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 八哥頑石
潘天壽畫談隨筆
【用 筆】
吾國文字,先有契書而后有筆書(筆書中有毛筆書、竹筆書,說文:聿,筆也,作隸,從手執(zhí)竹枝點添書字之形象也。漆汁濃膩,不易行走,故筆畫頭粗尾細,形如蝌蚪,故稱蝌蚪文焉)。吾國繪畫亦先有刀畫,而后有筆畫,其發(fā)展之情況,大體與文字相同。
潘天壽 指墨魚樂圖
吾國最早之刀畫,始見于舊石器時代周口店所發(fā)掘之削刮器(或系雕刻器)刻有板簡單對稱之裝飾線條,為原始之繪畫。吾國最早之毛筆畫,始見于新石器時代彩陶,此種彩繪陶器全用線條繪成,運線長,水分飽,流動圓潤,粗細隨意,點畫之下筆收筆處,每有蠶頭蠶尾,證其為毛筆所繪無疑,但不知其毛筆之制法與長沙戰(zhàn)國墓葬內出土之毛筆有所同否?(長沙戰(zhàn)國墓葬內出土之毛筆,以竹管為套,木枝為桿,兔狼毫制成,其制法是用兔肩毫附縛于木桿下端之周圍,與近代所制之毛筆,先以獸毫制成筆頭,插于竹管之內者不同。)
潘天壽 天風聞妙香
制筆之毫料,有柔軟強健之不同,筆頭之制法,有長短胖瘦之各異。因之書寫之功能與點線之形象,亦全異樣。近代通用之各種毫料中,豬、鹿毫強,雞鴨毫軟(豬毫太悍,雞毫太弱,殊不合作畫之用,已近淘汰之列),兔狼毫健(兔肩檢毫,毫毛色黑者紫毫甚強強健)筆毫柔中帶。ㄑ蝽殢娊,可制大扁額筆),柔健之毫易用,強悍之毫難使。初學畫者,從羊毫入手力量宜。筆頭之制法,瘦長適中之筆易于掌握其性能,短胖或過長之筆,難以運用其特點,然瘦長者易周旋,短胖者易圓實。筆之制法以尖、齊、圓、健為上品,故書畫家亦有喜用破筆禿筆者,取其破筆易老,禿筆易圓挺而不露鋒芒也。殊非常例。
潘天壽 蘭竹雙清圖
羊毫細而柔軟,含水量強。筆鋒出水慢,運用枯墨濕墨,有其特長。作畫時,調用水墨顏色,變化復雜,非它筆所及。紫毫、鹿毫、獾毫強勁,含水量稍弱,筆鋒出水快,調水墨顏色較單純,學者可依各人習性與畫種等諸關系,選擇其適宜者應用之可耳。
畫大寫意之水墨畫,如書家之寫大字,執(zhí)筆宜稍高,運筆須懸腕,利用全身之體力、臂力、腕力,才能得寫意之氣勢與物體之神態(tài)。作功細繪畫之執(zhí)筆、運筆與小正楷同。
潘天壽 濃艷
畫事用筆,不外點、線、面三者,然線實由點連接而成,面亦由點擴大而得,所謂積點成線,擴點成面是也?喙虾蜕性:“畫法立立于一畫”。一畫者,一筆也。即萬有之筆,始于一筆也,蓋吾國繪畫,以線為基礎,故畫法以一畫為始也,然而點卻系最原始之一筆,因線與面實由點擴積而得也。故點為一畫一面之母。
潘天壽 園蔬肥蟹圖
畫事起于一點,雖體積細小,須慎重考慮,嚴肅下筆,使在畫面上增一點不得,少一點不得,乃佳。作點作線,大筆要圓渾沉著,細筆要純實輕快,故大筆筆頭宜于短胖,如羊毫之“玉荀”是也,細筆筆頭宜于尖瘦,如兔毫中之“衣紋”、“葉筋”筆是也。
潘天壽 群仙祝壽
苦瓜和尚極善用點。有風雪睛雨四時得宜點,有正反陰陽襯貼點,有夾水夾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纓絡、連牽點,有空空闊闊干燥無味點,有有墨無墨飛白如煙點,有如膠似漆邋遢透明點,以及沒天沒地當頭陽面點,有千巖萬壑明凈一點,詳矣。然尚有點上積點法,未曾道及,恐系遺漏耳。點上積點之法,可約為三種:一、醒目點,二、糊涂點,三.錯雜紛亂點。此三種點法,工于積墨者,自能知之。
潘天壽 春燕圖
吾國繪畫,每以筆線為骨架,故以線為骨,骨須有骨氣,骨之氣也。以此為表達對象內心生氣動力之基礎。故愛賓云:"骨氣形似,皆本乎立意,而歸于用筆。
吾國書法中有一筆書,史載創(chuàng)于王獻之。其說有二,一、狂草一筆連續(xù)而下,隔行不斷;二、運筆不連續(xù),而筆筆氣勢相連續(xù)。如龍蛇飛舞,隔行貫注。實則書家作書,筆畫稍多時,字間行間,每須停頓,筆頭中所沁藏之墨盡,寫之即成枯竭,必須向硯中蘸墨,前行與后行一筆相連,極難自然,以美觀之,亦無意義,以此推論,以第二說為是,繪畫中亦有一筆畫,史載創(chuàng)于陸探微,其法亦有二,大體與書法相同,以理推之,亦以第二說為是。吾國文字與繪畫之組成,以線為主,線以骨氣為質,由一筆至千萬筆,,必須一氣呵成,隔行不斷,密密疏疏,相就相讓,相輔相成,如行云之飄渺于天空,流水之流行于大地,一任自然,即以氣行也。氣之氫氤于天地,氣之氫氤于筆墨,一也,故知畫者必知書。
潘天壽 墨筆蘭花扇面
筆不能離墨,離墨則無筆。墨不能離筆,離筆則無墨。故筆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筆在。蓋筆墨兩者相依則為用,相離則俱毀。
繪畫以表現之技法,不外點線面三者。中國繪畫,以線為主,點為次,面為末。歐西畫以面為主,點為次,線為末,兩者恰成相反,而各成其風格意趣。
潘天壽 花鳥
執(zhí)筆以撥鐙法為量妥,指實掌虛,由肩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運于筆鋒,則全身之力,可由筆鋒而達于紙矣。運筆要點與點相連,畫與畫(劃)相連。點與點連得密些。即為積點成線,積點成面之理。點與點連得疏些,整整斜斜,繽紛歷亂,遠近相應,疏密相顧,而求一氣。
線與線連得密些。即成為線上相接之長線或線線相碰之密線。線與線離得疏些,如下棋落子,聲東擊西。不相干而相干,縱橫錯雜,完成整體。使畫面上之點點線線,一氣呵成,全面之氣勢節(jié)奏無不在其中矣。氣勢節(jié)奏在其中,而氣韻也自然成矣。畫中兩線相接,不在線接而在氣接,換言之即兩線不接之接。兩線相讓,須在讓而不讓,不讓而讓,古人書法中常有擔夫爭道之喻,可以休會。
潘天壽 日色花光
用筆須在凝練中求暢快,暢快中求凝練,此可與書法中屋漏痕、折釵股,二語互相參證。
濕筆取韻,枯筆取勢,然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筆有誤筆,墨有誤墨,其至趣不在天才工力間。作線最忌信筆,信筆者即隨筆滑去之筆也。既無所謂落筆,亦無所謂收筆,自然不會理解,無垂不縮,無往不復之意趣。與之言:“入木三分”,“積點求線之理,可謂對癡之說夢矣。以顫筆作書畫。雖非鄭重純實之語,然勝于信筆多矣。執(zhí)筆須平直,筆鋒須圓尖,以圓鋒直下,著于紙面上,所成之線與點,即是圓筆中鋒矣。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