讀時長1.5分鐘,站內:
視頻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
蘇軾父親27歲發(fā)奮讀書,47歲逆襲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介紹蘇序的爺爺。
蘇序,是蘇軾的爺爺,不太識字,卻創(chuàng)造了不少教育奇跡,比如,次子二十歲多歲,登第入朝為官;幼子27歲才開始發(fā)奮讀書,47歲卻逆襲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孫子蘇軾和蘇澈與其父蘇洵,獲得“蘇門三父子”的盛名,也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渾身是膽,敢砸神像。簡裝易行,不注重威儀。
瀏覽蘇家的墓志銘,你會看到這老人家有大理評事、太傅官銜,在《嘉祐集卷十四》,有這樣的描述“以渙登朝,授大理評事”,即,這是蘇序的二兒子、蘇軾的二伯蘇渙當官時,朝廷頒贈的。蘇序,“喜為善而不好讀書”,林語堂言,他是個不太識字的怪老頭。
1.蘇序,他有多怪呢?
天生反骨、不敬鬼神,嚇得神靈挪地。具有反封建迷信的精神。在眾人皆信神靈的時代,他顯得格格不入。
北宋的李席,在他的《師友談記》中寫道:
太傅忽乘醉呼村仆二十許人,以斧碎其像投溪中,拆其廟,竟無所靈。
巴蜀之地,多鬼神。時下,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虔誠的信徒。蘇序生活的眉州,也建了大廟,供奉了一位叫茅將軍的神靈。這位神靈,享眉州香火,庇佑鄉(xiāng)里,人、神十分和諧。不巧,偏偏遇上了天生反骨的蘇序。也不知蘇序是一時興起,還是反感這神靈太久,一日,他干了幾兩燒酒,帶幾分醉意,吆喝二三十奴仆,直接把茅將軍的家給拆了,塑身更是直接砸碎,拋到溪水里。
可憐一州百姓,只敢偷偷干瞪眼,可憐一方神靈,只得悄悄挪了地,跑去了七家?guī)X。
《師友談記》寫道:
后三年,太傅至劍門七家?guī)X,忽見一廟甚大,其榜日茅將軍。太傅日:“是妖神卻在此為幻耶!”方欲率眾復毀,忽一廟吏迎拜日:“君非蘇七君乎?某昨夜夢神泣告日:明日蘇七君至,吾甚畏之,哀告蘇七君,且為容恕,幸存此廟!
三年后,蘇序跑去迎接登第的二兒子蘇渙,看見挪了地的茅將軍,瞬間手癢,準備抄家伙大干一場。廟里的小吏聽到響動,趕緊跑出來告饒。原來,昨晚茅將軍已有預感,早早入夢哭泣,求蘇序放過。
有趣的是,蘇序的小兒子、蘇軾的父親蘇洵,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蘇序似乎并不干涉家人的信仰。蘇洵早年曾因無子去蟆頤觀求子。如果你看過林語堂《蘇東坡傳》,便會記得,書中描繪了蘇洵(蘇序的小兒子、蘇軾的父親)如何挑戰(zhàn)豪族程家、蘇軾如何斗跑惡鬼的片段。我想,這大概遺傳自蘇序。
蘇軾耿直、跌宕的一生,也許也是受祖父此種性情影響所致。
2.“與人交,無貴賤皆得其歡心”,“不學《老子》而與之合”--《嘉祐集卷十四》
蘇洵評價他的父親蘇序,雖然沒學過《老子》,但在為人處世方面卻與《老子》不謀而合,簡直是行走的《老子》。
蘇序,一直是個鄉(xiāng)野老頭的形象,不因為兒子做了官而注重威儀。平時,很喜歡吃牛肉、喝酒。他不似別的地主,也不似別的農民,帶上牛肉、酒壺,就能滿村找人喝酒,衣服撩一撩,青草地一坐,就是椅子,常常引得路過的農人瞠目結舌。
見士大夫曲躬盡敬,人以為諂,及其見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為怪。
他對待達官貴人和貧苦人家,都是一樣的尊重。剛開始,也許是兒子做了官,常有達官貴人出沒家中,人們看見,這個平時不拘小節(jié)的老頭,對待這些達官貴人挺有禮貌的,嫉妒老頭的人不禁開始造謠,這老頭諂媚。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不對呀,這老頭,平時也是這么對待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所以,這老頭跟鄉(xiāng)里的關系一直很和睦。
3.“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屬諸子!--《嘉祐集卷十四》
蘇序,自身少不喜讀書,敢砸神靈塑身,但小兒子信道教,他不阻止。更有趣的是,他對三個兒子的教育態(tài)度。縱觀唐宋歷史,眉山蘇門三父子,占去了唐宋八大家三個位置。蘇門三父子中,父,是蘇序的小兒子蘇洵,子,是蘇洵的兒子、蘇序的孫子,蘇軾和蘇澈。蘇洵在文壇嶄露頭角,是47歲,也是47歲步入官場。但,蘇渙,蘇洵的二哥、蘇序的二兒子,早早通過科舉入朝為官。是蘇洵比較愚鈍嗎?不是的,這與蘇序的教養(yǎng)有很大關系。
在蘇洵寫的
《嘉祐集卷十四》
,蘇洵評價蘇序是個待人平等、無為而治的家長。蘇序雖然少不喜讀書,但是并沒有輕視兒子們的教育。他的三個兒子,都有開蒙讀書。但是,蘇洵也許遺傳了蘇序的個性,有點點叛逆,讀著讀著,越發(fā)厭惡當時的教育方式,遂棄。而二兒子呢?早早通過讀書,考取了功名。蘇序還因過于開心,去到劍門外親自迎接登第歸來的蘇渙。旁人見不得蘇家和睦,暗戳戳地發(fā)問蘇序,你咋不喊你幺兒發(fā)奮讀書呢?蘇序也不懊惱,挺起胸膛,說,我幺兒,不用操心。果然,蘇洵在27歲時,開始發(fā)奮讀書,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4.“兇年嘗鬻其田以濟饑者”--《嘉祐集卷十四》
蘇序,家中小有田產,滿足日常吃食余下的糧食,他都換成有殼的稻谷儲存起來。到了荒年,他按照自家、妻家、別的親戚、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這樣的親疏關系,開倉送糧,與眾人共度荒年。等過了荒年,大家豐收了,想還他糧食,以謝粥米之恩,他卻一一拒絕。
他慷慨大方,但是心中有一桿秤,始終優(yōu)先安排好自家的生活,有原則的善良,而不是盲目地樂善好施。
5.蘇序天生是個樂天派
巴蜀之地,在各種文學小說里,歷來被朝廷視為造反重災區(qū)。很不幸,在蘇序22歲這年,也遇上了造反--李順帶領農民起義造反了,圍攻相當猛烈,眉州城人人自危,抱著相互哭泣,但蘇序除外。他自小頑劣,不喜讀書,但渾身是膽。每天他都拿著兵器積極守城。
如果積極守城,是年輕人的責任與勇敢所致,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便是一種智慧、從容、樂觀的人生方式了。
在造反攻勢極其激烈的時候,蘇序的父親病死了。蘇序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按照太平時期的禮節(jié),操辦父親的喪禮。見到母親憂愁不已,還安慰母親,朝廷一定會來救咱的,反賊一定會被打敗的。
蘇軾的爺爺,一生活得很通透,很自我,很灑脫,
“不學《老子》而與之合”
,在平等、自由、尊重氛圍下長大的蘇洵,以及蘇軾、蘇澈,很難不成才,所以,廷下“蘇門三父子”,并不奇怪,你覺得呢?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