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冰心評價林徽因:她的成就都是因男人才得來的,大家都太高看她了
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段充滿苦難、黑暗與不堪的歲月,卻也是文學史上百花齊放的光榮時刻,冰心、林徽因、張愛玲等才女皆在此時大放異彩。
然而,當時的文學界卻也存在種種譏諷之聲。比如,楊絳曾批評張愛玲的文章意境低下,魯迅曾批判冰心的文風單薄。
這些作家之間,都曾在報上以筆為劍,討伐四方。可是,冰心原本是林徽因的好朋友,二人又都是聲名顯赫的名媛、才女。
但,冰心卻在文章《太太的客廳》中諷刺林徽因是“交際花“,還給老公戴綠帽子。
這是為何?閨蜜如何從向仇敵?林徽因是否真如冰心所說的那么不堪?
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筑家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林宅。她是妾室的女兒,也是林家的第一個孩子,被長輩們視為掌上明珠。
1林徽因自小便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她的啟蒙老師林澤民是親姑姑,也是清末的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在長輩眼中,她天資聰慧,溫良過人。父親林長民對她具有殷切寄托。
但林徽因的媽媽并非正室,而是續(xù)弦,很難得到丈夫的寵愛和林家的肯定,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喜怒無常。
每次林徽因從父親那里回來,都會被母親數(shù)落。
小小的林徽因,身上有著重重的包袱。
后來林徽因曾寫過一篇叫《繡繡》的小說,似在書寫困境中的自己。
林徽因八歲那年,父親又娶了一個女人——程桂林。她雖沒有文化,但勝在講話嗲聲嗲氣,會沖父親撒嬌。
母親的住所徹底淪為“冷宮!
名分是林徽因母親一輩子的痛,成年后,當林徽因拒絕徐志摩的追求時,有人便猜測,最大的原因就是林徽因不愿嫁給徐志摩做“小”。
那是1920年,她跟隨父親去英國旅居留學,那年她十六歲,一切都含苞待放。
在英國的日子里,她飽讀詩書,名家小說、詩歌、戲劇她一一涉獵,并且由于父親林長民的關系,她有機會接觸許多文化沙龍。
正是得益于這段時光,林徽因得以進軍文壇,并有高人指點,因此她在文壇上的起步,遠遠高于同時代許多女作家。
1924年,林徽因與丈夫梁思成赴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選修了自己喜歡的建筑學。
畢業(yè)以后,她便與丈夫四處奔走,十五個省,一百九十多個縣,考察過二千三百八十多處古建筑物,在戰(zhàn)亂年代,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筑目錄》。
她還參與過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東北大學;盏脑O計。
在建筑設計和考古領域,她做出了杰出貢獻,被譽為“中國第一個女建筑師”。
許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與徐志摩的緣分,起始于在英國家中的一次見面。
徐志摩偶然見到好友林長民的女兒,頓時被其才華氣質折服,心生愛慕。
此后,他便常來。
十六歲的林徽因,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而徐志摩又是翩翩才子,在父親那里高談闊論,他仿佛一陣奇異的風,吹向林徽因的心頭。
他開始向林徽因展開猛烈的追求。
面對徐志摩的熱烈追求,她有惶恐,有羞澀,卻也有驚喜。
心中百感交集。
那時的徐志摩已為人父,為人夫,且大林徽因數(shù)十歲,林徽因經(jīng)過再三斟酌,還是拒絕了。
一是出于道德,林徽因不能做拆散別人家庭的人;二是出于家庭,林徽因無法做小伏低。
林徽因的母親一生未曾得到正房的待遇,她深知母親的辛酸與暴戾,又怎能重蹈覆轍?
正因如此,當林徽因得知徐志摩要為她離婚后,她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英國。
林徽因不辭而別后,徐志摩的心情跌倒了谷底。
更如晴天霹靂的是,當他與妻子張幼儀離婚后,有人告訴他:
林徽因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已締結婚約。
他的心中更加哀傷。
林徽因所嫁之人,是自己的恩師梁啟超之子。
他無奈,也無能為力。
后來,他給恩師寫信;"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但徐志摩心中一直愛慕著林徽因。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參加林徽因的演講會,乘飛機失事,當場遇難。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徐志摩死后,許多文人趕來送挽聯(lián)。
冰心的挽聯(lián)最引人深思,冰心是這么說的:“志摩死了,利用聰明,在一場不人道,不光明的行為下,仍得到社會一班人的歡迎,得到了一個歸宿了!”
她實際上是在暗諷,徐志摩被女人所誤。
而那個女人正是,林徽因。
一幕幕前塵往事就此提起。
其實冰心與林徽因一開始并非仇人。二人都是民國才女,兩人的丈夫是同學,在林徽因舉辦的茶會沙龍上,冰心也是多次被邀請。
然而,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在林徽因的茶會上,由于她出色的外貌,才氣,眾人都非常喜歡她。
而冰心,卻在宴會上被忽視。
一個是主角,眾星捧月;一個是配角,默默無聞。
而且被做主角的是自己老公同學的妻子,還不是自己。
對于誰來說,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1933年,冰心發(fā)表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
在小說中,她描述了一位交際花在家開party的軼事。
冰心用一種近乎諷刺的手筆,寫太太的輕浮與賓客們的虛偽,更有太太與男賓眉目傳情,而太太丈夫無動于衷的情節(jié)。
此文一出,引起熱議,眾人都揣測這是在暗諷林徽因。
而遠在山西的林徽因聽說此事,便給冰心寄來一壇醋。
在戰(zhàn)亂的年代,一個出自名門的大家閨秀,一個為國家古建筑四處奔走的女建筑家,卻被人稱作“交際花!
如果她沒有家庭庇佑,沒有這一身才華,那將和千萬苦難女性一樣,在屈辱與指責中度過余生。
如果從實際行動來看,林徽因和丈夫在戰(zhàn)亂年代,為國家保護那么多古建筑,做出那么多設計,更為文學史留下不少杰作。
【阿笑文學館】
林徽因有好出身,好才學,好相貌。
因著這些,她被人喜歡,被人欣賞;也因著這些,她被人諷刺,被人誤解。
但她有什么錯呢?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我想,這是對林徽因一生最好的注解。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