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行之二——大水溝村
(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深入隴南市康縣考察調研精準扶貧和送文化下鄉(xiāng)活動側記)
9月5日上午,我們在康縣王壩鎮(zhèn)何家莊村考察調研后,前往大水溝村學習!霸茻熑绠嬅谰爱敒槿碎g仙境,風雨如詩氣象堪比世外桃源”,這是大水溝村牌坊上的一幅對聯(lián)。
大水溝村位于康縣王壩鄉(xiāng)政府以西4公里處,白望公路以北,這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植被茂盛、風景迤邐。它深受秦巴文化和氐羌民族特色的影響,更是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聚集地。2015榮獲中國最美村鎮(zhèn)“文化遺產獎”。此從,一村一鎮(zhèn)已成為康縣向世人展示美麗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的金字招牌。
走進大水溝,白墻青瓦紅檐,色彩干凈明快;溪流潺潺,水車翻轉,小石拱橋沿溪而臥;雨過天晴,遠山重疊,層林盡染;尤其是村民們用廢棄的瓦片砌起的堰墻,圖案美麗大方,賞心悅目,這一步一景,令人目不遐接。當你沿著這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遮天蔽日的古樹,靜靜地坐在河堤邊的石凳上,那種“新農村”意味的小山村,感覺好像在做夢一樣。
大水溝村黨支部書記說起了大水溝村的前生今世,過去一進大水溝村,晴天是“洋灰路”,雨天是“水泥路”。破舊的穿著,尤其是人窮不講究的習慣,讓大水溝人與外界格格不入,顯得荒蠻。近年來,通過縣政府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他們根據(jù)村莊地理位置、自然稟賦、文化特色、民風民俗等特點,對河道實施水景建設,兩公里河堤、一座水車、二十四座景觀橋、一公里零兩百米的上山步道、經過巧妙布置、細心搭配就變得充滿詩情畫意。
大水溝村受秦巴文化和氐羌特色的影響,更是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聚集地,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鄉(xiāng)村舞臺建設之前,傳統(tǒng)藝術缺失保護和傳承,其中一些藝術表演形式面臨失傳的危機。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成了當?shù)卣呢熑魏托袆印?/SPAN>
這里的村民很好客,不論走到那家,他們都端上水果,捧上自制的美酒讓客人們品嘗。
在大水溝村衛(wèi)生室,李應存教授為該村老奶奶現(xiàn)場就診,并與村衛(wèi)生室醫(yī)生交流中醫(yī)藥知識。王大鈞研究員在參觀該村后,乘興為該村題寫“青山無墨千秋畫,綠水有聲萬古琴”對聯(lián)。獲得大家一陣陣掌聲。同時應康縣李書記的邀請,題寫“畫說隴南,走進康縣”條幅。為我們書畫家下一步走進康縣寫生采風打下基礎。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