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小源
由山東省社科院主編的《山東文學通史》曾如此評價詩人桑恒昌:“山東詩人,以臧克家為代表的第一代,是從意象化新詩到形象化新詩轉移的一代;以賀敬之為代表的第二代,是將形象化新詩推向極致的一代;以桑恒昌為代表的第三代,則是探索新詩意象化而卓然有成的一代!2017年,桑恒昌被評為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影響力詩人。桑恒昌作為出生于魯北大地的農(nóng)村孩子,是怎么樣成長為一代詩人的呢?李恒昌先生的新著《大地上的淚光:桑恒昌創(chuàng)作評傳》(以下簡稱《大地上的淚光》)告訴我們一個可信的答案。
這部新著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由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書名,收錄了著名詩人艾青生前題詞。在這部著作里,李恒昌先生的文字似激流穿澗,月照平野,給我們多維度呈現(xiàn)了一個人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磨礪才會成為一個“詩做的人”、成為一個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影響力的詩人;給我們傾情展示了學術之筆描摹的詩人及其作品諸種動人的情感表達和只能意會的內心痛楚、掙扎、糾結,釋然、甜美、寧靜的心路歷程;給漸成顯學的桑恒昌研究注入了鮮活的詩學語境,即詩歌生成的邏輯和詩歌作為審美載體存在的美學、社會學等多范疇的意義,匡正了傳統(tǒng)認識上的誤區(qū)。這部著作更大的意義在于,李恒昌先生突破了詩歌研究的傳統(tǒng)范式,堅持從人到作品、從作品到人再回到作品這樣一種雙向復推、察經(jīng)考緯閉環(huán)式的探究辨析和邏輯推演,始終在詩人的人生細部和其精神世界與其詩歌文本所呈現(xiàn)的思想境界交匯的切點上捕捉多類“情感”的或然性而深刻揭示出一種必然性,這種必然性就是真正的詩人和正真的詩歌必須具備一個最動人的景象——靈魂。唯有靈魂的真切存在,詩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詩也才能成為真正的詩。這樣一個靈魂,我們稱之為“詩魂”。在蕓蕓詩界,詩人及其詩的靈魂是五彩繽紛、儀態(tài)萬方的,而每一個靈魂都有其獨特性,恰恰因為這種獨特性,才有了詩人的淚光在大地上輝映出一個不同于他人的煌煌詩魂。
人與詩的精神交融,揭示了靈魂唯有與社會人生同構共振,才符合淬煉詩魂的基本邏輯。《大地上的淚光》以“傳奇人生:苦難輝煌”“瑰麗詩章:愛之蒼!薄八囄娘L范:零度火焰”三篇三十二章的構架,對桑恒昌詩魂鑄熔的歷程、詩魂生長的動因、詩魂如何穿越星空、情接千載,以及詩的骨骼、氣脈、血肉更生做了動情展示和理性分析。李恒昌先生在書中深情寫道,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來利往,熙熙攘攘。有人稱之為“紅塵”。在這滾滾“紅塵”之中,總有那么一些人,無論世間怎樣豐富多彩,也無論世事怎樣滄桑炎涼,他們都始終葆有一顆充滿激情的心,用一雙獨特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人世間別人輕易不會發(fā)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生命歌吟,把它們譜寫在蒼茫大地上,我們稱這些有別于他人的人為“詩人”,“詩是詩人的附體,詩人是詩的靈魂。詩人就是詩,詩就是詩人。在這里他們已經(jīng)完全融合為難以區(qū)分、難舍難離的同一個生命!
“兩部長卷”貫通呼應,凸顯出一個真實鮮活的詩魂。《大地上的淚光》不同于李恒昌先生“當代著名作家評傳系列”中的其他幾部著作,它的一個最鮮明的特點是,將詩人桑恒昌的人生經(jīng)歷或其情感的蘊藉奔放與其詩歌文本分析“共情并敘”,“人生卷”與“作品卷”互為表里,彼此印證。即便是在對桑恒昌的詩歌作品進行藝術分析時,更是緊密地聯(lián)系了詩人自身生活、情感酸甜苦辣的每一個細部。這樣一種理辯敘寫方式,極大地增強了讀者對于桑詩真實性的感知,唯有真實,詩魂才會在遼遠的大地上扎下深根,蓬勃生長。《大地上的淚光》在講述桑恒昌因“出疹子”的故事時寫道,“多年之后,桑恒昌仍然不忘5歲那年的那一幕:當時,他生疹子,渾身發(fā)熱,像被燒過的鐵塊,小臉像火燒云一樣,通紅通紅。恰在這時,母親也患了病,發(fā)起了高燒。為了讓他能把疹子發(fā)出來,母親不顧病痛折磨,把整個身子趴在他的身上,緊緊地抱著他,為他捂汗,果然收到良好效果。有詩為證:‘母親的體溫/救了我的命/我的痛/醫(yī)好了母親的病!瘍蓚同樣發(fā)燒的人,牙齒顫抖著,緊緊地抱在一起,一切只因為母親要給兒子一點溫暖,為了讓他把疹子快一點發(fā)出來。試問世上還有什么事情比這讓人更感動?”桑恒昌的每一首詩特別是為其帶來巨大榮光的“懷親詩”和“悼亡詩”,每一首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隱在詩的背影里,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情感嵌藏在詩行中。
靈魂與外部世界同構,升華出一個負有使命感的詩魂。格式塔心理學美學原理告訴我們,唯有內心的真實與外部世界的真實同構時,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方可稱得上美的東西!洞蟮厣系臏I光》已然發(fā)掘出了桑恒昌健康詩魂、魅力詩魂生成的深層原因,并對此深挖出精神的細微和根蒂。“在《大運之河》里,詩人將長城與黃河并列在一起,并稱祖國母親的兩大手模”“在《黃河斷想》中,詩人更是將黃河直接意象化為一座‘流體長城’:‘黃河,/橫一道流體長城,/將摻著母血的乳,/高高舉起!纱宋覀兛吹,在神圣的祖國大地上,黃河和長城像一對高大無比的兄弟,心連著心,手挽著手,共同樹立起中華民族兩大精神豐碑,光彩奪目,照耀千秋!薄洞蟮厣系臏I光》正是從詩人桑恒昌靈魂里自幼生發(fā)的對母親、對魯西北那塊貧瘠蕭索的土地樸素自發(fā)的摯愛升華出對祖國河山自覺的深沉的愛,才有了如此浸染著深沉愛意的壯麗詩章。所再現(xiàn)和表達的無疑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質、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精神的高度認同和不舍歸屬。
永不停歇的思想,創(chuàng)造了一個始終充滿生機的詩魂。《大地上的淚光》在分析《大唐山》這首詩時寫道,“在大唐山,詩人發(fā)現(xiàn)人生和社會的經(jīng)典哲理。唐山是一座經(jīng)歷大災大難的城市,也是一座給民族心靈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的城市,更是一座浴火重生的城市。在這里,詩人的思考更為沉重,也更為哲理——這最后的話,是詩人的經(jīng)典之思,蘊含感天動地的力量,浴火重生的力量。不獨唐山,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整個中國,不就是一個雖然歷經(jīng)帝國主義欺辱,飽受戰(zhàn)火洗禮,始終心存大夢,永遠也不放棄,永遠沒有廢墟的民族和國家嗎?”在《大地上的淚光》中,我們很少讀到著者對詩人“批判”型詩歌作品的言說分析。其實不然,書中寫道,“他的過往經(jīng)歷過三次大的災難,分別是:政治之虞,冰雪之虞,疾病之虞。每一次都有懸崖之險。這三次大的災難,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政治之虞’,也是政治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恰恰證明他的獨立思考意識和懷疑精神。這說明,從年輕時候起,他就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在針砭時弊方面,詩人是用了“另一種方式的曲筆”選擇了自己更加易于思想情感表達的創(chuàng)作方法,來呼喚公平正義,贊頌舍身取義,感佩生命的頑強抗爭。這一點,《大地上的淚光》在對《正義》《野草賦》《活著的墓碑》等“戍邊詩”方面的分析而得出的結論確證了詩人對家國有著崇高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
蒼茫不息的深情,塑出了一個無盡的愛的詩魂。《大地上的淚光》充溢著愛的語言,述說著愛的故事、辨析著愛的邏輯,匡正著愛的意涵。通過李恒昌先生對詩人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的還原、創(chuàng)作過程的探析,特別是對桑恒昌詩歌作品多重范疇意義的精到詮釋,營造出了一種感人至深的愛的氛圍。無論歌詠山水、品察時事、追憶往事、懷親悼亡,無不唯情是寄;親情、戀情、鄉(xiāng)情、友情,愛人之情、愛親之情、愛家之情、愛國之情,無不情徹心扉。情深處幾欲淚沾衣襟,苦澀的淚、傷心的淚、痛惜的淚,幸福的淚、歡欣的淚、甜蜜的淚,在李恒昌先生的筆端聚焦、衍射、生發(fā),形成一支支、一簇簇愛的分明的光芒。李恒昌先生對這愛的光芒繼續(xù)進行著十分經(jīng)典的詮釋:“水滴石穿”,形容的是毅力和韌勁,而“淚滴情穿”描述的是真、是情、是愛。淚也是水,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水。因為,她包含著情,包含著愛,包含著真。情本身,就是愛,就是真,誰能擊穿她,打動她,俘獲她?唯有情本身,唯有愛本身,也唯有真本身。一般意義上的水,能穿石,甚至能穿萬物。但絕不能穿“情”,能穿情的,唯有“淚”。愛的思想深沉而高貴。在分析《心靈的耳語》《愛比被愛更幸!贰缎挠惺募s》《讓心去跋涉》等作品時,李恒昌先生寫道,“詩人不僅向往愛,而且多么希望,能夠抓住愛的機會,握牢愛的機會。為了抓住這愛的機會,不惜向觀音求助,向千手觀音借千只手臂。為了愛,為了來世的愛,他還向佛求助,盡管他深知,佛也幫不了自己!薄岸嗝聪M,佛是萬能的神,真的能成全他內心期盼的這段來世的塵緣!薄芭c內心渴望愛相比,詩人更愿意付出愛,奉獻愛。在他的理念中,愛不能只求索取,而且愛比被愛更幸福!薄翱梢韵胍,詩人或許是遇到了心愛的人,但心愛的人卻不能愛他。面對這種局面怎么辦?詩人沒有選擇放棄,更沒有選擇怨恨,而是只想付出自己的愛,并不索取對方的愛。這是一種單向的愛,無私的愛,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愛。即便到了另一個世界,詩人也愿意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愛!薄皭凼侨碎g最美好的情感,但要想真正得到卻并不容易,不能當‘想象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薄俺鯌偈悄信g最美的情感,也是人世間最美的情感。從情感范圍來考察,她屬于頂尖的情感,猶如情感中的金字塔。她有兩大基本特征:一是美好。因初次而美好,因朦朧而美好,因單純而美好。二是永恒。因短暫而永恒,因失去成永恒,因追憶而永恒!薄耙苑浅:唵蚊骺、深含哲理的語言,寫出了初戀之美好,也寫出了初戀之永恒。愛是一種壯舉,這是初戀的壯舉,也是初戀的壯美!初戀看似是一件很私密,也很日常的事情,但在人生路上,在生命旅程,卻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她似鴻蒙初開,混沌初開,能夠驚動天地!痹谶@里,李恒昌先生對于“愛”意的闡釋,反證了傳統(tǒng)觀念上認識的誤區(qū)。他將戀愛等系列復雜的“愛”的元素或種類進行了歸納辨析,道出了“真愛無大小,小愛亦英雄”的命意。這一命意有兩個層面:在傳統(tǒng)認識上,人們一般把對國家民族的愛稱之為“大愛”,而親愛、戀愛自然就是“小愛”。這種大與小的界定有失偏頗。試想一個沒有“小愛”情感的人,難說會有什么“大愛”的情懷,愛的生成是有著必然的內在邏輯的;真愛的情感和行動都有英雄的氣質和氣度。誰也無法否定梁祝之愛的英雄主義行為!
李恒昌先生在著作中還論及了桑恒昌和其詩歌作品的“良心寫作”與“情感寫作”的關系,稱贊詩人是一個情感圣徒。這是一個創(chuàng)意性命名。自然,桑恒昌的詩歌作品里無疑有一顆良心的詩魂。著作中就桑詩作品思想內涵相對分類所用“思念”“真愛”“豐碑”“旗幟”“浩然”“梵音”“春光”“明月”“歌唱”“吻痕”等美好的字眼里,表征著“萬種風情”,內蘊著宇宙人生的思辨哲理,這分明又是良心、使命、責任和美好的生動述說,當然是“愛”的別樣表達。“總結他的情感寫作,很好地堅持了‘五不一求’原則:不無情、不濫情、不虛情、不矯情、不妄情,求真情!
《大地上的淚光》告訴我們,桑恒昌先生的詩作幾近包含了世間的蕓蕓種種,每一個抒寫對象,或源發(fā)、或反射、或互映,無不跳躍著情的火焰,充溢著溫暖的愛的光輝!
詩魂的美輪美奐,來自獨特的氣脈血肉的充沛涵養(yǎng)。詩魂永葆生機活力,離不開詩的氣脈血肉的滋潤和涵養(yǎng),這個氣脈和血肉,無疑是桑恒昌詩歌的詩性和詩形,而詩魂的美也恰恰是通過詩性、詩形來呈現(xiàn)的。李澤厚先生在其美學著作《美的歷程》中曾說,“我們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使詩的每一節(jié)奏、辭藻、形象和語言的聲音具有迷人的力量?”《大地上的淚光》下篇《藝文風范:零度火焰》明確地解答了桑恒昌的詩歌為什么具有“迷人的力量”這個命題!皵⑹拢杭炊陶录词吩姟薄帮L格:即寫實即浪漫”“語言:即凝練即詠嘆”“ 詩學:即繼承即創(chuàng)新”……李恒昌先生以辯證法的智慧,將桑恒昌先生的詩歌進行了整體的美學范疇界定和歸納,并通過詩歌文本肌理的細密分析,讓我們見識了桑恒昌詩歌的獨特個性和美的所在。
浪漫現(xiàn)實主義的新命名。就詩學視角的風格而言,有傳統(tǒng)的豪放派、婉約派,當代的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等基本的分類!叭绻獑枺:悴烤故乾F(xiàn)實主義詩人還是浪漫主義詩人?對這個問題不同人會有不同回答;蛟S源自其想象的奇特、色彩的瑰麗、感情的夸張,會有人將其歸之于浪漫主義詩人行列,但事實并非如此簡單。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桑恒昌既不完全屬于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也不完全屬于浪漫主義詩人,而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從其詩作反映的客觀內容來看,他屬于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從其詩作思想感情的表達來看,他又屬于浪漫主義大師?梢詫⑵涿麨槔寺F(xiàn)實主義!薄吧:悴齽t是‘現(xiàn)實為基、浪漫為翼’,是‘忠于現(xiàn)實,浪漫情感’的浪漫現(xiàn)實主義。同時,還應當看到,桑恒昌的浪漫現(xiàn)實主義,不是現(xiàn)實和浪漫兩者妥協(xié)和折中的結果,而是以互為對方加強和強化為目的。其反映的現(xiàn)實,因其感情的浪漫而更加接近現(xiàn)實,也更加觸目驚心;其感情的夸張,因現(xiàn)實的真實而更加打動人心!
傳統(tǒng)史詩的新創(chuàng)造。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史詩,一般就內容而言多是歷史維度與現(xiàn)實維度縱橫切割的宏大敘事,就詩形而言則體量巨大,行節(jié)浩繁。“短章即史詩”是李恒昌先生給詩人在詩性詩形上的一個的新定位。詩人的史詩抒寫,既體現(xiàn)在他的短章組詩系列,即整體上構成史詩的氣象格局,又包括詩人具有微言大義的“史實鉤沉”、“以古喻今”、“時代畫卷”的單首短章作品。這些作品既充溢著博大、雄奇、滄桑、穿越的氛圍,又蘊藉著真摯細膩的情感元素,無疑具備了史詩的品格。
意象詩探索的新貢獻。《大地上的淚光》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桑恒昌詩歌意象的美學特點后,強調“桑恒昌對現(xiàn)代詩的貢獻,最突出的是對意象的研究和探索上!鄙:悴褂米疃嗟氖菆D景意象,而且其圖景不同于其他詩人的圖景,其他詩人筆下的圖景多為靜態(tài)圖景,而桑恒昌筆下的圖景基本上都屬于動態(tài)圖景,意象圖景處于變幻和運動之中! 正是意象的動態(tài)性,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動感、質感和美感,增強了作品的生機、活力和感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完全可以命名桑恒昌為“動感詩人”或“意象詩人”。
詩歌語言的堅守與創(chuàng)新。從李恒昌先生對桑恒昌詩歌語言的分析中看到,桑恒昌的詩歌語言更多地承繼了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的美學范式,講求煉字煉意和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意境,同時體現(xiàn)出凝練和樂感兩大突出特點。在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下,詩人自然在繼承中有了新的創(chuàng)造。桑恒昌詩作語言的最大特點是“凝練”,精煉、簡練,在具有典型的生動性的同時,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為有了詩語的典型性,從而也就具備了詩歌語言的普遍屬性。“詩人是一位技術高超的語言提煉大師,總能從紛繁的生活中,從現(xiàn)實的富礦中,提煉出語言的“U235”,鑄造出最美的詩行和詩篇!
《大地上的淚光》對桑恒昌的研究是系統(tǒng)全面和深入的,可圈可點的是,李恒昌先生將諸多著名詩人、詩歌理論家評論桑恒昌詩歌的觀點引入文中,在充滿思辨邏輯而又生動的敘述中,提出自己獨到而新穎的觀點見解,這種獨到的觀點見解,應該成為讀者諸君走進桑恒昌的詩歌世界,與其“詩魂”對話、共鳴其詩歌張力質感帶來的審美愉悅的一束長久不息的引路強光!
據(jù)了解,《大地上的淚光》是李恒昌“當代著名作家評傳系列作品”其中的一部,F(xiàn)已完成王蒙、鐵凝、張煒、趙德發(fā)等作品的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正在出版之中,不日即將與讀者見面。作者將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為一個個當代著名作家“樹碑立傳”,旨在構建體系性當代著名作家評傳文庫,為當代文學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桑圃李園結詩話,各品甜果共恒昌!痹附窈髸懈嗟娜苏f詩像詩,愿當代文壇結出更多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碩果。
來源:光明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